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岸一家亲” 不等同“九二共识”

潘锡堂 2018年末,大陆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表示,“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由两岸两会授权达成的,是

潘锡堂

2018年末,大陆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表示,“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由两岸两会授权达成的,是经过两岸双方彼此确认的共识,“不是谁强加给谁的所谓政治前提”。继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全国政协茶话会时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岸人民福祉。而台湾“九合一”选举后,愈来愈多的台湾民众也认识到“九二共识”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愿望息息相关。无怪乎,台湾的旺旺中时媒体最新民调显示,逾6成民众赞成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发展两岸关系。

马晓光强调,“九二共识”的核心就是确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共同认知,清晰界定两岸关系的性质,使得双方得以暂时搁置难以解决的分歧,建构彼此间最基本的互信。可见“九二共识”具有两岸的“共议性”,并非民进党蔡当局声称的“由北京设定的政治前提”。

两岸一家亲

2016年1月台湾大选时,蔡英文主张“维持现状”,却回避“九二共识”,最终得到许多中间选民的支持而胜选;然而她上台2年多来,民众发现其两岸政策空有口号却毫无解方。由是,从2018年“九合一”选举期间“韩潮”席卷全台,到此次旺旺中时的民调,在在显示涵盖台湾各地区、各年龄层与教育程度,即使连中间选民均有逾6成民众赞成在“九二共识”下发展两岸关系,而唾弃了“台湾共识”或“维持现状”的主张或口号。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严安林年前来台出席沪北“双城论坛”受访时表示,台北市长柯文哲之所以能够使用“两岸一家亲”论述来促成双城论坛的举办,主因在于柯是无党籍且是县市首长,若他要参选2020年大选,势必要“说得更多”。对此,柯文哲坦言,大陆对县市首长的标准比较低,不要踩红线就好,60分就及格,若是台湾领导人则需要80分。其实,柯文哲若想参选2020,大陆毫无悬念地一定会要求他必须接受“九二共识”,仅讲“两岸一家亲”是不够的,还必须针对两岸关系的定位与性质予以明确表述。

沪北“双城论坛”

事实上,对于两岸关系定位,柯文哲从未明确表达其立场。柯为办成“双城论坛”,成立“两岸事务小组”,也表达“一个中国原本不是问题”、世界上没有人认为有“两个中国”,更呼应“两岸一家亲”,还表示“理解与尊重”大陆当局对“九二共识”的坚持,算是对“九二共识”打了“擦边球”。但明眼人均心知肚明,柯对“九二共识”的“理解与尊重”并不等同“承认与接受”。柯文哲此次在“双城论坛”前夕的晚宴中重申“两岸一家亲”,虽隐约带有“两岸同属一国”的意涵,但仍未明确表达“一中”立场。因此对大陆而言,仅止于最起码的低标,又考量到他毕竟不是民进党员,既没有“台独”党纲的包袱,也尚未踩到大陆的红线,故让柯“勉予过关”。将来一旦柯要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陆对他的要求标准就会提高了。

而韩国瑜当选及上任后分别表示“九二共识”与“两岸一家亲”不能只是在嘴巴上滑过去而已,一则等于间接质疑柯文哲说的“九二共识”与“两岸一家亲”已遭“标签化”,并且两个都很难用,认为柯未从心理真正认知;再则韩等于重申并告知所有想搭便车拼经济的县市,若与大陆交往只是虚与委蛇、表面应付,如此不具诚意的交流,恐怕是没有效果的。换言之,大陆的立场是,两岸城市交流不能仅是台湾单方面想要的经济上的交流(货出去、人进来),尚必须有共同的政治基础才能上路,因此民进党执政的县市,若无表态接受“九二共识”,恐难与大陆进行城市交流。尤有甚者,柯文哲将来若想竞逐2020或意图组织第三势力成为政党组织,恐怕其“两岸一家亲”的论述也将沦为大陆眼中另一份“未完成的答卷”。

(作者潘锡堂系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

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