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熟悉战国历史的朋友都不会对吴起这个名字陌生。因为他对整个战国前期的格局影响可以说非常巨大。关于吴起有一个成语,即杀妻求将。吴起为了取得鲁国国君的信任,获得带兵抵抗齐军的机会,不惜杀害身为齐国人的妻子。这也成为吴起一生之中最大的污点。
吴起杀妻求将
虽然有着杀妻求将的恶名,但是吴起真的是个不可多得的全能型人才,不但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在军事史上更是千古留名。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尉缭子》这也评价吴起: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而吴起著述的《吴子兵法》更是中国古代史上地位极高的兵书。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位影响了战国局势一百多年的不世出名将究竟有多大能量。
吴起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吴起出生在卫国一个富足的家庭之中,但是他胸怀大志,一心想要出将入相,于是在年少时四处奔波学习,以至于搞的倾家荡产,却未曾谋得一官半职。后来,吴起跟从孔子的门生曾参学习儒术,因为母亲去世时未回家奔丧,被曾参逐出师门。自此之后,吴起改学兵法。
吴起第一次的表演是在公元前412年,齐国率军攻打鲁国,吴起请求带兵出战,但是由于自己的妻子是齐国人而受到猜忌,为了表现自己不会偏齐,吴起居然杀了妻子。后来鲁穆公让吴起带兵抵御齐国,吴起以弱胜强,大败齐军,完成了自己军事生涯中的第一次表演。
吴子兵法
助魏称霸
后来,鲁穆公因为猜忌罢免吴起,吴起投奔魏国,被求贤若渴的魏武王重用。并且开始打造战国时代的第一支强军——魏武卒。吴起认为,兵不在多而在精,他精选魏国壮士进行严格、系统化的军事训练,给予魏武卒士兵极高的待遇,训练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重装步兵队伍。依靠这支军队,吴起战无不胜,为魏国的强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军事贡献。
魏武卒
吴起训练出的初代魏武卒究竟多强?我们只要看一眼史料就能发现。《荀子议兵篇》中关于魏武卒的记载是这样的:“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魏武卒的士兵身上有三重护甲,能够拉动十二石的弓,带箭50发,手持长戈,腰系利剑,背负强盾。带三天的口粮,半天就能行军一百里。我们可以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群人,三层重甲加上长戈,盾牌,弓箭,这样的负重依旧能够日行二百里。可以说魏武卒绝对是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军队。而这样的一支强军,就出自吴起之手,而自此之后,魏武卒成为魏国的军事制度,一直延续伊阙之战,被杀神白起彻底埋葬。
魏武卒
吴起最辉煌的战绩,莫过于阴晋之战中大败十倍于己的秦军。前389年,秦国起兵50万讨伐魏国西河郡,吴起率领五万魏武卒迎敌,轻松击败十倍于己的秦军,多次冲散秦国军镇,成功保卫西河郡。此战使春秋末年一直处于强国地位的秦国陷入了最为屈辱的时代,此后二十多年,是“诸侯卑秦”的时代,而秦国更是被魏国夺走七百里领土,二十多年未能东进一步。
强盛时期魏国版图
吴起的连年征战和李俚的变法使魏国迅速成为战国末年最为强大的国家,巅峰时期的魏国西辱强秦,东破齐国,南压楚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势的一个。从巅峰时期魏国的地图我们就能看出,此时的魏国是何等强势。
吴起的军事才能已经被历史认可,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一样杰出。吴起为魏国的强盛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因为魏国宰相公叔宰的猜忌,转而投奔楚国。并在楚国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梦想。吴起在楚国发动一系列变法,此后,楚国南击百越,北抗强魏,成为战国时期继魏国之后的第二个强国。但是吴起的变法触动了楚国贵族的利益,在支持吴起的楚悼王死后,吴起被翻盘的贵族射杀在楚悼王的尸体之上。一代名将、名相就此陨落。
吴起之死
平心而论,吴起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他不但拥有杰出的政治天赋,更有高超而全面的军事水平,无论是练兵,布阵还是领兵打仗,吴起都堪称一等一的名将。吴起作战,用兵从不超过七万,他也因此开创了新的战术——即精英部队战斗模式,这在中国军事史上有非常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