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明王朝发生了两次叔侄大战。一次是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历经四年,最终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还有一次是朱棣次子朱高煦发动的“汉王叛乱”,发难数天之后,宣宗亲自东征,朱高煦就束手就擒,最终被处以铜缸燃炭之刑,家破人亡、灰飞烟灭。以上事实众所周知,但是,细心的明史读者可能会发现“靖难之役”与“汉王叛乱”之中的朱高煦似乎何判若两人,究其缘由就是本文的写作动机。
“靖难之役”中的朱高煦
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仁宗朱高炽留守南京,朱高煦则作为先锋带军打仗。在战争期间朱高煦数次拯救朱棣于生死之间。
第一次: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二十四日,白沟河之战中,由于建文帝人多势众,平安、瞿能父子等人骁勇善战、作战勇猛,燕军损失严重。期间燕王的马也多次被流箭射中,他连换了三次马仍然指挥作战,箭矢用尽了,就提着宝剑左右击挡飞箭,结果宝剑也有折损,无法再继续战斗下去,便勒马后退,不巧又被堤坝挡住回路,差点被瞿能追上。正在这时,朱高煦审时度势率军及时赶到,奋勇杀敌,在混战之中将瞿能父子斩杀,燕王才算躲过一劫。
《明史·朱高煦传》: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
第二次:同年十二月,由于之前屡战屡胜,燕军不免轻敌,在东昌被盛庸的军队包围。最后靠朱能率军死拼搏战,才使得燕王冲出重围,张玉并不知情又去冲进重围结果战死。最后大军撤退,燕王一人殿后,这时朱高煦又率军赶到,击退了盛庸的追兵。
《明史·朱高煦传》:及成祖东昌之败,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
第三次,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初一,燕军来到浦子口,盛庸等众率军迎战,打败燕军。惨到什么程度了呢?惨到燕王想要与朝廷议和,率军北撤的程度。正在这时朱高煦率领骑兵感到,燕王很高兴,抚摸着朱高煦的脊背说:“你要多帮助世子啊,他有许多疾病。”从此朱高煦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明通鉴·卷十三》:六月,癸丑朔,燕师将渡江,盛庸扼之于浦子口,败之。燕王欲且议和北还,适高煦引兵至,王仗钺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于是煦率众殊死战,庸兵失利,退屯高资港。
有史料支撑,朱高煦屡次拯救父亲朱棣于危难之际。我们不难发现高煦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绝非贪生怕死之辈,而且善于审时度势把握作战时机,绝对可以称得上一名优秀的将才,燕王也常常直言高煦像自己,有他的风采。据说还曾经有过更换位太子的想法。但是,到了“汉王叛乱”的时候,朱高煦则完全成了另一幅样子。
“汉王叛乱”中的朱高煦
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汉王朱高煦发动叛乱。但是他既没有攻打济南,也没有攻打南京,而是困守在乐安小城。朱瞻基屡次致信劝降未果之后,才开始亲自率军东征。当然,朱瞻基亲征,粮草充足,六军将士士气旺盛,而叛军则士气低下、心惊胆战。甚至不少人想要把朱高煦抓起来送给皇帝领赏。朱高煦狼狈不堪,很是害怕,便秘密派人通信,说要投降认罪。正当他要出城的时候,他的手下将领万斌等人则坚决制止,他则欺骗王斌等人说不再出城,但是偷偷地从暗道出城,身穿素色衣服去见皇帝,扣头自述其罪。
《明史·朱高煦传》:城中人多欲执献高煦者,高煦大惧。乃密遣人诣行幄,愿假今夕诀妻子,即出归罪。帝许之。是夜,高煦尽焚兵器及通逆谋书。明日,帝移跸乐安城南。高煦将出城,王斌等力止曰:“宁一战死,无为人擒。”高煦绐斌等复入宫,遂潜从间道出见帝。
自此之后他被废为庶人,压入逍遥城内。一天皇帝去看他的时候,朱高煦乘其不备伸腿将皇帝绊倒在地。朱瞻基大怒,命人抬一约重三百斤左右的铜缸压在朱高煦身上,结果朱高煦力大无比竟然顶起了铜缸,朱瞻基命人用炭将铜缸压住,点燃炭火,铜缸变成铜汁,朱高煦被烧烫致死,他的结局就是那么悲哀,那么无厘头。
“汉王叛乱”中的朱高煦的表现,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我不禁想问,这还是“靖难之役”时候那个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朱高煦吗?如果真的是他,那么他怎么会不知道乐安小城根本不足以作为他谋反的根据地?如果还是他,凭他之前的智勇,怎么会在反叛之时如此狼狈不堪,不战而降?而且他的谋反之心似乎由来已久,为何准备和计划地那么欠缺周详?更无厘头的是,他最后绊了朱瞻基一脚,导致惨死,他投降谢罪的时候,似乎明显就是一个贪生怕死之徒,但是他如果真的贪生怕死,怎么又会自寻死路呢?这里面明显存在很多的问题,甚至还有矛盾的地方。
我本愚笨,所以思考了很久,最终在四个字里面找到了答案,这四个字就是“成王败寇”,我们之所以在“靖难之役”中看到的朱高煦是智勇双全的将才,是因为朱棣带领着他最终取得了胜利,我们之所以在“汉王叛乱”中看到的是勇智全无、贪生怕死、甚至还有点无厘头的病态的朱高煦,是因为他领导的叛乱,以失败告终。试想,如果“靖难之役”也最终以失败告终的话,那么溢美之辞充斥于身的燕王朱棣,是否也有可能会落得一生骂名呢?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四木说史”,趣读历史,人更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