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贵龙灯节耍成沁源民俗年爆款

  正月二十是中国北方传统的小填仓节。对于沁源县郭道镇伏贵村而言,这一天还是村里的龙灯节,是一年中比

正月二十是中国北方传统的小填仓节。对于沁源县郭道镇伏贵村而言,这一天还是村里的龙灯节,是一年中比过年还重要的一天——在外的人过年可以不回来,但龙灯节是必定要回来的。
  这一民俗活动场面壮观且历史悠久,但看过甚至听说过的人可真没多少。2月23日,就在龙灯节的前一天,山西晚报采访团赶赴沁源,将这场已经延续了1800年的龙灯节,进行了直播、录播、航拍及文字记录,尽力将这一原汁原味的非遗项目“耍龙灯”呈现给更多人。
  送龙 两公里路三十多个汉子轮换
  2月24日,刚过7点,采访团就从沁源县城驱车赶往伏贵村,刚进村就看到一辆拉着龙灯骨架的车子驶过。我们抓紧时间赶往村委会,找到了熟悉龙灯节历史的郑天义。郑天义又带着我们赶往一户村民家——接龙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
  一大早,伏贵村村民郑清旺已将庭院洒扫干净,照壁前摆好了花馍作贡品,照壁两侧的木架上插着龙头。
  前来请龙头的人,焚香叩拜,一阵鞭炮开道。
  “出发”,随着一声威严的号令,摆放在照壁两侧的一红一绿两尊装扮一新的龙头被拔起,昂然跨出郑家的小院,顿时便是广阔天地。
  今年68岁的郑天义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伏贵村的龙灯平日里分为两处存放。龙头存放于热心于耍龙灯的人家,龙身则保存在村委会。直到去年,龙头还保存在郑天义家,今年转交给了别人。
  “年纪大了,闹不动了,去年我还耍了几下,可是没几下就觉得气喘。”
  “从小我就爱耍,那会儿是我爷爷每年张罗,龙头就保存在我家。”郑天义是耍龙灯的传承人,眼下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项民俗活动了。
  伏贵村龙灯日常存放的只是扎好的骨架,等到正月二十龙灯节时才会穿“衣”装扮。
  龙灯的“衣”是蒙在龙灯骨架外的一层画着龙鳞的布。龙头用画着龙鳞的布蒙着,纸扎糊出龙的模样,龙口中还含着一颗红色的龙珠。
  龙头从郑清旺家出来,要去村里的水站。这里已经敲锣打鼓,刚才我们进村看到拉在车上的龙身已经到位。
  人们认为龙是可以行云布雨的神物,所以村里认为龙从水站出发最符合其身份。装饰一新的龙头与龙身在这里被麻绳连接起来,接好后,舞龙人群开始向村中的五龙圣母祠行进,这一过程被称为“送龙”。
  鞭炮、锣鼓一时骤起,一条穿了红衣的龙,一条穿了绿衣的龙,从水站蜿蜒而出,向着村口而去。
  郑天义解释,红色的这条龙是火龙,代表太阳和火;绿色的那条龙是水龙,代表的是水。水和火是人们生存不可缺少的东西,伏贵村的舞龙活动隐含着人类对水和火的信仰。他说,以前村里的龙灯有12节,代表的是12个月,每条龙的长度是三丈六尺五寸,代表着一年365天。不过,眼下的龙灯只有九节,减短的原因是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少了,耍龙灯是个体力活,仅龙头的重量就有三四十斤,从村里到庙里,大约两公里,至少需要三十多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不停轮换着耍,才能把龙送到庙里。
  游街 附近村秧歌队主动来加盟
  伏贵村村口聚集着装扮齐整的秧歌队伍,就盼两条龙的到来。龙灯的队伍与秧歌队汇合到一起,狂欢的节日气氛立刻就弥漫开了。
  音乐一起,秧歌、旱船、绸舞、花扇纷纷开始舞动起来。龙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一路上下翻飞,撒着欢。舞龙的小伙子们把憋了一年的劲儿都用在了此时。舞龙是个力气活,一路上不断替换人员,还有一些看着手痒的村民也会喜笑颜开地上去耍两把。送龙灯的秧歌队紧随其后,烘托得气氛更加热烈。
  伏贵村闹红火的队伍中有一种名为“挑高”的秧歌表演,表演方式与伞头秧歌类似,当有人拦住“挑高”表演者时,“挑高”的人就要即兴发挥,为拦路者说几句吉祥话,方能继续前行。
