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一四四五期;欢迎关注。
江南是中国一个极为重要的区域,经济昌盛、文化繁荣、人才荟萃,社会相对安定,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堪称中国社会发展演变的缩影。长期以来,江南地域文化一直备受国际学人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江南地域文化的辉煌在明至清前期臻于极盛。江南享有崇高的政治、军事地位,同时也是当时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
这里讨论的江南文化的地域概念,实际上范围非常小,相当于现在的江苏省范围内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五个市,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三市,还有上海市,也就是江浙的8个省辖市加上海这1个直辖市的范围,面积大约在40000平方公里左右。这个“小江南”的范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昌盛、人才最集中的地方。
明末人温睿临说:其时“江浙炽盛,衣冠甲第,遍满郊圻,转化枢,秉国钧,翰墨侍从,台省跄济,华盖高轩,鸣驺呵拥于长安道上者,半江浙士也”。清末苏州人张大纯说:“吴俗之称于天下者三:曰赋税甲天下也,科第冠海内也,服食器用兼四方之珍奇,而极一时之华侈也。”
江南地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赋税甲天下:江南是全国最为重要的经济中心
江南地域自古农副工全面发展,到明中期起形成丝织业、棉织业和刻书印书业三大经济文化商品生产基地。
南朝时,《宋书》称,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由北宋的“苏湖熟天下足”到南宋的“苏常熟天下足”都反映了这一地区之于全国的重要地位。
江南地域有着全国最大的城镇发展群。康熙时孔尚任说:“天下有五大都会,为士大夫必游地,曰燕台,曰金陵,曰维扬,曰吴门,曰武林。”可见清初全国五大都会,江南占其三。刘大观说:“扬州以园亭胜,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江南地区无论在市镇发展数量还是市镇繁荣程度上,都是其他地区难以比肩的。
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江南突出的赋税地位。嘉靖初年的大学士昆山人顾鼎臣说:“苏松常镇嘉湖杭七府,钱粮渊薮,供需甲于天下。”常州毛羽宸曾言:“天下赋,江南居十九,浙东西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又居浙东西十九,实当江以南府州县之半。”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税粮2944万石,江南八府685万石,江南占23.3%。其中,成化八年(1472),作为“天庾正供”的漕粮,全国共提供400万石,其中江南占40%,仅苏州一府即高达将近70万石;号称“天庭玉粒”的白粮30万石,每年全部由江南的苏松常嘉湖五府提供。名副其实的赋税甲天下,真可谓“辇吴而衣,漕吴而食”。
特别发达的社会经济,也产生了重要作用,也为近代洋务运动、近代化起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资金、技术、人才、教育等各个方面提供了推动力。
科第冠海内:江南是全国最为成功的科举教育之地
杏花春雨,涵育了一代代灵秀聪颖之士,江南成为全国最为重要的人文奥区。“不识大魁为天下公器,竟视巍科乃我家故物”,明清两代,全国七分之一以上的进士诞生在江南。
明清两朝全国录取进士51681人,其中明代为24866人,清代为26815人。江南共考取进士7877人,占全国15.24%,其中明代为3864人,占全国的15.54%,清代为4013人,占全国14.95%。总体而言,明清两代每7个进士,就有1个多出自江南。
江南进士不但数量多,而且名次前,最为显赫,明代状元近四分之一和清代状元半数以上出自江南,三鼎甲往往为江南人囊括。
