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吨白色垃圾,是我对巴厘岛最后的印象”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网易公开课(ID:open163)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者在中国15个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者在中国15个超市销售的海盐、湖盐和井盐中均发现了塑料微粒。

2017年,中国仅快递业使用的塑料袋就高达147亿个。

2018年1月,中国科学家在南极也发现了塑料微粒,还发现南极水域塑料微粒的含量“甚至高于地球海洋中的平均水平”。

主稿科学家在南极发现微塑料 / 朝闻天下

这次的塑料污染,和网红打卡圣地“巴厘岛”挂上了勾。

最近,微博一则视频引起疯狂围观,几百万的播放量,揭开了一个令人瞠目的事实:

一场风暴过后,巴厘岛著名海岸——库塔海滩(Kuta Beach)堆满塑料垃圾,曾经美丽的海滩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风浪将海洋里的垃圾悉数留在了海滩 / 《Shocking Plastic Pollution On Kuta Beach In Bali》

原视频博主在此生活了17年,画外音里他有些难以置信:“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景象。”

在此生活17年的印尼网友,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景象 / 《Shocking Plastic Pollution On Kuta Beach In Bali》

而之前,它长这样:

Bali Island,库塔海滩,被誉为巴厘岛最美丽的海岸 / 视觉中国

数据表明,仅2010年,印度尼西亚有320万吨垃圾排入大海,每天有将近50吨垃圾被冲上海岸,超过岛屿本身负荷量的10倍

印度尼西亚2010年的垃圾排量就十分惊人 /《Bali's Beaches Are Overwhelmed With Trash》

2015年,印度尼西亚就被冠上了“全球第二大海洋污染国”的名号。

作为印度尼西亚最重要旅游胜地和经济来源之一,从名不见经传,到每年接待数以百万计游客,巴厘岛本身面临的塑料污染越来越严重。

据巴厘岛环境局统计,巴厘岛游客每天生产3800吨垃圾(也即每年1387000吨),仅仅只有6成能被填埋,剩下的都进了海洋。

而被人们称为“第八大陆”的太平洋垃圾带(面积达160万平方公里,近1/6个中国的大小,中心区域厚度可达30米),其中塑料也不过87000吨,还是常年累积的数。

每到雨季,巴厘岛那些被海水“完美”掩盖的垃圾就被卷上来,赤裸裸扔在人们眼前。

面目全非,只用一瞬。

1

白色污染

没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塑料污染绝非突然察觉,巴厘岛的严重污染,也早有人感知到。

大约十年前,英国潜水家 Richard Hornor 来此,想为他的潜水事业画上新的一笔。

巴厘岛不仅有 Manta bay 和 Manta point 两个潜水胜地,还有神奇的海洋生物——魔鬼鱼。

为了享受巴厘岛得天独厚的海洋风貌,Hornor 几乎每年都会来 Manta Point 潜水,甚至想过在巴厘岛定居。

只是2017年Hornor的下潜,迎接自己的不是蔚蓝的海水和丰富的海底生物,而是在海水中“自由飞舞”的垃圾。

塑料袋、游泳衣、破罐子……它们紧紧地堆积在海平面上,仿佛随时要缠绕住他的身体。

魔鬼鱼在努力躲避,但垃圾依然不停往它们口鼻上撞。

巴厘岛水下飘满垃圾 /《Bali's Beaches Are Overwhelmed With Trash》

对于巴厘岛的原住民而言,旅游业是他们生产生活的最主要依傍。

在巴厘岛南面的Melati村,全村从事旅游业的原住民就有1200人,几乎等于全村人口的总数。

面对每天游客随意丢弃的塑料垃圾,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跟在游客身后捡。

但微薄之力根本赶不上垃圾被制造的速度,每到涨潮,海水依然会把堆积如山的塑料垃圾卷走。

巨大的垃圾排放,不仅巴厘岛遭难,许多著名海滩同样难逃毒手。

有着“万岛之国”美名的菲律宾,曾宣布关闭引以为傲的美丽海岛——长滩岛。

2011年4月9日,菲律宾长滩岛 / 视觉中国

根据菲律宾2017年给出的数据,长滩岛在一年中接待过高达200万的游客,带来将近10亿美元收入。

大量涌入的游客平均每天制造垃圾约115吨,而长滩岛现有设施日均处理能力只有30吨。

由于长期严重的海洋污染,长滩岛清澈的海水变得污浊不堪。

因此,菲律宾不得不做出全面封岛4-6个月、重新开放后限制登岛游客数量的决定。

当地时间2018年4月25日,菲律宾长滩岛,当地堆积的垃圾如山 / 视觉中国

其实,人类对于海洋的污染远不止旅游一项活动这么简单,生活垃圾也在逐渐侵蚀着海洋系统。

在纪录片《塑料海洋》中,澳大利亚记者 Craig Leeson 为人类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在一次寻找蓝鲸的旅途中,Leeson在一片原始海洋中居然发现了人类的产物——塑料

