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rdan Supreme Elevation PF
实战评测来了!
(下文简称Jordan Supreme)
很多朋友都在后台询问这双鞋实战表现如何,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的两块超大马蹄形ZOOM。目前我们已经穿着它走路/实战共计十几个小时,接下来就好好聊聊,这双鞋到底怎么样?
最满意的地方:
两块超大的气垫非常软弹,脚底反馈很澎湃。
相比于AJ32、威少2还有AJ33的气垫来说,Jordan Supreme气垫的气压要稍微低一点。带来直观的体验是:能够轻松踩出澎湃的脚感,但无法带来劲爆类似跑车的“推背感”。
这也是一种取舍,更低的气压,缩短了适应的时间,在刚上脚的瞬间,你就能体验到ZOOM的快乐~
最不满意的地方:
同样也是这两块超大的ZOOM这里,甚至让我们可以直接告诉大家「这双鞋是不能买来打球的」!
为什么这样说?首先我们之前一直聊的防侧翻三要素「第一大要素重心不能高,第二大要素有防侧翻设计,第三大要素中底不能软」,我真的不明白Nike的设计师为什么能够做出这样一个非常愚蠢的设计,把气垫从内侧移到了最外侧,直接让这一片气压并不算太足的面积裸露在外面。
这一点非常的无语,在正常走路的情况下,脚下这种不平整与不稳定都是肉眼可见的这种感觉。这一块气垫当你在做横向的移动以及变向急停的时候,你会发现很轻松的就把气垫这块区域给踩软。原来看《天下无贼》里面黎叔说过一句话「不怕手抓空,就怕脚踩空」,你踩到这个气垫区域,当发力点在这个区域向外移的时候,就有一种脚踩空了感觉,我觉得这是一项非常重大的设计缺陷。
所以我觉得这双鞋在这个点来说非常的差劲,基本上是不能容忍的一个状态。毫无疑问如此之大的气垫感受是非常棒的,它的脚感非常软弹,你的缓震感受也比较的强烈,但是由于它的气压偏低,你会觉得很轻松的就能够把它的气垫给踩到底,它在踩到底的过程当中它消耗不了多少你需要缓冲的能量,可能到底后踩到的是它的中底材料和地面,这也是它缓震方面的一个表现,总体上来讲缓震表现还是不错,无论是前掌还是后掌都是水准以上,单从缓震来讲是没有问题的。
在包裹方面来讲,
这双鞋的鞋面材料和AJ32比较相似,但是Jordan Supreme更轻质一点,可能AJ32上的工艺更复杂、鞋面更厚。但它整体包裹的感觉和AJ32基本无异。
当然这里还有两个问题,一是这两个魔术贴都是具有弹性的,他们可以真真正正实现拉拢以及靠弹性的形变来控制脚面,这一点我觉得不错,另外脚踝这里的魔术贴可以像护踝一样有一个大力度大范围的状态来捆住你的脚来护住你的脚踝,我觉得这一个设计还是不错的。
当然也有可能他们早就已经意识到,可能会有一些不稳定,所以采取一些附加的手段,就whatever对不对?你已经出现一个问题,你用另外一个问题解决它,我觉得这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你即使补救了也不一定能够解决它,我还真的是很少见到把ZOOM以这样的外漏形式,而且是在外侧以如此大范围的裸露出来,这样的鞋款基本是很少见的。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风险非常大的一件事情,尤其是横向移动的时候,你的脚一定会有一边会率先着地,率先与地面接触的地方就是气垫。
如果未来你哪天跟我说,吉米巴特勒穿上这双鞋,他要是崴脚了、摔跤了,我是绝对不会觉得奇怪的!
我觉得这是一个命门般的存在,但真的弄不太懂他们怎么会做出这样愚蠢的设计...
关于它的抓地,就我们的体验来讲还是不错的,它的针对性更强,包括前面和分区域都能给你不错的抓地体验。还有一个额外的点,这双鞋有两个大的ZOOM气垫放在脚下,当你穿进去后你会发觉整个脚底有比较明显的断层感,明显能感受到哪里有气垫,哪里没有气垫。
另一个点在抗扭转方面,我们的看法是它的这个着力点非常重要,但我们可以看一下它的前掌和后掌中间形成了一个力的聚合,它的中心点的位置什么都没有,很多前后掌分开的鞋款里面,他们的这个区域都是把面积做得更大,
用大面积的TPU或碳板,所以这样一个设计 我觉得是非常有问题的,会在你需要抗扭转对的时候,把所有的力全部集中到了你最薄弱的一个环节那就是你的足弓...
原价1199的鞋子,现在的市场价格在800多的状态,这双鞋目前还是很低调,如果你想单纯体验ZOOM的感觉,那我觉得可以试一试,如果你想拿来打高强度搞对抗的实战,那我是完全不推荐的。
最后总结一些,过往的球鞋通常会在大脚趾的区域布置缓震,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这双鞋要这样放置气垫,朝外移但是没有封死,会让外层发生巨大的挤压与形变。这种设计对于我们团队来说,都认为这是一个完全不可以接受的设计失误。
它的问题特别的明显,无论是这样气垫设计的问题,还是抗扭设计的问题,我们看来都是非常的有违于常理的篮球鞋设计,我觉得这不叫创新,这叫基本功都不牢固!
所以这款鞋,我是不太推荐大家购买的!
这双鞋就是垃圾,把它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