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安全完成考察任务,今天上午乘“雪龙”号返回上海。这次南极科考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多个“首次”突破,为我国极地(南北极)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公众认知水平与极地事业发展成就不相称
南极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科学价值、丰富的资源禀赋、特殊的主权冻结状态等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国际南极探险与考察活动自18世纪起,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虽然南极条约体系暂时冻结了南极地区的主权归属及资源开发等问题,但该条约体系的有效期是有限的。有鉴于此,多年来,世界各国都不断加大南极考察力度,大力建设南极考察基地,提高南极考察能力,增强南极治理国际话语权。中国是南极条约体系协商国之一,也是南极条约体系的坚定维护者。
中国极地事业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但酝酿与准备工作却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自1984年中国政府首次派遣考察队赴南极考察并建立考察站以来,党领导中国极地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一系列宝贵历史经验,在此过程中诞生的“极地精神”更是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财富。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于去年11月2日从上海出发,先后4次穿越西风带,总航程30800余海里,其中冰区航行2102海里,历时131天。期间,曾遭遇船撞冰山的困境,但最终克服种种困难,完成各项预定任务。
然而,学术界对中国极地事业发展历程与成就的研究、阐释、宣传等都还比较薄弱,社会公众对中国极地事业的发展更是缺乏了解,公益组织极地科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普场馆及平台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比如,我国极地科普场馆的公众参与程度、定期的极地科普展览、中小学及大学的极地科普课程、极地科普网络资源的数量、极地科普网络资源的影响力与利用率等,都不尽如人意。根据一项已有研究,对各有关国家的南极官方网站影响力进行综合排名,中国在有网站流量数据的24国中位于较后面的位置;从对百万人中访问该网站的人数进行网站访问频次的统计来看,中国排名最后。中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国家南极官方网站的流量数据和访问频次,居然排在阿根廷、挪威、智利、乌拉圭、厄瓜多尔等这些人口要比我们少得多的国家之后,尽管这里面有很多因素,但不得不承认,这种状况与中国极地事业的巨大成就和发展需要是极不相称的。笔者曾在有155人上课的本科生公共课上组织了一次关于大学生极地科学知识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即便是在重点大学,即便是高知群体,对极地知识的掌握也不容乐观。除对中学地理课程中关于南北极的初步介绍有较深刻的印象之外,大学生对极地科学知识以及人类认识、保护、利用极地的发展历程,了解非常有限。
在“硬科普”“硬实力”“硬任务”“硬需求”上下功夫
在建设“海洋强国”已成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极地科普教育,增强公众极地科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要加强极地科学知识的科普力度,增强公众对极地的科学认知水平,在极地科学知识“硬科普”上下足功夫。极地(南极、北极)是地球之冷源,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变迁产生十分关键的影响。极地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开展相关科学考察与研究,对于人类深入了解地球的发展演变及其外层空间,积极应对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另外,极地各类资源丰富,利用潜力巨大,和平利用极地为人类服务,同样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极地科学知识是极地科普的“硬核”,要提升公众的极地科学水平和极地认知水平,就必须在极地“硬科普”上下功夫,在极地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上下功夫,进而让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深入人心,从而为我国极地事业发展营造厚实的社会氛围。
二是要加强中国极地科考成就的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对中国极地科考成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展示中国极地科考“硬实力”上下功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南极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强。特别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在极地科考成就、极地科考能力建设、参与国际极地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而且形成了极为宝贵的“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极地精神。这些既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鲜活素材,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案例和有效途径,典型体现了科学研究与思想教育的完美结合。可以说,一部中国极地事业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不断攀登极地科学高峰的历史。同时,大力宣传中国极地科考发展历程与成就,还有利于廓清中国政府的极地事业主张,澄清国际上对于中国政府极地事务的某些误解,展示中国政府一直以来为维护极地和平、发展与稳定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三是要加强极地科普能力建设,加大对极地科普的投入力度,拓展极地科普渠道,提升极地科普水平与效率,在开展极地科普“硬任务”上下功夫。从科普场所来看,我国现有专门的极地科普场馆不足10家,涉及到极地内容的综合性海洋科普场馆也仅有10余家,这对于有十多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实在是太少了。并且,从已有调查来看,有的场馆超负荷运行,有的场馆却利用率不高,还有的场馆因商业化运营收费较高而限制了公众参与。因此,加大极地科普场馆建设与投入,降低入馆门槛,应当纳入相关部门的常规工作内容。此外,极地因其特有的神秘性、趣味性,非常容易与互联网结合,“新媒体+极地科普”应当成为未来极地科普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当前,已有不少这方面的尝试。着眼未来,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把“新媒体+极地科普”优质平台、优质活动、优质内容展示好、运营好、维护好,要持续建设,打造出品牌,而不能一次性投入、一次性重视、一次性使用,一阵风过后无人问津,成了“网络烂尾工程”。
四是要加强极地科普分众化需求供给,注重极地科普与文化创意产品的有机结合,打造极地科普优质文化创意产品,在对接公众对优质科普文化产品的“硬需求”上下功夫。科普是分不同层面的,对于公众而言,极地是陌生的,要普及极地科学知识,增强公众的极地意识,首先就要激发大家的兴趣,让大家有兴趣、有积极性去参与、去了解。比如,前不久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就极大地引起了人们对地球环保的重视。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做关于地球环保的科普,效果就比较好,公众层面的需求就会进一步释放。就极地科普而言,也有非常成功的例子。比如,2005年初,法国生态纪录片电影《帝企鹅日记》的上映就曾引起热议,引发人们对南极生物特别是企鹅的强烈关注,很多人就是因为看了这部电影而成为南极企鹅迷的。这部纪录片为什么会火起来呢?为什么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呢?最关键的就是,它做到了将环保主题、公众需求、市场拓展的有机统一。这启示我们,极地科普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极地有鲜活、吸引人、感动人的科普素材和内容,关键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呈现给公众,这是对中国极地科普的考验。我们期待,在极地科普领域,中国也能够尽快诞生像《流浪地球》一样有影响力的“极地大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深入总结、研究、诠释、宣传中国极地事业的发展历程、伟大成就、历史经验及其现实启示,总结历史,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推升我国公众极地科学水平,为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和中国极地事业的深入发展,提供思想资源、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