  前往庙里的路上,看红火的人群中不时有人“拦路”,或老者、或母女、或年轻小伙、或三五好友,就连秧歌队里的人都抽了个空跑来“拦路”。“挑高”表演者皆应对自如,量体裁衣,为每一位“拦路者”送上贴切的祝福语,来者皆笑逐颜开地离去。
  龙灯后跟着的秧歌队伍里,足足有10支表演团队。66岁的杨禄花如今全家都在福建,但是她年年都要回村扭秧歌,这次已经扭了3天了,她说:“一点都不累。”而且不单单是本村的,还有一些附近村落的秧歌队也主动跑来加盟表演。
  两公里左右的路程行进了三个多小时才来到五龙圣母祠下,秧歌队也跟着穿村而过,一直把两条龙送到村头,便不再上山了。
  根据伏贵村的传统,只有两条龙和旱船才可以上到庙里。火龙和水龙在小伙子们的舞动下,分两路迅速从土山的两侧上到庙后的风神台。
  舞龙队伍按照传统舞龙的套路在这里开始表演。很快结束整套动作,随着鼓乐齐鸣,鞭炮大作,耍龙灯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跃入庙里,两条龙绕着大殿巡视一周。龙衣褪下,龙身暂时先留在庙里,龙头则依然返回郑家存放。
  此时已经是午时三刻,伏贵村上午的送龙仪式就算告一段落了。
  郑天义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每年上午的送龙仪式都是这个节奏。
接龙 宛如活龙游下人间
  龙灯节这一天,也是伏贵村家家户户招待亲戚朋友的日子。十里八乡,甚至县城的人都会来伏贵村看热闹。
  晚上接龙活动是龙灯节中的重头戏。天刚擦黑,村里的人明显比白天多了好几倍,人头攒动人潮涌动。
  晚上8点半,村里舞龙的人们已经在郑清旺家聚齐。
  程序与上午相似,挑高表演之后是一阵鞭炮声,龙头从郑清旺家出来,一行人直奔五龙圣母祠。一路上四五辆消防车赶往山下——正月里天干物燥是防火重要时刻,自然不能有丝毫松懈。
  龙灯登场意味着龙灯节高潮的来临。人们用特制的蜡烛插在龙骨架的铁签子上,把龙衣绷紧在龙骨架上,给龙身穿好衣服,在“龙腹”里烛火的映衬下,两条“龙”比白天看起来更加生动。舞龙队伍在大殿后,祭拜“风神”,保佑风停雨住,能让舞龙活动顺利地进行。
  在大殿前耍了一阵,龙灯队伍在人群的簇拥下出了山门,依然要先在庙后的“风神台”进行表演。
  郑天义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村中老人讲,相传很早之前伏贵村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海水退去时,有两条龙搁浅在了这座“伏山”上,村民们用水救活了这两条龙,龙飞升而去,伏贵村正月二十舞龙灯就是为了纪念那两条龙。庙后的这块风神台空地就是当年龙搁浅的地方。
  这美好的传说里,蕴含着村人的善良和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朴素观念。
  夜色中,只见两条火龙忽明忽暗、上下翻飞。
  站在山下,仿佛龙在夜空中翱翔;俯瞰两条龙,又好似在茫茫大海中翻滚。
  舞龙灯是有固定套路的:“穿衣”,就是一条龙笔直地被撑成“一字长龙”,另一条龙要来回游走穿过它每一节龙身;“卷舌子”,就是两条龙组成盘龙形式,蜷起身子,龙头高高昂起;“对耍”,模仿二龙摇头摆尾,穿梭嬉戏……暗夜的山坡上两条闪烁的龙灯忽明忽暗,来回穿梭,宛如天上活龙下人间,煞是壮观。
  伏贵村最早叫“福居村”,改名“伏贵”相传跟刘秀有关。
  公元8年,王莽篡汉天下大乱时,刘秀被王莽的军队追赶逃亡到此,央求一老农救命。老人便将他藏在路边壕沟中,用蒿草覆盖,刘秀才躲过一劫。后天下安定,公元25年,刘秀特颁旨减免此地赋税,下旨那天正是正月二十。郑天义说,村里曾救过这样的贵人,于是便将村名改成了“伏贵”,闹红火、耍龙灯就是为了庆祝这件事,如今已传了1800年,是沁源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800年过去了,伏贵村龙灯节的一切仪式都没有变,甚至就连蜡烛,也依然坚持用以前的模子自己倒蜡。只有这样,龙灯在暗夜中舞起时,才能更显得活灵活现。
  一天下来,郑天义未显疲态,充满希冀地说,现在县里对伏贵龙灯越来越重视了,村里人打算再把龙灯恢复到以前的十二节。
  也许明年当我们再来伏贵看龙灯时,两条龙就“长”大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