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时期象牙古秤,来看看他的收藏价值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祖就运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木杆秤。尔后,一种学名叫戥子,专门用来称量金、银以及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随之出现。戥子沿用的是“1斤等于16两”的非十进位制单位,这与大家平时常见的秤有所不同。由于对这种古代能工巧匠发明的衡器情有独钟。方便商人在外经商携带。戥子的造型之所以小巧玲珑,一来是衡量金银等小物件之便,二来是为了方便商贾在外经商时易于携带。旧时,不少非富则贵的商人行走“江湖”时,往往随身带着一把轻便的戥子,逢衡金量银、买卖名贵中药或染料时就能即时派上用场。

牙齿和獠牙本来是同样的物质。牙齿是特别的、用来咀嚼的结构。獠牙是伸长的,伸出嘴唇的牙齿,它们从牙齿演化出来,一般作为防御武器。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牙齿由牙根和牙冠组成。

晚晴时期的象牙称目前世界上十分罕见,价值不菲。

null

衡器是怎样产生的?衡器的制作主要在权上,以权衡之。《尚书·舜典》有“同律度量衡之语。”《孔传》载:“律者,候气之管,度量衡三者法制皆起于律。”这就是说权衡之制也是起于黄钟之律。“权者,铢、两、斤、钧、石,所以称物以知轻重也。

藏品名称:象牙古秤

藏品特点:小而精,精而美。秤杆为象牙,秤盘,秤砣为精铜。

据悉,这杆小秤藏身于一个小木盒里,盒子外观不雕刻花纹,没上油漆,盒内有放杆秤的长形沟槽和放置秤盘和秤砣的圆形凹穴,尺寸配合,严丝合缝。抚摸这杆微型象牙杆秤时,手感光滑如玉,在纤细的戥子杆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间隔有序的“星眼”。经测量,这杆微型象牙杆秤仅25厘米,最粗处也只有3毫米,杆秤和秤盘仅5.3克,秤砣及秤盘,均为黄铜所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