明代状元89人,江南八府多达21人,占近四分之一。清代状元112人(不计2个满状元),江南各府多达58人,占半数以上。自顺治十五年到康熙三十三年的14个状元,清一色是江南人。连中三元者,清代全国仅2人,苏州有其一(即钱棨),“三元坊高竖学宫道左”,天下荣之。人称“国朝文运之盛,江苏为最,他省皆不及也”。不仅如此,江南还出现了父子鼎甲、兄弟鼎甲、祖孙状元、叔侄状元等自古稀见的科第盛况。
进一步观察,以府为范围,可见明清两代进士主要分布在苏松常杭嘉地区,南京、镇江和湖州相对少得多,而且由明至清有逐渐东移的趋势,这显然又与经济和文风转移有关。其中无锡,明清两朝共有进士370人,占江南进士总数7877人的将近5%,相当突出。
江南进士也集中在不少簪缨望族中。就明清两代而论,整个江南之顾、潘、浦、蒋、沈、金、陶、周、郁、严、陆、俞、钱氏等,考中进士特多,都是世代科第不绝的簪缨望族,探杏折桂代有闻人。可以说,就家族而言,江南进士主要出身这些科第大家。
人文荟萃:江南有着全国最为突出的地域人文群体
史书称:“平江、常、润、湖、杭、明、越,号为士大大渊薮,天下贤俊多避地于此”;清末人称:“吴越公卿不绝于朝,而滇蜀通显者盖罕,是故其民之望吴越如天人,宜也。绅士之多寡,皆视举人进士之多寡”; 晚清名士龚自珍更是称颂:“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声名文物享誉全国:江南是文化成就极为璀璨耀目的地区
江南的学术文化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涌现出大量的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藏书刻书家和各类学术大师,诗文书画戏曲成就独领风骚,学术流派众多,成就显赫。
在政事方面,明代江南的3800余位进士,文献载明任职情形的至少有3400余位,如果以其最后官职为准,分为京卿和地方官两类,则前者为1600余人,占48%,后者1800人,占52%,大体持平。也就是说,明代江南进士布列朝野,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分布是较为均衡的。很明显,明朝政治的清明或窳败,乃至明朝的兴衰隆替,都与江南进士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清代三鼎甲也外任,所以江南进士任地方官的比例清代高于明代,但京官与地方官比例并不悬殊,说明江南进士布列朝野,在清代政坛的各级发挥着作用,而超过四分之一的人仕至四品以上,说明江南进士在宦途上极具竞争力,尤其是翰林学士类清要之职,江南进士多达近三分之一,充分显示了江南进士作为朝廷智囊的重要地位。
江南人士在追求舒适享受的同时,也充分利用人杰地灵的有利条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其博学多闻,赋诗填词,作文撰史,写字画画,审音度曲,藏书籍,砌园林,收古玩,虽动机复杂,臧否难论,但毫无疑问使得富庶的江南更加多姿多彩,熠熠生辉。江南进士是明代统治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江南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和杰出贡献者。
诗文是历代江南士人的看家本事。如清诗“江右三大家”,即赵翼、袁枚和蒋士铨,江南有其二。因为擅长做诗,包含无锡在内的常州地区在清中期号称“诗国”。词,嘉兴人朱彝尊则被尊为词学正宗。古文(即散文)方面,归有光、唐顺之、王世贞、茅坤、钱谦益、汪琬等名家熠熠生辉。赵翼、钱大昕、王鸣盛被誉为史评三大家。乾隆元年探花无锡人秦蕙田,通经能文章,尤其精三《礼》,所撰文章“博大宏远,条贯赅备”。
江南进士官员文化素养优,知识起点高,经济实力巨,有利条件多,在学术文化领域则十分活跃,他们不但在传统的诗文、书画、经史、收藏等领域卓有建树,发扬光大,而且在清代竖起丰碑的考据学、今古文经学领域,也与皖派各树大旗,业绩骄人,足垂后世,大师辈出。可以说,江南进士的文化学术活动代表了清代学术发展的方向。时世不同,清代江南进士的声势没有明代江南进士显赫,对于地方官府和地方事务的影响力,较之明代江南进士相差远甚,士人的气节和社会责任感也无法与明人相比,而其讲究声色奢华却一如明人。
