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城。
每个人都像个拾荒者一样,捡来砖砖瓦瓦,亲手构筑属于自己的城。这承载着记忆的城,在光阴的雾霾里若隐若现,让人着迷。
——《城市记忆》
三亚发展日新月异,说到那曾经以山沟处生长众多野荔枝而得名的荔枝沟,小编真的是又爱又恨
高中就读于农垦学校的小编,提到荔枝沟脑海中就自动带入满眼黄土、漫天飞尘的场景,还记得那三年每到周末与众多同学等在校门口,带着期盼的眼神看着三路车由远至近,一路颠簸,经过之处掀起漫天飞尘,在推推搡搡中挤上车,偶尔还挤不上去只能继续等的场景......不堪回首!!
然而,俗话说:30年河东,30年河西。2013年,三亚市规划局对荔枝沟片区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将荔枝沟片区的城市门户地区总体定位以文化教育、商贸物流为特色。
从2013年规划的出炉到2018年的蝶变,6年时间,荔枝沟从城市发展的留白区成为配套醇熟的城市新门户。我们能在日常感受到荔枝沟这些年有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却无法说清是什么样具体的改变造就了如今的荔枝沟片区。如滴水穿石,是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甚至每一小时的变化造就了今日的荔枝沟。
从2013年规划至今,6年,许多人匆忙度过平凡日夜,时光催人不曾停下思考。6年,一座老城的华丽转身,也正在平凡的时光中悄然上演。这座熟悉的城市,TA的6年变化你可曾看见,这个朝夕相伴的老城,你可曾读懂过TA与时俱进的步履?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部史书,用一段段历史述说着过去的故事。你在荔枝沟生活了多少年?你眼中的荔枝沟这些年有什么变化?
听着这些带着纯正“海普”的大叔们描绘着他们印象中的荔枝沟,小编深有感触 ,任何一座城市都是从历史中走来又在不断迈向未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力的显著增强,整个片区的布局早已改头换面,学院路的马路又宽又平;3路、7路车换成了大公交,空调冷风徐徐;茅草屋变成了高楼大厦,三亚乐天城市场取代了“脏乱差”市场,曾经的空地随着琼州学院、体育中心、千古情景区的落成日渐繁华,承载着新一辈年轻人的盛夏晚风。
琼州学院校友:
琼州学院第一届学生,那时候就一条坑坑洼洼的黄土路,出去一趟还要等那人挤人的3路车,着急的就做三轮车一路吃灰尘出去,到了荔枝沟市场下车一身尘土再踩在满是泥泞的地上,得,和野人没啥区别了~不过后来慢慢发展起来了,黄土路变成宽阔的大马路,在车上也不用避着路上成群的牛了。
小辉辉:
以前女朋友在农垦学校读高中,每周日下午陪她去学校的时候就是见证真心的时候了......
本沟沟民: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记得荔枝沟市场那条路?
三亚学院校友:
还记得那年吃过的荔枝沟美食,串串、温泉鹅、大盘鸡
菜市场阿姨:
这些年荔枝沟车多了、楼高了、路平了,就连菜市场环境也变好了,感觉就像在做梦一样,不敢想象!
新荔枝沟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实不是我们在这里变得富贵贫穷了,而是我们在这里,住的越来越安稳,业余生活越来越多了。
90后美少女:
如今的荔枝沟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外人眼中的“住着平房,烧着煤球,脚踩黄土,吸着灰尘”的山沟沟了。
城市记忆,是记忆中的城市的意思吗?不!重要的其实不是城市,而是记忆,关于城市所带来的记忆。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在城市繁华变迁中,我们得到了生活的便利,眼界的拓宽,但也失去很多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
我曾整夜不归和小伙伴在邻居家看还珠格格,曾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穿越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也曾在放学路上闻到各家各户的清甜饭香。
属于我们记忆中的烟火气越来越少,但荔枝沟的华丽蜕变,TA蓬勃发展的朝气给予我们一种向上的力量。
生活中的美好越来越多,希望记忆中的美好也能更恒久。你在荔枝沟生活多久?你记忆中的荔枝沟又是什么样子的?
来源于:凤凰网房产海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