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色展览
“大黄蜂”号的第二甲板除了前述的各个专题展览外,还不少其他看点,下面我们接着游览。
从埃塞克斯级航母专题展区出来,就可以到达位于第二甲板后部的鱼雷整备车间及鱼雷储存库。在这里陈列着数枚鱼雷实物,上图靠外侧采用浅灰色涂装的是Mk 13型航空鱼雷,也是二战时期美军舰载机的主战鱼雷。内侧采用绿色涂装的鱼雷型号不明。下图则是一枚冷战时期使用的反潜鱼雷。
通过鱼雷整备车间开启的升降机可以观察到甲板下方的鱼雷储存架。
“大黄蜂”号的会议室兼阅览室,这里是舰员们休息娱乐的场所,书架上存放着不少图书资料,可供游客阅读,不过记得放回原处哦。
会议室座椅正前方的讲台,供会议出席者发表讲话。在讲台后方是一座神台,放置有十字架和其他宗教用品,由此可见某些宗教活动也在会议室进行。
军官餐厅也位于舰体后部,内部空间比较宽敞,在餐厅一侧摆设着餐桌和椅子,近处可见放置食物和餐具的长桌,注意通往上层甲板和下层甲板的楼梯。
俗话说“战争让女人走开”,显然“大黄蜂”号博物馆的主办方并不认同这种观点,特别设立了“军队中的女性”专题展,以纪念从20世纪初叶直到今日美国军队中女性成员的杰出表现和特殊功绩,这里展示了不同时期美国女军人的各类服装,并以图文形式介绍女军人的光辉事迹。
在二战时期,大型航空母舰不仅是舰队中攻击力最强的作战舰艇,也是各项保障设施最齐全的舰艇,尤其在医疗设施上要比其他舰艇更为完善。“大黄蜂”号上设有手术室和病房,用于救治伤病员,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手术室里的设备比较齐备,有足够大的操作空间。病房的床铺也明显比水兵吊床舒服得多,还配有供卧床伤病员吃饭用的小餐桌,条件相当不错。
第二甲板的最后一个专题展览可以说是整个游览过程的重头戏,这就是历代“大黄蜂”号舰史展,全面展示了“大黄蜂”号在美国海军中的传承历史。当然,早期风帆战舰时代的“大黄蜂”号只有少量模型和图片介绍,重点还是二战时期的两艘航母,相关的展品、照片和文字介绍一应俱全。
在“大黄蜂”号专题展区内有一面特别的铭牌墙,由八排用金属链吊挂连接起来的铭牌构成,每块铭牌上正反面都有一个人名,是曾在两代“大黄蜂”号航母上服役,并向本博物馆捐款的老兵。铭牌上除了老兵的姓名外,还有服役时间。
在另一块展板上汇集了“大黄蜂”号曾经搭载的各个海军和陆战队飞行中队的队徽,想必是很多军迷的最爱。
在展区一侧舱壁上的大型战争绘画,似乎描绘了某次两栖登陆作战的场面,值得注意的是绘画下方用红字书写的标语,翻译过来就是大家熟悉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展区内的枪架,整齐陈列着M1加兰德步枪的复制品,枪架上方的红色警示牌注明:“禁止触碰枪械”。无论平时和战时,军舰上的枪械管理都十分严格,只有舰长有权宣布向舰员们配发武器,而在平时除非值勤站岗,任何人都被严禁携带枪械。
重返机库甲板
看完“大黄蜂”号舰史展后,第二甲板的游览即告结束。在参观的最后阶段,我们可以重返机库甲板,完整地观看机库内的展品。
这架模样古怪呆萌的直升机是HUP-1,是美国海军早期使用的双轴双桨运输直升机,1949年服役,曾参加朝鲜战争,可以视为CH-46/47直升机的前身。
这块大型展板展示了二代“大黄蜂”号航母搭载的所有飞机型号,从最早期的F2F双翼战斗机到冷战时期装备的各型舰载直升机,堪称是一部美国早期舰载机发展史,不过其中有个特例,就是展板左下角的B-25“米切尔”轰炸机,该机并非舰载机,但因为1942年4月的特殊作战行动而成为“大黄蜂”号舰载机家族的特殊一员。
TA-4J“天鹰”教练机,是A-4攻击机的教练型。A-4是战后初期美军航母的主力舰载机,曾装备多国海空军部队,在越南战争和马岛战争中表现十分活跃。注意该机前轮支架结构,说明还在使用拖索弹射方式起飞。
SH-2“海妖”舰载直升机,是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海军的主力舰载反潜直升机,也是早期LAMPS版本反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被性能更好的SH-60“海鹰”系列直升机所取代。
