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中南半岛蓄电池”

每日汇率  中老1:1295.38  美老1:8378   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更多水电站的完工、老

每日汇率  中老1:1295.38  美老1:8378

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更多水电站的完工、老中铁路的建设等,都将助推老挝经济发展。

离开任职近8年的老挝回到昆明,卢健的脑海里依然能清晰浮现老挝的沃野青山和质朴善良的民众。

2019年1月中旬,卢健刚刚辞任中国工商银行万象分行行长。他对《环球》杂志记者感慨:“老挝的希望在于其已经不断地为曾经的希望给出亮丽的答案,并且仍在继续创造希望和提供实现希望的条件。”

据老挝《万象时报》近日报道,老挝政府相信2019年老挝GDP将增长6.7%,其中工业将成为主要驱动力。有分析称,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更多水电站的完工、老中铁路的建设等,都将助推老挝经济发展。

见证转变

2011年,卢健赴老挝筹建中国工商银行万象分行,并在当年11月分行开业后担任首任行长。说起8年前的老挝,卢健和很多在老中国人都有类似的描述:在首都,主干道两侧很难看到高于两层的房屋、不知道什么叫堵车、没有出租车、半夜常因停电被热醒、周末少有店铺营业、许多需渡过湄公河去泰国购买、去外省不如去曼谷方便、出了城区的村镇一到夜晚就四下漆黑、公路两侧的荒山多数不见人迹、茅草房附近的人们还在刀耕火种、夜晚开车得小心沿途加油站不营业……

8年后的今天,万象和大一些的老挝城镇正初具现代城市的模样,宾馆酒肆林立、夜晚霓虹闪烁,万象到老中边境的中老铁路正在不断延伸,万象到中国方向的高速公路也在推进,老挝城乡过了雨季就随处可见大小工地在起高楼、盖新房,电力出口成为主要外汇来源……

同样地,在过去不到8年的时间里,工行万象分行把先进的金融服务和理念带到了老挝,办理了老挝第一例个人自建房贷款,办理了老挝历史上第一笔商品房银行按揭贷款,成为老挝唯一人民币清算行,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成功办理老挝首笔非主权担保的“信保+银行”融资……工行万象分行也因此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如今资产规模在老挝位居第二,在老挝外资银行中稳居第一。

“我们在老挝这片希望的土地上有了些收获。”卢健说,“但其孕育的希望必定不仅于此。”

“中南半岛蓄电池”

老挝地广人稀,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和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当,而人口只有不到700万,为广西的1/9。老挝的矿产资源因为勘探不完全还无定论,但钾盐、黄金、铜、锡等富矿正在不断被发掘。

老挝广袤的土地上充分的雨热条件正成为其农业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老挝的平原多数肥沃、山区林木茂密,国土几乎未受工业污染,并且紧邻水源,只要适当投资水利设施,农林牧副渔各行都极具发展前景,尤其是有机种植和养殖业。一些市场嗅觉灵敏的中国商户已经在老挝种植林木蔬果、养殖鱼虾,获利颇丰,老挝的大米、薏米和木薯粉等也正在逐渐打开中国市场。

更突出的是,老挝一半山一半水,湄公河及其支流穿凿而过,存在较大落差,水力资源丰富。经电力勘察设计部门勘察,老挝境内水电资源理论上蕴藏总量约为300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总量为2347万千瓦——这个蕴藏量对于中南半岛来说足够大,老挝因此被誉为“中南半岛蓄电池”。

截至2018年年底,老挝全国61个电站投产运营,主要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721万千瓦;还有36座水电站在建,预计2019年完成其中12座、总装机容量为195万千瓦;老挝电力总体上可满足国内需求,还可向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和缅甸等国出口富余电力。

目前,老挝境内较大水电站的开发多数都有中国公司参与。

1996年就进入老挝的中国水电十局参与了该国近一半的水电站建设,1999年建成的南累克水电站得到当地政府、社会普遍赞誉,被印在老挝2万基普面额的纸币上。

在老挝境内最大的湄公河支流南欧江上,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正在进行全流域、全产业链一体化投资开发梯级水电项目。这个“一带一路”沿线的重大项目总投资约27.33亿美元。目前,一期项目的3个电站已全部投产运营,二期项目的4个电站预计2020年全部完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保障老挝12%的电力供应,成为对接支撑老挝打造“中南半岛蓄电池”发展战略和改善老挝北部民生的重要项目。

老挝媒体还报道说,老方正与中方研究国家电网建设规划,预计将于2019年实施。

可靠的支持

目前,中国已成为老挝最大的援助国和投资来源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出口市场。正如在矿业、水电和农业上的积极表现,中国企业客观上推动了老挝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中方支持老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正推动将中方的“一带一路”倡议同老方“变陆锁国为陆联国”发展战略对接。尤其是作为两国合作建设重点的中老铁路捷报频传,铁路沿线经济带建设得到有序推进。

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国土封闭,不具备与外界联系的天然优势,这一切导致其贸易和其他经济往来成本高。但这些正在因为中老铁路建设发生着变化。

中老铁路2016年年底全线开工,土建工程在2019年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全线将在年底呈现出大致模样。

“如今,一条铁路线将老挝和中国连接在一起,造福了两国和两国人民。”老挝《万象时报》1月11日以“老中铁路预示发展新时代”为题报道说,铁路将给老挝北部难以出行的民众带去便利,让老挝进出口货物进入国际市场的通道距离更短、速度更快,使得游客因为更便捷的交通路线而增加,提高老挝北部旅游收入,让老挝从增长的关税中获益。

中老铁路完工后,后续还可能连接通往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的铁路,而且一旦通往周边各国的高速公路陆续建成,看似封闭的老挝国土将成为中南半岛陆路交通的“十字路口”,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南半岛交通枢纽,实现其“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国策。

(《环球》杂志丨作者:章建华)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