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

珍珠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    序言   在我国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把拉动内需作为未来五年发

珍珠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

序言

在我国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把拉动内需作为未来五年发展中的第一要务,扩大消费需求成为了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珠宝首饰行业作为可选择性消费品,是内需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2017年我国珠宝首饰行业的销售额约为6000亿元,其中珍珠类珠宝首饰销售额约占3%,为180亿元左右,从发展趋势和市场成熟度来看,珍珠饰品在整个珠宝产业的占比应达到4~5%才更加合理,珍珠市场还将迎来一个较大的发展机遇期。这是因为珍珠产业在珠宝首饰行业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业,拥有从养殖,加工,贸易的全产业链,与贵金属、自然资源类宝玉石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此类珠宝的原材料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其品位、含量几乎都是不可预知的。而珠宝的制作、加工与矿藏的挖掘、开采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产业类型。但是珍珠产业却不同,从珍珠的养殖、培育阶段,就可以知道珍珠的品种、质量、产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其资源是取之不完用之不竭的,所以,珍珠类珠宝从原材料的养殖、加工到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可以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对整个珍珠产业的发展是有益的。

早在2004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曾专门组织调研撰写了《中国珍珠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一书,《中国宝石》杂志社于2013年也深入珍珠产业的各个领域进行调研,再次撰写了《中国诸暨淡水珍珠全观察》一文。本次调研,是在前两次大规模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我国珍珠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珍珠市场的影响,珍珠市场竞争态势演变等范畴。

供大家参阅,谢谢!

孙凤民

2019年1月于北京

一、珍珠的定义

珍珠是贝类或蚌类软体动物,受外来物侵入刺激后,由内分泌作用而产生出珍珠质,层层包裹外来物,从而形成了含碳酸钙的有机颗粒,寄生于贝类或蚌类的体内,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珍珠”。根据2010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珠宝玉石及贵金属产品分类与代码》(GB/T25071-2010)、《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2-2017),珠宝玉石是对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宝石的统称,简称宝石。其中,珍珠属于天然宝石。

一名技术人员将一颗花式形状养殖珍珠从外观凹凸不平的蚌中取出。 照片由拉藤德烈斯家族友情提供。

在自然条件下贝类动物因偶然因素生长出的珍珠,属天然珍珠,俗称“野生珍珠”。而用人工将异物放入贝类动物体,并加以人工养护所生长出的珍珠,称为养殖珍珠。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珍珠绝大多数为养殖珍珠。按照养殖水域的不同,在海水中养殖的珍珠称之为海水珍珠,而淡水中养殖的珍珠则称为淡水珍珠。

贝母示意图

二、我国珍珠行业的发展历史

我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珍珠的国家之一,是当之无愧的珍珠古国。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中,有关文字描述珍珠的记载长达4200年。古《诗经》、《山海经》、《周易》中都可以查到有关珍珠的文字描述。尤为难能可贵的是,经考古发现,在距今1435年前的隋朝墓葬“隋左光禄大夫之女李静钏墓”中,有一件嵌有多粒珍珠的金项链,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嵌有珍珠的饰品实物。这足以证明珍珠在中华珠宝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珍珠项链

我国也是最早实行人工养殖珍珠的国家之一。早在宋朝便有了珍珠养殖的方法。至明朝,已用河蚌培育出了“佛像珍珠”。

佛像珍珠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珍珠养殖业才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壮大。其产品的代表作就是人们熟知的“正圆珍珠”。大体上说,国内珍珠养殖产业发展至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实验摸索阶段(1950-1969),我国已经能够进行优质海淡水育珠蚌的选择、培育及人工繁殖,1966年投入生产后蓬勃发展起来。淡水珍珠1959年首先在广东试养,1965年江苏太湖也试养成功。1967年取得生产上的突破。1969年,浙江诸暨试养珍珠成功。此后,许多地方发展了河蚌育珠,年产量呈快速上升状态。

第二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1970-1989),大珠母贝人工育苗在我国首次试验成功,江浙一带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育苗成功,解决了我国母贝奇缺的困难局面,种蚌资源大增,奠定了我国大型珍珠养殖的基础,我国连续多年珍珠产量世界第一。在这一阶段,我国珍珠销售主要以外销为主。国内珍珠企业生产的产品大都停留在初加工阶段。但珍珠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已经初现,部分企业开始开发珍珠美容护肤产品及珍珠医药用品。

