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百家姓里的名流

策划 余玮 当这一期《中华儿女》问世,恰是正月初一。春天来了,我们这期人物专题聚焦姓氏文化中的名流。

策划 余玮

当这一期《中华儿女》问世,恰是正月初一。春天来了,我们这期人物专题聚焦姓氏文化中的名流。

“您贵姓?”陌生人见面时,常这样问询对方。中国人的姓氏就像分家族、别血统的标签。在中国,那些保持着“正统”的姓氏,不但可以告诉你乡关何处、祖先何人,而且还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姓氏地理。

其实,我们口里习惯说的“姓氏”中的姓与氏原本并不是一回事。姓起源于女系,氏起源于男系。“姓表血统,氏表职官、表居地、表职业”,“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但如今姓氏只用于表明家族。现在的姓氏制度,确立于秦汉之际。姓氏分开的情况一直延续到先秦时代,战国后才开始合一,至西汉时完全融为一体,统称为姓。据考证,中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达11969个,其中单姓5327个,复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战乱、政府的强制性措施等种种原因,人们远离故土,迁徙他乡,姓氏文化也随之传播到华夏各地。一部中华姓氏史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演进的历史,是中华文化史、社会史、制度史、民族史等的综合产物。专家在中国人姓氏群体学的研究中,发现了当代的姓氏分布与遗传基因的分布基本是一致的,反映了中国人姓氏传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的姓氏可以像中华民族的姓氏那样帮助人们从现代一直上溯到混沌初开、乾坤始奠的远古社会,甚至可以将形形色色、纷繁错杂的姓氏最后寻根追祖一直上溯到整个民族的伟大始祖那里。这正是:敬发千枝归一本,朝宗万水实同源。  

凡海水所到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全世界的华人不论身居何地,都是中华儿女,同属中华民族。“我们是相同的血缘共有一个家,黄皮肤的旗帜上写着中华。”书同文,语同音,习同俗,行同伦,共同的文化传统、历史记忆、风俗习惯以及姓氏符号等,把海外华人组成一个文化共同体。每逢清明、中秋或春节等,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回到中国故土寻根祭祖归宗,正是中国文化强大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姓氏是全世界华人寻根问祖的钥匙,更是文化传承的基因。古董有形,传承无质,家文化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适逢春节,我们推出专题“百家姓里的名流”,旨在挖掘中华姓氏文化及其乡贤名家和背后的家风、家训、家规、家教、乡愁,传递的是一个个家庭或家族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

寻根问祖,寻找先人。认清自己,从姓开始。期待这期“百家姓里的名流”,让你读懂中华姓氏,读懂名流的成功之道,读懂根文化与看不见的传承!

编辑|安吉

   中华儿女

家国天下,民族脊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