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的性与花卉

null

Robert Mapplethorpe(罗伯特·梅普尔索普)是已故的美国著名摄影师。

生于: 1946 年 11 月 4 日,纽约,美国

死于: 1989 年 3 月 9 日,波士顿,美国

1946年11月4日,梅普尔索普出生在纽约皇后区的一个天主教家庭。70年代中期他用他的哈苏相机开始为身边的人拍照,到了80年代,他开始拍摄人体、花卉和名人肖像。

null

在那个思想观念还较为保守的年代,他就毫不避讳自己的同性恋身份。1986年梅普尔索普宣布自己感染 HIV(艾滋病),1989年3月9日,他在波士顿因艾滋病病逝,终年42岁,死后他被葬在皇后区他母亲墓中。

null

他本人是同性性取向,一生中拍摄了众多的男性身体以及SM为主题的极富争议的作品,并不顾公众接受能力进行展出,将人体摄影带入了现代范畴。

null

即使在他去世15年之后的今天,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依然是一个饱含争议的人物,他的作品依然有大量隐藏在公众视野之下。

null

梅普尔索普的少年时代是平淡的、无趣的,以至于后来他回忆往事时说:“我来自美国的郊外。那里有着非常安全的环境。那是一个不错的出处,也是很适合离开的地方。”

于是,他离开了,来到了纽约。在纽约,他尝试各种创作,绘画、拼贴、雕塑,偶尔还嗑点药,四处社交,优秀的交际能力使他进入了纽约核心的文艺圈子。

null

七八十年代纽约的艺术氛围刺激了新艺术的诞生,性放纵、同性恋、迷幻药……艺术家们的才能被激发,新的艺术形式得以催生,留下了大量前卫的、先锋的艺术。但随之而来的也是狂欢后的骤然降温,艾滋病闯进艺术界,艺术家们开始面临这可怕的黑暗。

null

也是在这个时期,梅普尔索普开始进行摄影创作,短短几年间,他便创作了千余幅摄影作品。

null

七十年代的摄影对于高速发展的时代,是一种完美的媒介。实际上并非他选择了摄影,而是摄影选择了他。

通过这种完美的媒介,梅普尔索普找到与纽约地下艺术、性、自我身份之间的关系,而更为重要的是,他在完美的媒介中,找到了“完美的形式”。

null

梅普尔索普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重视形式感,他追寻一切事物中的“完美的形式” ,从恋物癖的行为到花瓣的优雅轮廓。

他镜头下的肖像,用光来平衡对称,展示他们最好的特征,他拍出的人体,有精致的光影、古典的造型和幽雅的雕塑形式。

null

他拍摄的人体作品尺度极其大胆,强烈地挑战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但不可否认其精良的画面和古典主义般的美学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除了拍摄人体,梅普尔索普还拍摄了大量的花卉,都极其鲜明的带有他的风格。

null

null

null

花,是梅普尔索普另一个重要的主题,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始终对花表现出一种异常的关心。

null

null

在一般人的眼中,花往往象征生命的盛开与热烈,虽然也不时有人借花感时伤怀,但在以花为主题的表现谱系中,给我们以一种明快的精神支持的花还是占了主流。

null

在他生命的各个阶段,仿佛存在一个默契似的,他的摄影中总会有花的形象出现,这些花卉作品穿插在他的其它作品中,成为一个理解他的心路历程的重要影像线索。

null

他特别喜欢兰花和马蹄莲。这些花卉主题总是让人不由得想到原始的性欲,况且,梅普尔索普对性一直都好不忌讳,他本人觉得,花卉之所以引起他的关注,是因为诡异。

null

null

在梅普尔索普看来,诡异的花朵有着莫名的吸引力,他用镜头呈现出它们无以伦比的美:精心的构图、留白的空间感、花卉局部的特写以及高冷的形式感。

null

null

他以对待人体一样的表现力将花卉拍成了雕塑般的精灵。在梅普尔索普的魔幻般的光线下,这些精灵有了灵魂,时而互相依偎、时而遗世独立。

null

他在临终前还在电话里叮嘱最亲密的朋友帕蒂为他的摄影集《花》作序,并略带忧心地说:“那都是彩色的花,我知道你更喜欢黑白的,所以你可能不会喜欢。”

null

虽然做不成夫妻,但作为最亲密的朋友帕蒂为这本摄影集写了《纪念的歌》,诗歌最后几行写道:“满墙的花朵掩饰了这个青年所有的泪水/他一无所有,却紧握着荣光/他握住的将是上帝的手/引领他走入另一座花园。”此刻,梅普尔索普已经离开人世。

null

null

不管的争议多么大,抛开道德的评价,梅普尔索普的艺术足以够得上大师的名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