第三阶段为技术成熟阶段(1990年至今),我国珍珠生产技术进一步趋于完善,大型海水珠的培育技术日趋成熟,淡水有核珠的实验成功和保核率不断提高。许多珍珠养殖企业向下游延伸其产业链,在珍珠加工及饰品制造业取得了不凡的业绩,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优质企业进入了“品牌发展”模式。

依托珍珠产地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珍珠产业逐渐形成了以地理位置为特征的产业群。淡水珍珠以江浙为核心,向周边的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省辐射,海水珍珠以两广及海南为核心,涵盖北部湾的沿海地区。其中浙江诸暨市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珍珠之都”,珍珠加工企业和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最多。

我国浙江淡水珍珠养殖厂

我国目前的珍珠市场格局基本是由具有一定规模的5个产地中心市场、4个销地综合中心市场和1个出口贸易中心形成①,伴随着这些大规模的中心市场周边,还分布着无数个小型的、以个体经营为主的珍珠集贸市场、珍珠商店和珠宝玉石首饰商店,这些个体商户的加盟,也为推动珍珠产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

5个产地中心市场中,淡水珍珠市场占有两席,分别是浙江诸暨山下湖和江苏渭塘的淡水珍珠中心市场。海水珍珠市场占有三席,分别是海南海口、广东湛江和广西北海的中心市场。

产地中心市场是由珍珠产地的具备一定实力的珍珠养殖大户和珍珠企业集聚化合作发展起来,形成了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的产业市场中心。

我国珍珠加工产业生产线

4个销地综合中心市场分别是北京红桥国际珍珠市场、上海虹桥国际珍珠城、深圳国际珍珠交易市场和广州珍珠集散批发市场。其主要功能是集中展示、批发、销售珍珠产品。

香港是珍珠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集散中心,国内珍珠企业经过香港集散中心的代理将珍珠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在三大中心市场和依附于中心市场周边的零售商铺集贸市场的支撑下,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珍珠产业的生产与销售,主要以批发和出口半成品为主,其产品特征为散珠、串链,以“薄利多销”的形式来盈利。基本上是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模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的珍珠消费市场逐渐培育成熟,传统珍珠产业的经营理念也在悄然改变。尤其是受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了国际市场持续疲软、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以及珍珠产品退税率的下调,致使珍珠出口利润逐渐缩小,给国内的珍珠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逼迫国内珍珠企业纷纷将业务重心向国内市场转移。伴随着国内珍珠产业转型期的到来,一批具有创新开拓意识并具有一定规模的优质珍珠企业,开始瞄准向产业链的下游发展,将业务范围拓展至利润较高的珍珠首饰、珍珠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及销售。

三、国外珍珠行业的发展历史与经验对国内珍珠行业的借鉴

同中国的珍珠养殖发展历程一样,国外的珍珠养殖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一番波折。与中国珍珠的养殖发展史所不同的是,该项技术的起步时间国外要远远落后于中国。18世纪中叶,瑞典博物学家林奈人工培育珍珠成功,这是有文字记载的国外人工培育珍珠的最早记录。但这种方法却终止于实验室阶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与传播。此后,各国科学家都进行过人工养殖珍珠实验,均未能获得成功。直到1893年,日本商人御木本幸吉在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实验后,他的妻子意外在一个珠母贝中发现一颗半圆形的珍珠,这昭示着御木本幸吉的人工养殖珍珠的思路与方法是正确的,在当时日本水产界有实力的企业家的资助下,御木本幸吉由实验转为大规模养殖,终于在1905年成功地养殖出了正圆的珍珠,并取得了专利。与此同时,日本的许多相关学者和专业工作者,在御木本幸吉养殖珍珠方法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一连串的开发工作。终于在1904年,另一位学者见濑长平成功地培育出一颗圆形珍珠,并总结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珍珠培育方法:“为了把核插进贝类外套膜组织内,使其被珍珠质包围,最重要的是在插入时,核上应多少带有些外皮细胞”。1913年,科学家阿尔威德斯把分开的外套膜表皮细胞注入外套膜组织内,同样也获得了珍珠。

在1921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日本珍珠及养殖技术得以推广。日本海水养殖珍珠开始批量生产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20世纪60年代,日本珍珠业进入全盛时期,最高年产量达百吨以上。这大大扭转了世界珍珠供不应求的局面,并使此前的只是由达官贵族佩戴的珍珠,转而成为寻常百姓也可以买得起的珠宝。

