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是一位美籍华人,美国21世纪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
作品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常被翻译成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多年的沉淀和积累,直接和间接的经历与经验都成为了她的创作“矿藏”,甚至她和劳伦斯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搅局”的爱情故事也写成了长篇小说《无出路咖啡馆》。
2017年12月15日,编剧的作品《芳华》上映。
01
复杂的思想在作品中的折射并非具有负面性,反之,正是一些似乎被认为“是非模糊”的描述,才使作家和读者产生了反思,从而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文字背后的思索和质疑才是作品所具有的真实而强悍的生命力。
02
作为作家不可能是一个公众的人,作家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一开始你就要决定过的生活,就是长期的自己阅读、自己写作、自己思考。如果你不能接受这样的生活方式,那你就不能当作家。
03
我在写的是这么个东西:那个东西只有等我写出它,我才会认得它;它无所谓好坏,它只是让我满足。
04
所有现象都能成为读者探向其本质的窥口。所有人物的行为都只是一条了解此人物的秘径,而条条秘径都该通向一个个深不可测的人格的秘密。谁都弄不清自己的人格中容纳了多少未知的素质——秘密的素质,不到特定环境它不会苏醒,一跃而现于人的行为表层。正因为人在非常环境中会有层出不穷的意外行为,而所有行为都折射出人格最深处不可看透的秘密,我们才需要小说。人的多变、反复无常是小说的魅力所在。
05
每个人干蠢事都会给自己留下一个创伤性的记忆,然后这个创伤性记忆——假如他是有作家基因的话——就会使他成为一个作家。
06
一个作家实际要上一个不成形的大学,这个大学就是一个文学的基地,要读有很多书,那些基础的课本,包括世界经典,包括《红楼梦》。
07
形象思维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形象记忆里来的,你的记忆能够筛选出一些形象,这是一种感官感知性的记忆,不是科学家的那种记忆。带着这些记忆,然后成长,可能成为一个作家。
08
多少美妙的故事的产生,是由于我们记忆的不可靠性。记忆筛下什么,滤去什么,是由人的阅历,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变化而决定的。而记忆强调什么,忽略什么,更是一个人价值观、审美观的体现。
09
我是每天都要写作的,写作的时候不愿意看日历,我不愿意知道今夕是何年。也就是说,我希望忘掉所有的事情,创造的快乐在于能够享受和外而世界完全不相干的境界,我只想写我自己要写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不写我就要死,我不写我就要疯了,我一定要写。
10
我最感兴趣的是人性,人性从根本上都是共通的。每个人都有从善到恶,从明亮到黑暗,太阳光谱一样的全景色,这种色彩每个人身上都具备,作品中的人物也一样。也许平常我们未曾所见,而是看有没有一种力量一种东西能够激发你。有时也许黑暗的比例比较小,哪怕被激发了还是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强的杀伤力,完美的人还有什么写头?就要不断地把人性打开给你看。
11
在真实而忘我的创作中,作家经常是无暇顾及受众的。因为,最好的艺术家只忠实于自己,而创作是一种不能左右自己的倾诉。
12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有趣的故事说到底,都是最能深刻地体现人性的故事。一个表面上体现文化冲突的故事,也许根底还是在人性上。不把握这一点,写文化冲突的故事往往会把其他种族写得平面。
(根据严歌苓各种访谈整理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