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綠色音頻聆聽音乐
打开耳朵,享受音乐时光,我是主播欣然。
谭咏麟是华语乐坛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巨星,也是唯一一位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一直活跃的歌手。
他和张国荣,为争夺乐坛至高无上的至尊地位而在音乐上展开全面竞争角逐,二人基本上垄断了香港乐坛大大小小的音乐奖项。
谭张精彩纷呈的逐鹿使得香港流行乐坛进入全盛而辉煌的时期,并在华语流行音乐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讲不出再见
▼
《讲不出再见》是由向雪怀作词,赵容弼、千家和也作曲,杜自持编曲。
这首歌收录在1994年《梦幻的笑容》专辑里,是传唱最广的粤语歌之一了,作为谭咏麟1994年专辑《梦幻的笑容》中的招牌曲目,它几乎已经成为了谭氏情歌的代表作。
因为歌词本身的含义特别适合在离别的场合演唱,因此,这首歌都被当作毕业歌曲,在香港各大高校的毕业典礼上演唱。
它在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区亦颇具知名度,堪称一曲象征着九十年代华丽与浪漫的骊歌。
一生中最爱
▼
一生中最爱,这首温婉而动情的歌,唱出了无数人心间对爱人的渴望,对爱情的期许与执着。
“如果痴痴的等某日,终于可等到一生中最爱”。
当我们遇到我们此生的那个唯一之后,在面对困难时,你是不是也可以像我一样,明明不清楚未来,却依然能够牵着彼此的手,一直到白头。
“何曾愿意我心中所爱,每天要孤单看海”:一句何曾,是在痴痴等待一生中最爱的出现,是心里的那份对真挚感情的渴望。
《一生中最爱》是谭咏麟知名度颇高的一首歌曲,是典型的伦式情歌。
歌曲由钢琴开场,随后谭咏麟磁性的歌声如清泉般涌出,而高潮处"如真?如假?"的质问,则给人轻扣心门的感觉。
谭校长用那如丝般顺滑的声线演绎了这首大气,磅礴,浑厚的经典名作。
水中花
▼
花瓣在冷空中飘零,过往已经淡淡逝去,青春和爱情如同流水一去不复返。
美好光阴从不驻足,现实生活的有缘无份,上天有意无意的作弄,人生风风雨雨的洗礼,当一切变得麻木与沉默,我们只能感叹往昔时光无情。
这首歌优美而凄婉,曲词结合的完美无缺,配搭谭咏麟天籁般收放自如的嗓音,诠释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淡淡感伤。
每次听这首经典歌,都有种遥远而梦幻的感觉,仿佛从前世透过来的不了情,无法了结。
朋 友
▼
人生难得有与自己风雨同路的知心朋友,“你为了我,我为了你”,更是浓缩了做朋友的精华——朋友在精不在多。
人生有一两知己足矣,不在于门庭若市的“虚假繁荣”。
繁星流动,和你同路。从不相识开始心接近,默默以真挚待人……
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总有种莫名的感动。虽然距今年代久远,但始终有着让人难以抗拒的魅力,是难以割舍的情怀还是经典的魅力,我想,应该两者都有。
《朋友》于1985年发行,是《龙兄虎弟》的电影插曲。电影在中途插入这首经典的《朋友》,将《朋友》的歌词和画面同步,用作电影的叙事。
成龙、谭咏麟和罗拉·芳娜从不相识开始接近,三人共赴患难最终成为知己朋友。
《朋友》这首歌的旋律有种娓娓的舒畅,没有时下的流行音乐的浮夸嘈杂。
虽然这一片段只有几分钟,但却是极佳的视听享受,谭校长的倾情献唱无与伦比,而歌曲婉约柔和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正是那个年代文化气息的一种真实写照。
爱在深秋
▼
深秋,总有一片落叶触动心弦,让你感到愁绪。回忆涌起,是哀愁还是美好,抑或都有,只是人、事不一样罢了。
或许,对有些人来说,深秋,是金黄的浪漫,是红彤的鲜明,不管是惹人讨喜的一路银杏还是令人惊叹的漫山红枫,秋风总是伴随着她的裙子。
《爱在深秋》经典永存,是谭咏麟哀而不伤的风格的典型代表,无论演绎多少次,都依然动人,淡淡的哀愁,但却绝没有悲伤和痛苦。
这首歌收录在谭咏麟1984年的专辑《爱的根源》中。歌曲获得1984年十大中文金曲、1984年十大劲歌金曲及同年十大劲歌金曲金奖。
一首《爱在深秋》让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都认识了谭咏麟。
结束语
▼
谭咏麟作为浸润着欧风美雨的英文歌爱好者进入乐坛,后来又顺应潮流演唱了很多带有日本、中国(包括台湾)等东方风格的歌曲。
他的声音清亮甜美,高音连绵且细腻,快歌冲击力强。
尤其是把感情化入歌曲中,但并不过分浓郁,而是恰如其分地演绎,不带哭腔,也不造作。营造出一幅电影画面,使人身临其境。
从小鲜肉到中年大叔,再到如今一脸皱纹,除了岁月不曾饶过的,他一直都好, 50岁以后,他的声线变得粗糙,但气息更加雄浑,适合演绎大气以及摇滚作品。
从七十年代的长发叛逆青年,到八十年代的主流温柔好男人,和现在历尽沧桑的稳重前辈,谭咏麟从来笑傲群雄,光芒四射。
好了,今晚的节目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非常感谢您的聆听。
如果您有对我们节目的任何意见和建议,或者您有想听到的音乐和曲目,都欢迎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