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由于水质污染、地震以及养殖密度过高等因素的影响下,日本珍珠品质及产量大幅下降。在70年代末,日本珍珠王国的统治地位终于丧失殆尽。

由于日本民族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在大力发展本国珍珠养殖业的同时,于上世纪50年代就将珍珠养殖方面的技术和人才流入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非律宾、缅甸、泰国、波利尼西亚及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地理位置陆续开展了海水珍珠的养殖。特别是澳大利亚、波利尼西亚等地,凭借得天独厚的纯净无污染海域优势和大量充足的育珠贝资源,以较好的质量和稳定的产量,弥补了日本本土珍珠养殖业所带来的损失。

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水珍珠出口国。日本所产珍珠一般颗粒较大,直径一般为7毫米,最大达9毫米,多数形状圆润,光泽较佳,其中品质最好的珍珠产于日本国南部沿海港湾地区,这就是伊势海(英文为AK0YA),其珍珠被称为阿科雅(AK0YAPEARLS);阿科雅珍珠品质好,加上日本人一流的加工技艺,倍显华丽高雅,被世界许多国家的消费者所喜爱。也成为了世界珍珠行业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日本的珍珠养殖业虽然走出了国门,但一直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他们以立法的形式制定了保护珍珠养殖产业的三原则:1.生产数量按品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养殖技术不公开、不传授;3.在国外生产的珍珠销售权归日本。这些法律条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他们珍珠养殖技术和质量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日本珍珠养殖基地

综上所述,由于日本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时代,其珍珠养殖业的发展与工业化发展的时间相同步,使其养殖业的发展道路具有了与工业化发展道路相同的思维与视野。战略性资源的储备、生产、加工、协作、科研一体的生产模式,重视人才的使用等先进的理念,无疑给日本的珍珠养殖业带来了不可多得宝贵经验!同样的是,在工业化发展时期,大量的高质量工具和精密加工机械的使用和化学工业的兴起,也为日本珍珠加工技术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这也是日本珍珠加工技术独占鳌头的重要原因。由于工业产品的营销需要运用品牌和商标等一系类促销手段,这也给日本珍珠行业的发展道路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使得日本的珍珠养殖加工企业很早就具有了品牌战略意识。这一切,都是我国珍珠养殖加工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

御木本珍珠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经济运行模式还处于农业为主的地位。粗放型的管理乃是农业经济的典型特征,这种农业经济的物质基础,也无法产生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所以我国的珍珠养殖加工行业在当时落后的经济体制之下,也不可能具有超前的意识和作为。只能是靠天吃饭,广种薄收。于日本的同类企业相比,输在起跑线上是毫不奇怪的。

养殖户采收珍珠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珍珠养殖加工行业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尤其政府部门重视程度的提高,不断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养殖业自身规模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不断增加,用于科研项目的投入逐年递进,得我国的珍珠养殖水平从质量到数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已经跻身于世界珍珠生产的大国、强国之列!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可利用的淡水海水资源相对丰富,还有日本等国先进经验的借鉴,形成后发优势的可能性非常之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珍珠加工生产线上工人再分选珍珠

四、珠宝行业的现状

(一)珠宝行业的市场规模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我国珠宝行业发展迅速。201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2%;珠宝市场销售额6,000亿元,同比增长10%。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我国珠宝业14家零售类上市公司共营收517.12亿元,同比增长23.77%;利润总和为56.69亿元,同比增长5.15%。

虽然我国的珠宝消费市场呈现出可喜的增长幅度,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数据来源:《数据解读:2017珠宝行业大趋势》,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

从表中不难看出,虽然自2003年开始至今,我国人均珠宝的消费金额提高了3倍,但仍不及美国人均消费金额的三分之一,而女性拥有珠宝的数量甚至不及泰国、马来西亚。且主要消费都是用于婚庆方面约占70%~80%,用于金融投资或收藏方面的比例很少约占20%~30%②,随着我国现经济建设不断的发展,国民收入的持续提高,相信这两个弱项领域会发生很大的逆转。

中美人均珠宝消费额对比情况

数据来源:《中信证券行业研究·商业零售行业-Signet:从中端钻石龙头看中国品牌机遇》

世界各国或地区女性珠宝首饰人均占有率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二)世界珍珠行业的市场规模