在丰亨豫大的清代盛世,江南进士群体既缺少像明后期东林学派那样关心社会现实的人,也缺少像明末徐光启、张履祥那样关心地方经济的人;在中西冲突、社会动荡的道、咸年间,江南进士既缺少像林则徐那样苟利国家不计生死的社稷忠臣,也缺少像曾国藩、左宗棠那样振衰起颓、力挽狂澜的“中兴”功臣;在新旧交替、民族存亡的晚清时期,江南进士既缺少康有为、梁启超那样倡导改革变法的思想理论大家,也缺少像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那样的热血志士。江南进士是盛世的良臣,而非衰世的能臣,雍容华贵,鸿篇巨制,增添了绚丽的华章,而开拓进取,力挽狂澜,却往往难见其踪影。
制定标准,树立规矩:江南成为长期引领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的重地
江南文人群体将文化活动同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社会思想、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言论,走在时代前列。前卫时尚,江南地域成为长期引领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的重地。明代后期人王士性总结,说苏州人聪慧好古,“又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俗者,则随而俗之”。
江南地域文化的影响与结果
民国时期,在上海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时装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学不像;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早已翻花样。”其实在此之前,就是非常有名的“苏样”、“苏意”。
“苏样”、“苏意”领潮流。苏意、苏样、苏式,不仅指妇女服装头饰,也不仅指苏州饮食器用,而且是全方位的,但凡新奇新鲜新潮新样时髦少见之物,服装头饰,饮食器用,屋宇布置,歌娱宴乐,生活好尚,以至言行举止,思想观念,均体现了风尚,就是苏意、苏样、苏式已经深入到时人的心境中,浸淫渗透到时人的骨髓中,涵盖了时人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而观其盛况,也断断不仅是王士性时代所能见到的嘉、隆、万三朝为盛,天启、崇祯时代,明朝虽已趋向衰亡,而苏式、苏意的推崇,却日盛一日,无所底止。
崇祯年间,靖江知县浙江临海人陈函辉记道:“或曰:今天下风俗之坏,三吴坏之……今夫轻纨阿锡必曰‘吴绡’;宝玉文犀必从‘吴制’;食前方丈瑶错交陈,必曰‘吴品’;舟车服玩,装饰新奇,必曰‘吴样’。吴之所有,他方不敢望;他方所有,又聚而萃之于吴。即文章一途,最为公器,非吴士手腕不灵,非吴工锓梓不传。”
不独服食器用,当时不少人连言谈举止行为方式都模仿苏州人。嘉靖中后期,竟陵商人之子徐唐雅善属文,捐粟入南京国子监读书,归家后“益治斋室亭榭……毋问风雨蚤莫,烹肥击鲜,觥筹交错,商移征易,丝倦肉奏,通日夕无间也。所御冠帻衫履,杯案屏几,酒醑胃脯之属,大都作吴会人状,邑后进争趋之”。
江南地域在文化、艺术、教育等各领域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江南民众在精神上也逐渐形成了自我认同,并且这种自我意识还得到全国其他地域民众的认同。明后期李维桢说,江南“奇技淫巧日盛。一巾一履,一笺一箑,递出新制,海内靡然仿效矣”。
国内其他地方,都留下了仿效江南苏州的生活行为方式。如:
北京:“多少北京人,乱学姑苏语。”
扬州:“闲倚镜奁临水面,拟将时样学苏州。”
福州:“福州城外皆素足女,城中缠足学苏妆。”
湖北长阳:“装船生板下铁行,新从汉口讨姨娘。苏州勒子扬州袖,只有他家时世妆。”
兰州:“约缣迫袜效宫妆,纤小差堪累黍量。闺阁自应推独步,更无闲梦到维扬。”
江南地域文化影响,甚至广及日本、朝鲜等地。1799年,日本人中川忠英感慨地说,当时日本的不少达官贵族子弟,特别崇尚中国江南的珍玩之物以及生活方式,“即一物之巧,寄赏吴舶;一事之奇,拟模清人”。
各地效仿江南,使江南更加讲究,更加风雅,更加时尚,推动江南更加发展,更加卓越,更加领先。自明后期到清中期将近三百年间苏州的引领潮流地位,无论在当地还是外地甚至海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极大地推动了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的商品生产,所谓“四方重吴服而吴益工于服,四方贵吴器而吴益工于器”。江南自入明以来即有趋时应求,迎合市场,讲究生产,崇尚精细雅洁的传统,凡“女工织作,雕镂涂漆,必殚精巧……市井多机巧繁华,而趋时应求,随人意指。”在持续引领全国时尚的风潮中,江南几大重要的商品生产如丝绸、棉布及其加工业、印染业、书籍刻印业、铜铁器加工业以至副食品生产,不断得到发展。
