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国如何碾压日本德国?把工业转为军工是关键,多亏了他!

欢迎捧场照理说事之拍案惊奇,咱们在节目中曾经讲过,美国依赖自己超级强大的制造业,在二战中以碾压般的优势,击败了日本和德国法西斯。

timg (7).jpg

然而在二战前,美国的经济仍然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潭,虽然罗斯福新政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并没有完全走出来,工业受到了大萧条的严重影响,整个生产状态并不好,比如1939年的钢铁产量,只有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一半。

timg (8).jpg

我们并不能想当然得认为,美国的工业能够碾压德国和日本,要知道德国和日本经过多年的战争准备,整个经济已经高度军事化,在军工领域相比美国有着明显优势,那么美国如何能够把自己强大的工业潜力激发出来,就成了关系二战成败的关键,把民用工业变成军工生产的关键,是规模化生产。

timg (5).jpg

当年的美国在世界上,第一个实行流水线作业,早在1912年福特汽车就建成了,第一个生产装配流水线,最高速度达到了每天下线500辆汽车,流水线量产的关键是每一个环节的零配件,都有充足的生产供应和准备,在民用工业上这套生产模式已经走得通了,但是如何把民用工业的流水线量产,转化成军工生产呢?

timg (1).jpg

当时的美国政府和军界很多人都认为,应该强势干预整个经济生产,关闭民用工业生产,调用一切有军工生产能力的企业为军工服务,这些人的想法跟咱们普通人一样,就是只要政府下个命令,美国庞大的工业机器,就会自动转入战争状态成为军工机器,但是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军事工业顾问克努森他并不这么看,这个人物是美国现代工业领域的一位传奇人物,虽然不是军人,但是他为美国赢得二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timg (3).jpg

咱们在以后的节目中再特别给您介绍他,克努森他就反对简单粗暴的,去关闭民用生产,他觉得这样会适得其反,他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一旦关闭民用生产,直接就会导致各行各业的熟练工人的流失,等到军工制造把自己所需要的人才,都确定下来之后,这些工人再召集回来谈何容易,这一去一回显然会降低,军工生产组织的效率。

timg (2).jpg

克努森提出来要想保证工业生产,迅速转向军工生产,最关键的是要稳住民用工业的同时,扩大工业母机的数量和规模,这里的母机它可不是下蛋的那个母鸡,而是工业生产所必须的工业机床,包括车床铣床刨床,跟叫停民用工业生产相反,克努森认为首先应该用政府采购的方式,扩大汽车工业的订单,让资本家们为了满足订单的生产,扩大机床的生产规模,让汽车制造厂扩大自己的汽车生产线,任何行政命令的效率,它都赶不上利益的驱使,这样一来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扩大工业生产线中机床的数量,等到规模达到一定之后,再叫停民用生产,让这些现成的生产线转为军用。

timg (4).jpg

事实证明克努森的这个方案,是非常正确非常英明的,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美国的工业母机的数量,比1939年翻了一倍,这就为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工业所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奠定了物质基础,不过虽然有了物质基础,军工生产并不是把车床摆在那里就可以的,武器装备的生产跟民用工业的生产差别巨大,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把工业实力转化成军工生产呢,咱们下一期节目接着跟您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