1.全球珍珠行业概述

(1)全球珍珠产地概述

我国目前淡水珍珠的产量占世界淡水珍珠产量的95%左右,已经稳居世界淡水珍珠产量之首。

海水珍珠的产量占世界海水珍珠产量的30%左右。国外的海水珍珠的养殖基地主要分布在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以及法属波利尼亚的大溪地。

日本培育的海水珍珠也称南珠,澳大利亚等地的海水珍珠也称南洋珠,法属波利尼亚大溪地的珍珠称黑珍珠

(2)全球珍珠加工及销售概况

全球主要的珍珠加工中心为中国和日本,主要的珍珠消费地为中国、美国、欧盟国家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等。

中国的珍珠产量、消费量均为世界第一,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珍珠转口贸易中心,美国曾经是全球最大的珍珠消费市场,主要是指消费中高端珍珠产品。金融危机后美国珍珠消费市场的增速有所放缓。

美国珍珠连锁企业实力较强,如PearlParadise,是全球珍珠行业内的知名企业之一。欧洲市场也是高端珍珠的消费市场,市场品牌意识极强,卡地亚、御木本等顶级珠宝商牢牢占据欧洲市场。

美国拥有极其丰富的淡水软体动物资源。大多数品种都集中在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部。田纳西州是品种最丰富的四大州之一。大多数东部州均发现了淡水天然珍珠。

田纳西河民俗中心展示珍珠捕捞船及工具

拉藤德烈斯家族珍珠养殖场

日本既是全球主要的珍珠加工中心,也是主要的珍珠消费市场,日本本土珍珠连锁企业实力也很强,有御木本、田崎等一批知名企业。

(三)国内珍珠行业的市场规模

如前文所述,中国珍珠产业的布局是由五个产地市场中心、四个销地市场中心、一个出口贸易中心与分布全国范围内的零售商店、集贸市场所构成。根据国家珠宝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珠宝的销售额为6000亿人民币,其中珍珠销售的占比为3%,也就是有约为150亿人民币左右。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口珍珠制品的数量约为57.2万吨,外汇收入约为8.9千万美金。折合人民币约为5.亿元。从以上统计数字中不难看出,国内珍珠珠宝类的消费收入远大于珍珠成品和珍珠制品出口的销售收入,这也是国内各大珍珠养殖企业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2016年珍珠出口量值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信息网、联合国贸易数据库

(UNComtradeDatabase)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提到的珍珠珠宝饰品与珠宝行业出口的成品原珠、初加工后形成的半成品珠,在概念上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

从珍珠贝(蚌)中采取的珍珠称为原珠(或原料珠)。对原珠进行筛选分类后,再对表面进行优化处理等工序,生产出的珍珠产品称为散珠、串链等半成品。我国出口的珍珠产品多为这一类型。

珍珠饰品是以珍珠原珠为原料,经过切磨、雕琢、镶嵌等加工制作,用于装饰的产品。从功能上可分为发饰、耳饰、颈饰、胸饰、手饰、腰饰、足饰、铃镯、首饰套装等饰品,还涵盖了服饰、钟表、钱币工艺品、雕刻品等。

养殖户采收的珍珠

我国珠宝饰品行业较为通用的分类是:黄金珠宝首饰、K金珠宝首饰、铂金珠宝首饰和其它珠宝首饰,。而其它珠宝首饰中就包括了钻石、玉石、银、钯金、珍珠等。由此可见,本文中所涉及的“我国珍珠市场”的研究中所涵盖的内容,大致就是这两类。一类是原珠和原珠经过初加工后的半成品出口,这是我国珍珠行业出口创汇的主力军。而另一类则是原珠通过镶嵌、雕琢后形成的饰品,而这一类又统称为珠宝饰品,占据了国内珠宝市场的一席之地。

“蝴蝶”胸针

其它如珍珠原珠通过再加工、深加工,打碎研磨、乳化等工序生产出来的护肤品、保健品,属另一产业范畴,不在本文中探讨研究。

珍珠衍生品珍珠粉

五、珍珠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珠宝市场发展的硬环境

近十余年来,我国珠宝行业快速发展,根据统计,2016年末,我国珠宝行业零售总额超过6000亿元,2012-2016年CAGR7.8%,预计在2021年规模可超过9881千亿元。

2018-2024年珠宝首饰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注:行业总产值预测以市场供给预测为衡量标准

根据观研天下数据中心统计,我国的珍珠销售量历年的销售态势:

从数据上分析,2017年珍珠销售额为284.3亿元人民币,根据中宝协2017年发布的统计数字,2017年珍珠类珠宝首饰的销售额占比为全国珠宝首饰销售额的3%(全国珠宝首饰销售额为6000亿),也就是180亿元左右,大约占2017年全国珍珠销售额的63%。依照此比例分析2016年珍珠类珠宝销售额在全国珠宝首饰类销售额占比2.7%。这是因为国家201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指出:金银珠宝销售额度于上年持平。而根据中宝协的统计2015年珠宝首饰的销售额5300亿元左右,按照观研天下数据中心的统计,2016年我国珍珠的销售额为236.9亿元,按珠宝类占比63%计算,应为149.2亿元,约占全国珠宝销售额2.7%。也就是说,2017年珍珠类珠宝市场占有率比照2016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按此增长速度,在未来5年中珍珠类珠宝首饰在全国珠宝首饰占比应达到4.5%。

过去十年经济的快速增长为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消费群体的扩大也为行业带来更大盈利空间。2004-16年期间,我国GDP增速远高于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我国总人口数从2000年的12.67亿人上升至2016年的13.83亿人,净增长1.15亿。其中,城镇人口占比在这16年当中提升21%至57.3%,数量上增长约3.4亿人。

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美国、日本GDP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03~201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处在8000元~25000元的范围以内,名义增速总体上维持在年10%的水平线上。2013~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不断增长,截止2017年末,整体尚未突破40000元。按不同城市类别划分,一线城市(4个)目前已全部实现人均40000元,其中北京、上海人均已超过60000元;二线城市(32个)2018年实现40000元的城市个数有望突破25个;三四线城市存在较大上升空间。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购买珠宝首饰的能力及概率也有望相应增加。

中产阶级人群扩大。据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有54%的中国城镇家庭属于“普通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6万至10万7000元人民币),到2020年预计将有54%的城镇家庭进入到“上中产”行列(年收入10万7000元至22万7000元人民币),届时城镇人口的76%将属于“中产阶级”(年收入6万至22万7000元),这个数字在2000年的时候尚且只有4%。据数据,2016年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83亿人,城镇人口数约7.9亿人,假设这个基数维持到2020年,也将至少有6亿中产阶级人口。

中国中产阶级人口占城镇人口数比例

各类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超过40000元的城市个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经济学者家多年的统计研究,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观光游剧增;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休闲游骤升;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度假游渐旺。国外资料显示,当人均GDP超过2500美元时,家庭购买汽车的消费将进入发展阶段。国外的经验还告诉我们: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就有了购买珠宝的欲望。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欧洲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都经历过了这样的阶段。

根据以上的研究,中国2017年人均GDP已经达到了56660元(人民币),折合成美元(按当日牌价1:6.89计算)约为8200美元。当然,考虑到中国各个省市发展的不平衡性,只能以发达的省份、城市数据作为参考。

所以当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雷同的现象,也就毫不奇怪了。这不是偶然、孤立存在的现象,而是一种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如国人呈井喷式的观光旅游、出国度假休闲旅游,家庭小汽车拥有量持续增长等现象,都是一种经济发展规律之必然。

既然是规律,那么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的时候,消费者们下一个追求的目标就是珠宝首饰。珠宝消费的高潮必然到来,这就是珠宝市场发展所需要的客观硬环境,由经济实力使然。

孔雀造型巴洛克珍珠项链

(二)珠宝市场发展所需要的软环境日趋成熟

《文化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文化规划,目的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佩戴珠宝服饰,向来都有极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如高贵典雅的君王仪仗,清俊脱俗的君子之玉;小巧玲珑的淑女环佩,无一不都表达了珠宝饰品的文化底蕴。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习惯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城市打工族的大规模出现,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等,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出现了渴望传统文化回归的精神需要。人们越来看重亲情、爱情、健康、平安等高品质生活方式。当现实生活无法满足这一情感需求时,人们往往就把这种追求当成一种寄托,赋予在某个美好的物质中。比如人们需要一种能够表达自己:“希望父母健康、长寿”心愿的美好作品,需要一种寓意婚姻美满、幸福的吉祥物,这种大众化的需求,使传统珠宝文化中的象征地位、权势、身份的元素,将被更多更新的平民化元素所取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将成为珠宝文化创作的源泉。而珠宝的原材料,作为一种承载文化寓意的载体,具有高贵、纯洁、坚实等一切美好因素。是人们喜爱的不二选择。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珠宝饰品的需求将从简单装饰需求而提升为精神需求。而精神需求的外延则是无限的,只要是表达了自己内在的情感、美好的精神寄托,就是最大的价值所在。精神需求需要文化的诠释,而文化的诠释需要载体。珠宝饰品以简明、神秘、艺术的方式,完美的满足了消费者的心愿。而这一消费者群体,则是千百万的各阶层人群。当人们追求于精神上的需求时,往往都会倾其所有。只要我们的珠宝从业者抓住传统文化振兴的机遇,创作出立意新颖独特、寓意美好、纯洁,涵盖到婚庆、礼仪、祝福、爱情、亲情等方方面面的题材,相信一定会大有市场。