江南地域文化形成的动力与原因
江南地域自然条件优越,拥有突出的地理优势:灵山胜水且教育发达(学校、书院林立)、藏书丰富、选本精当。同时还有乡邦优势:江南人喜奖掖后进,操选人之权,掌握话语权。文徵明说:“吾吴为东南望郡,而山川之秀,亦惟东南之望。其浑沦磅礴之气,钟而为人,形而为文章,为事业,而发之为物产,盖举天下莫之与竞。故天下之言人伦、物产、文章、政业者,必备首吾吴;而言山川之秀,亦必以吴为胜。而吴又以太湖洞庭为尤胜。”
钱谦益论书画大家沈周成长的环境时说:“其产则中吴文物风土清嘉之地;其居则相城有水有竹、菰芦虾菜之乡;其所事则宗臣元老周文襄、王端毅之伦;其师友则伟望硕儒,东原、定庵、钦谟、原博、明古之属;其风流弘长则文人名士,伯虎、昌国、徵明之徒;有三吴、两浙、新安佳山水以供其游览;有图书子史充栋洋杼以资其朗读;有金石彝鼎、法书名画以博其见闻;有春花秋月名香佳茗以陶写其性情,烟风、月露、莺鸟、揽结吞吐于毫素行墨之间,声而为诗歌,绘而为绘画。”
全社会好学勤学、重教重考,擅长科考。归有光说:“吴为人材渊薮,文字之盛,甲于天下,其人耻为他业,自髫龄以上皆能诵习,举子应主司之试,居庠校中,有白首不自已者。江以南其俗皆然。”清初人说,江南“今虽闾阎贱隶处力役之际,吟咏不辍”。松江“田野小民生理裁足,皆知以教子孙读书为事”。
顾宪成、允成次第成进士,“兄弟雁行上太安人觞。太安人捧觞泣曰:而父累辛积勤所以教汝曹者,凡为汝曹下今日种子也。……吾不愿汝为好官,愿汝为好人,孺子勉之。”(陈继儒《眉公先生集》卷三十七《赠户部郎南野顾公暨配钱安人合葬墓表》)这也反映了江南地域的家教之好。
独特的秉性节概风气,尤以东林风骨为代表。顾宪成敦劝门生:“今日便札定脚跟,一直向前,决要做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庶几不枉出世一番耳。”(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仁文商语》)无锡人的淳庞敦厚不为世风所转移。姜宸英为严绳孙所作之《秋水集原序》说:“无锡为县,居南北之冲,其人物淳庞敦厚,能不为四方风气所移易。居是地者,往往一出为天下伟人贞士,而其为诗者,自南朝湛茂之、唐李公垂以来,亦代有闻人。自明诗家之体风数变……独锡山风气,颇能不诡于一时之好尚,故其诗之可传者常众,亦由其人之淳庞敦厚之气能不为浮薄之所陷溺而然也。”
浓烈的品牌意识,强烈的创新意识。江南品牌最多,驰名商标也最多。清中期,纳兰常安说,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制造百物无不精巧,因此社会上有“广东匠,苏州样”的谚语,江南人善于别开生面,江南之巧甲于天下。
乾隆《吴县志》称,吴中食物有因时而名者,有因地而名者,有因人而名者。因人而名者,如野鸭,以蒋姓著,谓之蒋野鸭;薰蹄以陈姓著,谓之陈蹄。“薰腊之业,今则以陆高荐出名,而陈不复著矣。近来陆高荐之薰腊,京师亦盛行。盖此项薰烧之物,海内未有能如吴地者。”
清道光时,顾震涛将苏州铺店分为以招牌著名、以地名著名、以人名著名和以混名著名四种类型,以招牌著名者有悦来斋茶食等16种,包含药品、食品、鞋帽、首饰、书笺、百货等;以地名著名者有温将军庙前乳腐等15种,其中除了线香一种,其余都是点心小吃和小菜;以人名著名者有孙春阳南货等22种,包含南货、百货、文化用品、药材、绸缎布匹、铜锡器、珠宝首饰、刻石工艺等;以混名著名者有野荸荠饼茭等7种,均是食品或果品。这四种类型,实际上已涵盖了其时商品成为名品的基本成因。
匠心独具,精、细、雅、洁:坚韧执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设使天下独苏人之发空心,正见苏人玲珑剔透处。”“苏作”天下闻名。大师创新与工匠精神的有机结合,高度融合,浑然一体,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江南地域文化,传承光大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新年重献◆
《中国书法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