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有见地的人,都在探索着持续做一件事,比如得到创始人罗振宇,发愿用二十年,每年来一场年终演讲——《时间的朋友》。同样的,受罗振宇提醒、也是得到的作者何帆,立志用三十年,每年一本书的形式,解读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变革。今天所读到的《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正是何帆三十年系列中的第一本。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整个国家的经济在各方面都有涉及到。当我们在谈论每家公司、单位的年终奖时,都呈现一片低迷的颓败之势。影响是毫无疑问的,未来还在持续。
在整体受到牵连的同时,国家依然处于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之中。此前关于互联网革命、AI、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的暴发,必然深深影响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大的变革,尚处于意识形态,小的趋势正悄然渗入我们的日常之中。
何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思考,去洞察社会的发展趋势。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助力作者观点的形成。技术的发展,首先在于其与市场的匹配程度,再就是所赋能于人带来的提高。国家走过了自上而下的布局规划,所剩下的正是由下而上的自由生长、市场选择。
“群众路线”,是大众化,是全民参与,是民间高手的崛起。应用技术,是能够经得起市场的选择,是推动经济长足发展的关键。作者把中国企业的创新定义为“穷人的创新”,其可细分在细节上贴近用户需求的整合创新、用廉价劳动力“半自动化”战胜全自动化的流程创新及“后发优势”的颠覆性创新三种。
人口基数而带来的“市场红利”,让我们可以不断尝试、不断试错、不断测验。书中甚而提出治理空气雾霾的最先进技术和老年产品生产都会在中国发生的绝对观点。城市也在不断变化,之前的单核城市正在向未来的多核城市发展。生活在城中人的消费观念也在升级。体验式消费,朋友圈式宣传,融惊喜、好奇、回味于一体。线上的流量已经变得越来越昂贵,未来的流量在线下,城市的核心流量开始向购物中心和沿街店铺迁徙。
内心对生活的热爱,才是颜值的最佳气质。人们在工作之外,正开始选择邻居,重建社群。甚至是子女的教育,都要回归到我所喜欢的农村中去,逐渐演变成有情境和代入感的小众教授模式。而我们,必须保持终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