不同形式珍珠样品

(三)珍珠饰品市场后发优势

珍珠饰品作为一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珠宝,正在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其过程也是伴随着高档珍珠饰品的出现,而逐渐被高端的消费者所青睐。由于人们对珍珠的可再生性存在认识误区,往往看重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奇缺宝玉石。但是,当消费者发现,那种运用新技术培育出来的珍珠不仅圆润饱满,而且奇光异彩价值连城时,才认识到每颗珍珠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如同稀缺的矿藏资源一样,同样是不可再生的。前不久一颗直径高达28.2毫米、重100克拉的巨大纯天然异形珍珠亮相北京,售价498万元,让人瞠目结舌。③ 而国内古旧珍珠的价格也已上蹿,3克以上已超过万元,若是最上乘的“夜光珠”价格更达数十万元,是收藏界公认的潜力品种。④

在国外,珍珠的价格更是高得惊人。资料显示,在佳士得纽约拍卖会上,一条以68颗罕见天然珍珠串成的项链,卖出了近710万美元的天价。⑤

佳士得拍卖68颗珍珠项链拍卖价格710万美元

除了普通消费者之外,一些投资者更是看中了品质较高的单颗珍珠的升值空间,一颗直径在13~14毫米的单品就能卖五六千元。“越大越值钱”,这句行业内的共识已经成为了投资者的金科玉律。这些具有广告效应的信息,极大的提振了珍珠饰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消费者这一观念的转变(仅仅是对高档珠宝级的珍珠而言,对低质而又量大的珍珠产品没有任何推动意义),对珍珠养殖业的企业来说却是极为重要契机,毕竟是谁掌握了养殖珍珠的新技术,谁就拥有了未来的珍珠珠宝市场。随着高端消费者对高品质珍珠饰品的追捧,势必刺激珍珠养殖业对新技术的追求,从而带动我国珍珠养殖业水平的整体提升,为珍珠饰品品质的提升打下了牢固的物质基础。仅从消费者观念的转变这一层面来分析问题,珍珠饰品已经成功的引起了众多珠宝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商厦珍珠柜台

展会珍珠展区

其次,从传统的珠宝市场的结构来分析:

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每年大约有1300多万对适龄青年有婚庆仪式的需求,加上生日、寿辰、庆典等刚性的需求,珠宝饰品的市场需求依然旺盛。传统的黄金饰品依然占有市场份额的头把交椅。这是因为黄金类饰品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购买者除了有装饰性的需求之外,还看重其保值增值的功能。往往对纯度、重量更加关注。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黄金饰品作为饰品的功能,很难定位于流行趋势中“轻奢”一词。另外,作为礼品市场,黄金的金融性属性更为突出,人们几乎将黄金礼品等同为货币。在新常态下,黄金的礼品市场无疑呈下降趋势。总体来说,黄金饰品的需求不会有爆发式增长。

我国高端消费的翡翠市场,由于翡翠成品市场存货较多,大多商家因高位进货导致成本畸高,不会轻言降价,即使部分店铺关门,货品也可在业内流通。加之玉石市场较多的小商铺鱼龙混杂、真真假假,也将导致翡翠市场难有起色。

珍珠耳饰

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文化产业的振兴,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饰品及其衍生品市场份额将明显增加。庇佑、祈福是百姓生活中重要的精神诉求。宗教类题材的饰品仍然需求旺盛。琥珀、珍珠、玛瑙、砗磲、水晶等带有吉祥、辟邪类饰品销量将会增加。而这一类的材料中,一些矿物质资源受产量和品位的限制,不能为市场提供充足优质的货源,砗磲类属国家禁止捕捞的贝类,则将逐渐退出市场。唯有珍珠一枝独秀,