于是,他与国际一些专家花费4年时间,从世界20多个地方调查了海洋在塑料污染下的脆弱现状。

在斯里兰卡南部的印度洋,他们发现在1600米深的海底,隐藏着很多大小不一的塑料瓶。

深海海底的塑料垃圾 / 《塑料海洋》

在北太平洋,Leeson团队又发现了覆盖在整个海面上方的塑料微粒。

因为长时间风吹雨晒,塑料被阳光、海水、盐逐渐分解,成为了肉眼难以识别的塑料微粒。

它的最大来源,是日常使用的磨砂类护肤品、牙膏等生活用品。

在悉尼东北部的豪勋爵岛,Leeson团队从一只死去的海鸟胃里发现了数量惊人的塑料碎片。

通过称重检验,这只海鸟胃中的塑料碎片重量大约是它体重的15%,这些塑料碎片无法被正常消化,也就意味着它临死前一直在负重挣扎。

负责解剖的 Lavers 博士说,“如果我们按照人类的标准计算,就相当于在你的胃里,有6到8公斤的塑料制品。想象一下你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肚子里全是塑料的鸟 / 《塑料海洋》

2

施暴者

最终会被暴力所伤

尽管《塑料海洋》最后提到了某些国家对白色污染的控制,但对于全球庞大的排放量而言,保护海洋依然任重道远。

首先是陆源污染物源源不断进入大海,据《科学》杂志报道,每年有800万吨的塑料流入大海。

信天翁以海洋食物为生,常误食塑料或以此喂养幼鸟,最终死于饥饿和脱水;当环保摄影师 Chris Jordan 呈现上面照片时,很多人都不相信这种残酷的死法,以为照片是假的 / 《害死信天翁的塑料垃圾》

联合国发表的《海洋及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蓝图》提到,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约70%,但只有1%得到了保护。

渔业、捕捞、石油开采泄露、受污染的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在这个孕育人类生命的地球上,人们毫无节制地透支着它的包容和馈赠。

当环顾洁净秩序的现代生活,总以为人类已经足够文明。

但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暴露了无数人丑陋的姿态。

梭罗笔下的世外桃源瓦尔登湖,在一批批游客的到访后变得浑浊不堪,尿液造成严重污染,影响了湖内生态。

Stager 教授表示,瓦尔登湖已经濒临毁灭。

2017年瓦尔登湖

人类在破坏和制造污染上的能量是惊人的,过去的50年,全球留下了70亿吨塑料垃圾。

印度每年生产560万吨塑料废物,消费最多城市——新德里的贫民窟附近垃圾堆积成山。

新德里垃圾堆成山,甚至有人以捡垃圾为生 / 参政消息

不仅城市会被垃圾淹没,就连世界第一珠峰珠穆朗玛峰,也沦为世界第一高垃圾山。

作为曾经的登高者朝圣的圣地,珠峰的游客逐年增加,2018年来到珠峰景区的游客达到14万人次

人们在此留下了大量的垃圾,睡袋、氧气瓶随地可见。

登山者会在山上挖洞当作厕所,在珠峰上留下了多达12吨的排泄物,而这些会造成污染和安全隐患,甚至会传播疾病。

珠峰上堆积成山的垃圾 / 视觉中国

3

醒醒吧

需要拯救的是人类自己

George Carlin 曾用戏谑脱口秀说出一个真相:地球不需要人类拯救,人类需要拯救的是自己。

“地球经历过比人类更糟糕的事,地震、火山喷发、地壳变动、太阳黑子、磁暴,被行星、陨石轰炸了成百上千年,还有宇宙射线,冰河世纪……地球会永远存在,我们人类会灭绝。”

我们以为将废料垃圾污染物排到遥远的荒地和海洋就能安然无恙,却不知扔出去的垃圾,迟早要吃回来。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科学家在深海生物中发现了塑料纤维,可见垃圾污染之深。

而这种塑料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将有害物质转移到生物体内,随着鱼类贝壳类等海鲜搬上餐桌,进入人类体内。

有数据显示,如果一个人每天吃海鲜,有可能一年吞下多达1.1万个塑料微粒。

去年10月的 UEG Week 上,研究人员发布报告称在人体粪便中检测到了9种塑料。

值得注意的是,最小的微塑料能进入人体的血液、淋巴系统、肝脏。

《塑料海洋》导演也表示,这些化学物质会进入食物链,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紊乱,儿童及胎儿发育问题都有影响。

地球正用微妙的循环,让人付出代价。

会自愈、会自我清洁的地球,拥有漫长的宇宙生命,而在愈加恶劣生存环境中毁灭的,只是渺小的人类。

当人们真正明白这是场自救时,可能才会更明白其迫切。

就像环保摄影师 Chris Jordan 说过的,“在人们看到吞食塑料死掉的信天翁惨状时,会感到愤怒、悲伤、羞耻,而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面对它。

一旦我们能感同身受,可能会有新的选择。”

污染和破坏不可逆,行动比忏悔更有价值。

珠峰清道夫们冒着雪崩、高地、极端天气的危险,冒死将珠穆朗玛峰上的垃圾搬运下来。

与他们相比,普通人从日常小事做起也值得赞扬。

拒食野生动物、拒绝过度包装、节约用水、垃圾分类……

不要以为这些小事无意义,每一件环保行为,都将在地球微妙的循环作用中,延续人类的生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