UH-34D“海马”通用直升机,服役于20世纪50~70年代,是战后早期通用直升机的典型代表,其英国特许生产型就是“威塞克斯”。UH-34头部硕大,驾驶舱在货舱上方,离地面很高,这是使用体积较大的活塞发动机的缘故。
主翼折叠的TBM-3“复仇者”鱼雷轰炸机,是二战中后期美国海军主力鱼雷机,并在战后服役到20世纪60年代。
这是整个博物馆内最令人震撼的一块展板了,上面记载了“大黄蜂”号在太平洋战争中参加的全部作战行动和取得的战绩。展板两侧是该舰参加的作战行动及其日期,中间则是该舰击毁的日军舰船和飞机的战果标志。根据展板显示,“大黄蜂”号从1944年3月29日到1945年6月8日,参加大小作战25次,击沉日军舰船55艘,其中包括战列舰1艘、航母1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9艘、运输船42艘,总计1269710吨,击毁日军飞机1410架,其中空战击落668架,地面击毁742架。在展板左下角还特别注明了“大黄蜂”号在攻击“大和”号战列舰时取得的战绩,共命中4枚鱼雷和3枚炸弹。
这块展板虽然不如战绩展板那么显眼,但信息量更大。在一幅太平洋战场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注明了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海军的所有作战行动,包括交战地点、作战情况、战绩和损失情况等等,几乎是一部浓缩版的太平洋战史。
停放在机库前部的S-2E“追踪者”反潜巡逻机,该机是“大黄蜂”号在反潜航母状态下最重要的反潜利器。
走完机库甲板,整个游览行程也就接近尾声,但临别之际一定不能错过设在出口处的纪念品商店,和很多博物馆不同,“大黄蜂”号的部分纪念品是专门设计的,或者与二战时的美国海军有很大关系,还是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结语
参观完毕,笔者颇有感触。首先要说明的是,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所展示的内容仅仅是“大黄蜂”号全部展览内容的冰山一角,诸如埃塞克斯级航母、美国护航航母、“大黄蜂”号舰史等一系列专题都足以单独写上一大篇,全部内容更要多上很多倍,相信各位读者通过本文粗浅的介绍已经可以看出博物馆组织者的细致用心。
在美国的各类军事博物馆中,“大黄蜂”号并非特例,除了极具价值的实物展品外,美国的军事博物馆更多依靠多样化的展览手段和海量的史料向参观者尽可能地展示历史史实。军事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普及国防知识,弘扬爱国尚武精神,推进国防教育,以笔者愚见,要实现如此目的的途径应该是客观、详实、生动的史料加上精心策划的全方位展示手段。“大黄蜂”号的各种专题展览所提供的丰富资料相信不仅能让军迷大呼过瘾,也能吸引普通的参观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博物馆内常常出现各种名单、名录、列表等,比如“富兰克林”号纪念牌上的牺牲者名录等,体现出一种令人钦佩的细致,而这样的形式在国内博物馆并不多见。博物馆并不仅仅是为了收取门票赚钱的场所,尽可能还原历史瞬间,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参观者潜移默化的精神启迪,由此带来的巨大价值是不能通过简单计算得出的。
本文主角“大黄蜂”号航母无疑是一座承载了历史荣光和现实责任的丰碑,它不仅见证了太平洋战争的血雨腥风,更是公众了解美国海航及海军百年荣辱沉浮的窗口。沧桑历史的传承就寄托在这座博物馆的每一件展品和每一处角落中,如果想亲自寻觅昔日大洋上钢铁巨兽的脚步,不妨也来拜访一番吧。(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