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 |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立根原在破岩中

▼ 1936年,伪满大陆科学院在一片废墟上建了起来。9年后,该机构已颇具规模,仅长春本部的占地就已经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1936年,伪满大陆科学院在一片废墟上建了起来。9年后,该机构已颇具规模,仅长春本部的占地就已经达到了28公顷。

但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实际上却是一个「以战养战」的工具——做着帮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东北资源的勾当。

那段时间,这片土地一直都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不见天日。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十多年,直到1948年,这座建筑终于等到了拨开云雾见月明的一天。

东北行政委员会接管了原来伪满大陆科学院,在其旧址的基础上,组建了「东北工业研究所」。1949年9月,这里又更名为「东北科学院研究所」

当时东北还没有从战争的阴影中恢复过来,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竭尽全力地配合东北各工厂建设、培养科学技术研究干部、引进苏联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这些努力为东北经济的恢复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后来的几年里,研究所的工作逐步迈上正轨,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1952年1月20日,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来所视察并题词:

东北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志们,很能配合实际需要,使科学研究能为工业,农业,国防等各方面的建设事业服务,成为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先锋。

1952年8月,研究所归属中国科学院,改称「中国科学院长春综合研究所」

也是在这一年年末,中国分子光谱研究的奠基人,物理化学家吴学周先生率领43名科技人员,从科研条件相对优渥的上海,来到了当时条件仍十分艰苦的长春。

这一批人才的到来,对研究所的转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54年6月,长春综合研究所的化学部分与上海北迁长春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合并,组成「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两所的合并,对其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日后的整体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随后的二十多年中,研究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特别是为我国的「两弹一星」等国防尖端任务做出了贡献。但其也曾经历过严重的动乱,承受了深重的灾难。

走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这里的工作人员处顺境而不骄,处逆境而不屈,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坚持科研工作。

经历过大风大浪后,研究所迎来了平稳的发展期。

1978年12月,其更名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直属「中国科学院」。这也就是现在我们熟悉的「长春应化所」。

七十年来,长春应化所共取得科技成果1200多项,其中包括镍系顺丁橡胶、火箭固体推进剂、稀土萃取分离、高分子热缩材料等重大科技成果450多项,创造了百余项「中国第一」

荣获国家自然、发明、科技进步奖60多项,院省(部)级成果奖400余项;申请国内和国际专利2100多项、授权1900多项;发表科技论文16000多篇。

现有职工89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研究员140人,万人计划1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3人。

如今长春应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几代应化人坚持不懈的拼搏。

部分资料来源

长春晚报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官网

脚本 配音:李佳星

拍摄 剪辑:李向南

图文:十   八

翻译:沈问秋

审核:何璐璐

监制:张若鹏 张昊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