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殃”是什么事情吗?

null

一、 我们从小总会说遭殃了~遭殃了,但大家好像并不知道“殃”的真正意思。关于“殃”有以下几种说法:

1、是指人活着的时候体内的元气,人的身心内阴暗的不好的心理以及情绪。

2、道教指人的灵魂,三魂七魄之气,也指出是人死后的中阴身。

3、是人或者动物死的时候吐出或者释放的最后一口气。

  这口气漂浮在空中,然后落在一个位置,三天内不和其他空气混合。因为这是人体内的元气所化,与平时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所以就把这口气叫做“殃”,可以说是一种煞气。有的地方也把殃叫做白煞。

4、殃就是人死后的五行之气。

 说人死如灯灭,灯灭后有一股烟气尚存,人死后也有一股气,就是“殃”。

5、殃指死者三魂七魄的七魄。

这种说法中,认为死者的七魄会在特定的时日出来,化成某色气,向某个方向去,谓之出殃或出煞

现代人可能对此不太了解。殊不知,在丧葬习俗禁忌中,出殃是非常可怕的。相传,如果谁不小心撞上“殃”,轻者生病、倒霉;重者则有可能人见人死,兽见兽亡,碰到树上就枝枯叶焦。所以,在“出殃”的时辰,人们一般都要避开。民俗认为殃会妨害生者。

二、下面,我们就聊聊,关于“出殃”。

人去世以后,都要“出殃”。那么,什么是“殃”了? “出殃”,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叫法。有的叫“回煞”,还有的叫“回殃”。出了“殃”之后,就意味着死者彻底离开了人间,所以有很多的不舍。相传,“出殃”就是小鬼用麻绳或铁链押着死者的灵魂,在家里各处进行告别。过去,民间有许多关于“出殃”的传说,说“殃”是死人的“恶气”,如果被殃打到,不死也要大病一场,这就是“中恶”,或变成“小花脸”或“阴阳脸”;花草、树木被殃打到,也会枯死。所以出殃时需要避开,称为“避煞”。不仅人们要躲避出去,离开所在的院子,就连附近的树木也要采取预防措施,拴上红布条,以避开殃煞。

为了防止外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殃”打到,丧家一般会在院门口插上纸制白旗,挂起白纸灯笼,起到警示的作用。如果对着“出殃”的方向还有邻居人家,也要告知他们预先防避。

在“出殃”过后,人们返回院子之前,还要先往院里扔重物,或者敲打器皿发出声响,以惊走全部“余殃”。

三、出殃的时间

因为“出殃”,所以人们需要预先知道“出殃”的时间。死者“出殃”的时间,与其死亡的时间有关。一般需要由阴阳先生根据死者咽气的时辰推定,相传推算的口诀为:

批殃之法何须难,月将加到死时间。

男落辰位女戌地,落到某日某时某方出。

四、关于出殃的其他说法

古籍中有“南人不忌”的记载,说的是南方人在丧葬中不讲究“出殃”,更不忌讳。

北方很多地方则另有“直系亲属不必忌讳”的说法。

传统习俗禁忌中有很多东西,也许不见得能用现在的科学观点解释,但何以流传千年呢?想必是自有其道理吧。切不可把这些一概视之为迷信,而应该先有个客观的了解,再做进一步的评判。道末在多年的丧葬风水经验中,对于一些非正常死亡和出殃,以及没有超度和引魂出殃体会比较深刻,所以特写此文参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