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鉴赏——天禧通宝 祥符元宝

天禧通宝直径24.1mm,重约3.6克。面文真书“天禧通宝”,旋读。光背无文。祥符通宝直径25.1mm,重约4.0克。"祥符"乃祥瑞的符命,表福,禄,寿之意,富有祥瑞满溢之气,是名副其实的"吉祥符"。

null

北宋真宗天禧年间(公元1017年~公元1021年)铸。小平钱,光背,有大小字不同的版别。普通钱铸造量较大,距今约整一千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则越发稀有。“禧”有幸福、吉祥之意。对“天禧”拆分即“二人示喜”,涉及爱情和婚姻,寓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另有小平,折二铁钱。以折二铁钱较为稀有。天禧通宝与祥符元宝并称为吉祥双币。

null

“天禧”是北宋真宗王朝后期的年号(1017-1021),宋真宗即赵恒,,是宋太宗赵光义之子,在世期间不断更改年号,咸平,景德、祥符、天禧,至于为什么改年号,必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但史学家认为“天禧”年号与刘皇后刘娥有关。

null

年号是中国古钱上最重要的现象,也是世界货币史上的独特现象。读史是玩古钱的最大乐趣,通过读史,研究年号语汇,并使之民俗化,大众化,可以惊喜地发现:原来许多不被人重视的中国古代钱币具有极大的收藏与投资价值,“天禧通宝”古钱就是一例。“天禧”是北宋真宗王朝后期的年号(1017-1021),宋真宗即赵恒,,是宋太宗赵光义之子,在世期间不断更改年号,咸平,景德、祥符、天禧,至于为什么改年号,必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但史学家认为“天禧”年号与刘皇后刘娥有关。

null

在中国语汇中,一个事物有多种叫法。如皇帝叫天子等。同理,天禧是喜神的另一种叫法。而且是更文雅,更尊重的叫法。因为“天”字本身就是“神”的意思,而且是最高权威的神,众神之神,“天禧”年号是宋真宗皇帝乞求上天降喜神来帮助大宋王朝的一种呼唤与期待。天禧是皇帝对喜神的一种尊称,一种叫法。年号是一种及为庄严神,隆重的语汇,具有皇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宋代是喜神文化极为风行的时代,“天禧”作为年号语汇,最充分最完美地表达了当时人们对喜神崇拜与渴望。年号是一种极为庄严,神圣,隆重的语汇,其有鲜明的皇权特征和极为诡异的神秘色彩,它是中国历史编年表的一个单元,一个组成部分,是那段历史最核心的最神秘的语汇。更为重要的是:还将天禧年号语汇铸刻在钱币上,使天禧喜神具象化,使每一个接触到它的子民都能享受到其带来的喜悦与幸福,好运不断。这是宋真宗的一大善举,为中华民俗留下珍贵遗产。中国古代钱币是极具皇权特征的文物,大多有近千年的历史,又有年号附注其上,形成一段历史的时空场,会聚大量的当时的信息。天禧通宝古钱,作为“喜神”具像。神器盎然,鬼神敬之。另外从语义角度讲,天禧一词也是完美地表达了幸福与幸运最高境界,一般人对天禧的理解就是:天大的喜事,古人的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现代人可能还要加一条财喜,(天禧财应为横财,飞来之财,意外之财)。

null

珍稀古钱“祥符通宝”(正面)祥符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铸,距今约1000多年。距今约1000多年。形制同祥符元宝钱,面文真书,旋读,传为真宗御书。平钱大、小样近似者多种。未见珍稀品。另有铁钱及安南仿造薄小钱。“祥符”乃祥瑞的符命,表福,禄,寿之意,富有祥瑞满溢之气,是名副其实的“吉祥符”。宋真宗在位二十三年(998-1021年),共用了四个年号(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祥符通宝、元宝为他的第三个年号钱。自古以来,“祥符通宝”就是有名的“吉祥钱”,当时很多青年男女把它作为定情的信物互相交换,直到今天,有些地区还保留着这一风俗习惯。

null

珍稀古钱“祥符通宝”(背面)“祥符通宝”小平合背钱未见载,刊物也很少有所介绍。此祥符通宝应属珍稀之物,其直径为2.4cm,钱文真书,右旋读,中缘、中穿、厚肉,青铜材质,老生坑(出土后传世),锈色包浆均极自然,毫无酸浸土埋、人工作旧的生硬之感。古钱上的锈色应为土锈,土和钙镁盐的混合物,或土和铜锈的混合物。其钱文楷书旋读,形制中穿厚肉,铜质精良,制作规整;其目前存世较为少见,是十分难得的古铜币。中国的吉祥钱又称花钱,源于汉代。早期主要是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玩钱。因其材质大都比较粗糙,民间把这种钱俗称为“花钱”。它是中国人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寄托了最纯真朴实的愿望。古铜币是大众收藏品,收藏者有一定数量,前期国内各区域都有实力型买家介入板块,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市场供货量,导致其价格快速走高。同时,古铜币的价值也在同步上升。从藏家和市民的接受程度看,预计后期它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涨。这些珍稀的古铜币记载了我国一段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收藏价值。而古钱币中的珍稀品种则升值幅度更为惊人,如在2009年11月中国秋季交易会钱币专场中,一枚极其罕见的清代咸丰通宝宝福局背字“大清壹百”以196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尤其是在2010年5月中国春交易古钱专场中,存世孤品——战国赵铸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以100万起交易,经过各位买家近40次激烈竞价,最终以352.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创出古钱交易新纪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