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十六国,真可为乱纷纷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史称五胡乱华就在这个时代发生。传统上汉人统治的中原地区才是华夏正统,而五胡则指的是中原地区周边的少数民族;当然五胡乱华也使得中华民族实现空前的大融合,胡人盤据中原,他们在武力上是胜利者,但文化上却被汉族同化,五胡的首领多倾慕中原文化,重用汉人,委以国政;这就使得南北方实现大一统成为可能。从另一个测面来看,这无疑也是历史的进步。 那么五胡指的是哪五个少数民族?史上记载的五胡是:匈奴、竭、鲜卑、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其实华夏民族的分类多了去了,如今我们已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集体。历史上说的五胡,当然指的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华大地上比较活跃的几个少数民族,他们虽然是中原周边的族群,但是都出过比较著名的领袖,都有突入中原称霸一方的历史。自公元304年刘渊在并州建立汉政权开始到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为止,前后历一百三十六年称为五胡十六国时期。这一段历史与西晋(公元265-316年)、东晋(公元317-420年)是有重叠的,所以魏晋南北朝历史才更加显得纷繁复杂,让人眼花缭乱。 所谓的十六国指的是匈奴曾经统治的前赵、夏、北凉;羯族统治的后赵;鲜卑统治的前燕、后燕、南燕、西秦、南凉;氐族统治的前秦、成汉、后凉;羌族统治的后秦;汉统治的北燕、前凉、西凉。胡人大多是游牧民族,而传统的中原汉人则是农耕民族,而这一历史时期盘据各方的族群势力的扩张则是此消彼长。谁的枪杆子硬,谁就是老大,就可占据更多的地盘。 自八王之乱后,西晋开始走向衰落;永嘉之乱,西晋灭亡,大批的胡人开始进入黄河以南的中原腹地,五胡乱华开始上演,华夏大地自此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