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老百姓为啥喜欢超前消费?这要从活在100年前的一个人说起

在经济上,美国多年来一直奉行的是凯恩斯主义,这套学说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创立,大体意思是通过增加政府开支和财政赤字的方式来刺激需求发展经济。

null

当时经济学界一个主要的例子是,货币好比浴缸里的水,人们通过不断的生产和消费这一进一出,保持浴缸里的水位,经济平衡稳定发展。但凯恩斯主义指出,一旦企业主赚了钱或者工人更倾向于攒钱,浴缸里的“货币水位”不足,就会出现上世纪二十年代大萧条那样的危机。

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就必须挺身而出,自己扮演花钱的角色来刺激需求,从而使浴缸里的水位再次上升。而政府的钱从哪来呢?就是通过财政赤字和举债的方式来花掉未来的钱。

null

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支撑下,美国国家债务已经累计到22亿美元的天文数字,成为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一颗大雷,很多投行都认为,这个雷爆掉不但美国经济会遭受重创,而且会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政府增加开支的目标在于刺激经济、提升就业率,最终让更多人有钱消费,实现经济繁荣。所以,美国老百姓在政府的引导下,多年来也形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甚至大多数家庭都会通过借贷进行超前消费。

美联储发布的2018年美国家庭经济状况的最新报告显示,超过40%的美国人拿不出400美元的现金,如果有急用,只能借钱或者卖东西变现。

这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忧心忡忡,因为解决这个问题,美联储就要通过抛售美债、缩表加息的方式把总体负债水平降下来,就像去年美联储四次加息的节奏。

null

但这么一来,美国政府和家庭负债所产生的利息就变高了,甚至直接崩盘。所以,现在美联储不得不放慢加息的脚步,而这又造成总体负债水平进一步上升,到了一定的临界点,依靠凯恩斯主义增加政府支出和赤字水平来刺激经济的效果就达不到了。

对美国普通美国民众来说,本来手里就没多少余钱,而中美间贸易摩擦又导致美国大幅减少中国商品的进口,薏菲在去年的节目里曾经介绍过,零售巨头沃尔玛已经向美国政府发出警告,如果继续对中国产品加征高关税,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就不容易买到,超市里的食品和饮品就都要涨价。

null

当然,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人也别光看美国人的热闹。我们国家近几十年来一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基本可以看做是凯恩斯主义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而由于多年来房价持续走高,有条件的中国家庭基本都贷款买房了,导致中国家庭部门的总体杠杆率也就是负债水平已经和美国差不多了。

近两年楼市泡沫、天量地方债和增发货币边际效应衰减等困扰中国经济的难题,其根源正是来自于上面所描述的情况。

您对美国有近半家庭拿不出400美元有哪些看法?欢迎在节目下方留言,与薏菲共同讨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