随之而来的还有个性化首饰、情感人文产品需求的增长。设计新颖、款式独特,寓情于物、打动人心、个性张扬的产品,特别是名家、大师作品会呈上升趋势。众多独立设计师、定制工作室也会顺势而生,将会助推宝玉石类原材料的行情一路上扬。

最近,著名的奢侈品品牌香奈儿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每个女人都应该拥有一串珍珠项链”,更是将奢侈品的流行趋势与珍珠元素结合了起来,这势必给珍珠饰品的前景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六、珍珠产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竞争的外部环境分析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鼓励珠宝首饰市场的健康发展,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意在营造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在宏观政策方面,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将扩大内需作为我国未来五年发展的第一要务,扩大消费需求成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珠宝首饰行业作为可选择性消费品,是内需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在税收政策方面,为加强我国珠宝首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竟争实力,国家先后颁布了《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钻石及上海钻石交易所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铂金及其制品税收政策的通知》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黄金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等政策法规。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是给珠宝首饰行业带来了一波利好的行情。

从微观层面上讲:近年来,人们对珠宝首饰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已经把过去购买珠宝首饰作为礼品;转变为美化自己的生活必需品;从选择购买地摊儿廉价的饰品,转变为从专卖店购买由专业检测机构出具证书的品牌产品。

另一方面,从消费产品种类来看,消费者除购买传统黄金首饰外,钻石、宝石、翡翠首饰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这些优惠政策的出台,加之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等一系列利好消息的出现,势必引起珠宝首饰行业市场的重新洗牌和竞争势态的加剧。

(二)珍珠行业内部竞争的格局

综合珍珠行业发展的历史情况来看,曾经出现过一波较高的竞争发展浪潮,由于扩大珍珠养殖面积带来的丰产,促使珍珠饰品店在全国各城市商业区和旅游景点剧增,售卖的珍珠饰品多以散装的形式出现,堆放在柜台上,被珍珠业内人士戏称为农副产品级的“箩筐经济”。这些小店的竞相出现,虽然对于推动珍珠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对普及水产珍珠的知识起到了科普的作用。但是,由于千店一面,共同的品种、同样的营销模式、同样的店面,使得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竞争的手段层次低下。给珍珠产业的形象带来了毁灭性的损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消费者观念的转变,这种原始阶段的竞争模式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目前珍珠产业的现状来看,已经出了多种经营、品牌为主的竞争态势,竞争的目标已经提高到资本市场的竞争、国际市场的竞争等高层次的竞争模式。

我国淡水珍珠的出产主要来自于浙江省诸暨市的山下湖镇,该镇是中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加工、贸易中心,拥有中国最大的珍珠、珍珠饰品专业市场。山下湖产业集群特色明显,是诸暨市两大国际化中心之一。淡水珍珠养殖面积突破40万亩,年产量占世界淡水珍珠总产量的73%,全国总产量的85%,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珍珠养殖、加工、交易中心,曾有六个珍珠品牌被选为中国珠宝首饰行业驰名品牌(千足、阮仕、天使之泪等),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的中国珍珠之乡。山下湖地区珍珠的养殖、加工、贸易的发展史,基本上就代表了我国淡水珍珠的发展史。各个珍珠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竞争、淘汰、重组的过程,就是我国珍珠养殖、加工、贸易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各大珍珠企业终于走出了同质化竞争的怪圈,找到了适合本企业的生存发展之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著名企业浙江佳丽珍珠首饰有限公司、浙江阮仕珍珠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使之泪股份有限公司的 业务发展足以说明问题。

2017年1~12月诸暨珍珠出口前五位的企业情况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注:行业总产值预测以市场供给预测为衡量标准

1. 浙江佳丽珍珠首饰有限公司

“佳丽”是珍珠养殖行业颇具代表性的一家公司,其研发、养殖的淡水有核养殖珍珠——“爱迪生珍珠”,创造了珍珠养殖业的奇迹。

淡水有核养殖珍珠的问世,对于珍珠行业来说是一个创举。“佳丽”在全国拥有4万亩优质淡水珍珠养殖基地,培育的“爱迪生珍珠”直径比一般淡水珍珠大,尺寸在11-20毫米之间;采用有核养殖方式,正圆率很高;颜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比如有深受市场欢迎的深紫色、古铜色等一些重饱和色。

