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外国人拍摄的1983年中国老照片,城里人的生活原来是这个样子。不知为何,看完之后,眼睛里有点湿润。
1983年的北京城与现在的北京有一个很大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堵”,虽说那时拥有私家车的人家与现在相比只有极少数,但排成一行行的公共汽车与到处乱窜的自行车还是将马路占得满满当当。
这张是山东青岛的学生组织的春游,清一色的深蓝色服装将少年少女的活泼劲都给剥了一层,虽说1983年已经处于改革开放的时期了,但人们的服装还是以黑灰蓝以及军绿色为主,很少见得到色彩鲜艳的服装。
这张图为上海弄堂,与很多弄堂相似,由于房屋拥挤又没有阳台,弄堂的上面都是挂满了衣物的竹竿,横七竖八,当人们从下面穿过,不仅要注意湿哒哒的衣服,有时还要提防楼上是否会突然泼出一盆洗脚水来。
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80年代的北京马路上已经铺上了沥青,十分感觉且平整。这位大妈推着坐在轮椅上的丈夫,丈夫手中还抱着一只鸟笼,看着周围赶路的人,原来北京人早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
图为北京老城区,老北京城那时还没有什么进行大规模的拆迁,保留了许多原汁原味的东西。
上海是一个繁华的都市,外滩街道上有许多这样的极具外国气息的洋房。街上来往的人流中有衣着朴素的工薪阶层,也有时髦的摩登女性。
图为街中扛竹竿晾衣物的妇女。看这大妈的力气,被子加竹竿,估计一般男的都扛不动,谁说女子不如男?
图为上海街上停车待客的三轮摩托车,是黄包车的升级版,清一色的纯白油亮。
图为青岛街上的巨幅宣传海报。熟悉的画风迎面扑来了熟悉的味道。
最后这张是街上卖茶具的老字号,中国茶具不论到哪个年代,哪个地方都散发着古声古色的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