爱迪生珍珠

2. 浙江阮仕珍珠股份有限公司

阮仕珍珠始创于1988年,其珍珠业务涵盖了珍珠养殖、收购、加工、科研、批发贸易和拥有自有品牌的零售业务等。阮仕珍珠的珍珠半成品及成品珠的出口量每年约500吨,主要销往日本、中国香港、中东、欧洲、美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占比在我国珍珠行业居首。

阮仕珍珠还积极参与中国淡水珍珠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为标准的首次界定提供了主要的标本样珠。

阮仕珍珠同时开展珍珠饰品零售业务,先后在浙江、北京、香港等地设立多家旗舰店、专卖店和零售专柜,走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路线。

阮仕珍珠蓝色港湾旗舰店

3.浙江天使之泪股份有限公司

最值得一提的是堪称珍珠行业的“供应链之王”浙江天使之泪珍珠股份有限公司,在过去的30年里,该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引进国际先进加工设备对珍珠进行深度加工,全面提升产品品质,与国内外客户保持着广泛而良好的贸易关系,在珠宝市场享有较高声誉和国际影响力。在珍珠行业呼唤品牌经营的关键时期,公司率先成功策划出“天使之泪”这一珍珠代名词的形象品牌,并且同步导入了完整的CIS,跳出一劳永逸的“品名意识”,对品牌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性眼光进行管理和塑造,坚持在供应链当中树立品牌。

天使之泪办公楼

近年来,公司一方面积极扩张终端销售渠道,发挥多品牌、多渠道协同效应;另一方面,努力向全产业链延伸,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供应链资源,为珠宝企业提供金融、信息等服务。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智能制造和珠宝行业之间融合的有效途径,致力于研发创意跨界产品。最后,借助产业基金,储备珠宝行业上下游及与珠宝产业具有协同效应的优质企业资源,堪称珍珠全品类的供应链之王。

如今,公司与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供货商积极合作,打造了国际一流的珍珠首饰设计生产配送服务链,无论生产规模还是设计高度都在行业内独树一帜,被业内誉为“珍珠行业供应链之王”。

为了行业的持续发展,公司尤为重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创建行业内第一家珍珠专业研究所,与中国地质大学、上海同济大学长期保持合作,双向交流授课、建立教学基地、产学研基地等模式,为珍珠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2018年,公司获得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颁发的“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珠宝行业市场开拓奖”,旗下的“天使之泪”品牌近年来先后被有关部门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出口名牌,并于2016年成功申请成为G20杭州峰会的指定礼品赞助商。公司现为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常务理事单位,并参与制订浙江省珍珠行业协会团体标准《淡水珍珠首饰》。

天使之泪体验园景区图

公司设计的产品先后荣获“第二届中国淡水珍珠首饰及工艺品设计大赛一等奖”、“第三届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明清居杯’金奖”、“首届中国(国际)珍珠首饰设计大赛一等奖”、“首届中国珠宝首饰‘天工精制’大奖赛最佳人文意境奖”、“2017首届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等众多荣誉。公司创建的天使之泪珍珠文化体验园已成功申报为2016年浙江省工业旅游项目,其中斥巨资规划建造的中国珍珠文化体验馆被美誉为世界级珍珠文化体验馆。

天使之泪办公楼外景观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珍珠行业出现的竞争态势,从外部市场环境来分析,主要是针对市场占有率的竞争。符合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也是不可避免的。从行业内部的竞争情况来看,在养殖、加工、贸易等环节,各企业都刻意避开了同质化的恶性竞争,注重树立品牌意识或开展多种经营,已经着手为培育各自的百年老店筑基围堰,围绕塑造企业形象与文化做文章。内部竞争势态朝着更好更优的趋势发展,我国的珍珠产业的全产业链配置将更加优化,那些拥全球品牌的企业和具有经营特色的企业,必将成为我国珠宝首饰行业长寿不衰的百年老店。

后记

本次报告的撰写历时近三个月,在前两次大规模调研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考察了珍珠养殖厂、加工厂等产业基地,再次深入诸暨、渭塘等地,走访了30余家珍珠企业、行业组织等,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情接待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还要感谢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本次调研报告由《中国宝石》杂志社具体负责,孙莉执笔撰写,在此也要感谢杂志社参与工作的记者和编辑们。

注① 摘自《中国珍珠产业现状于发展对策》

作者:孙文盛 张蓓莉

注②~⑤ 摘自《2018年度版中国行业研究咨询报告系列》

中研普华决策参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