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主序星,通过原子核的核聚变产生能量,把氢原子聚变成氦原子。在它的核心,太阳发生以每秒钟6.2亿吨氢的核聚变。
我们是怎么知道太阳内部仍在进行核聚变的?
核聚变,又称核融合、融合反应或聚变反应,是指将两个较轻的核结合而形成一个较重的核和一个极轻的核(或粒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在此过程中,物质没有守恒,因为有一部分正在聚变的原子核的物质被转化为光子(能量)。核聚变是给活跃的或“主序的”恒星提供能量的过程。
核聚变的过程非常缓慢,当光子到达传导区时,太阳最终会释放出一吨又一吨的能量。我听说就是由于光子零星缓慢地分散,导致这些能量大概需要100万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达地球。如果太阳的能量需要100万年才能到达地球,那么太阳停止工作一小时甚至一天又有什么关系呢?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得出结论,无论太阳现在产生的能量是多少,都要等100万年后才能被观测到。
这张图显示太阳质量主序星的剖面结构。NASA的图像
我们知道太阳现在仍在进行核聚变是因为它还没爆炸,对吗?太阳还在进行核聚变而不是在一百万年前就停止了,除了太阳还没有爆炸还有其他的原因可以解释吗?如果仅仅因为我们现在能“看见”它(太阳,光子),并不足以证明太阳仍在进行核聚变,除非我们“看见”的确实是一百万年前的它,是吧?
它会爆炸的确凿证据是如果核聚变在一百万年前就停止了,这就可以证明太阳在此时此刻仍在持续进行核聚变,而不是在一百万年前,对吗?我希望关于这个过程我的理解是正确的,但这也正是我为什么我现在要问这个问题,所以请帮助我一下吧。
图说明:太阳上出现的C-3级耀斑(在左上角的白色区域),一个太阳海啸(右上,波状的结构)和多个丝状的磁力线从恒星表面离开。
的确,在太阳内部由核聚变反应产生的光子需要花很长的时间逃逸来到地球。一百万年已经是我所见过的最高的估算值了,但是这确实是要花费数千年的。为什么要花费这么长时间呢?原因很简单。太阳中心的大气密度非常大且不透明(如果你在那里的话,你就根本看不到你脸上的鼻子了!)。
因此,太阳内部的光子在被周围的等离子体以随机选择的方向上吸收、折射、散射之前,只能传播一小段距离。这意味着,光子如果能很幸运地逃逸到离太阳足够远距离的地方,并且在太空中多游走8分钟到达地球,那在这之前它将会在千年间在周围随机地进行反射。(实际我们所看见的太阳的光子和核心产生的光子并不一样;在核心由核聚变产生的光主要是X射线和γ射线,但在核聚变的过程中,它会被更冷的物质吸收和反射很多次,所以大多数由太阳表面发射出的,其实是普通的可见光)
太阳内部辐射带与对流带的对比图
尽管在产生光子后到达地球会有很长一段延迟,但我们可以确信现今太阳内部仍在进行核聚变。对此我们的主要证据来自太阳内部核反应中产生的中微子、元粒子,这些已被地球上的探测器观测到。
与光子不同的是,中微子能不受任何影响地穿过太阳(事实上,它们穿过任何东西基本都不受影响)。正因为如此,它们产生后要到达地球的话,大概要八分钟以后了。其中延迟只是由于日地之间所需要的传播时间。因此,从太阳方向观测到的中微子表明,直到今天,太阳仍在进行核聚变反应。
如果太阳核心的核聚变反应由于某些原因突然“熄灭”,那么我们会通过很多方法知道!事实上我们停止接受来自太阳的中微子是最不可能的。之所以太阳自身这样大的重量没有坍缩,并能保持稳定唯一的原因是,在其内部的核反应不断地提供支撑它所需的热量和压力。
图说明:太阳的有效温度或黑体温度(5777K)是一个相同大小的黑体,在产生完全辐射的功率时所对应的温度。
如果没有核反应,太阳就会开始坍缩。然而,事实上在我们注意到太阳坍缩之前,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坍缩不会以“自由落体”的方式进行,因为仍有大量的潜热遗留在太阳内,这些潜热的压力可以支撑它一会儿,直到冷却。所以其实坍缩会缓慢地进行。
然而,即使在一小时甚至一天内,我的猜想仍有些明显的变化。由于太阳核心将所有的混乱推到它的上层,所以我们可能会在太阳表面看到一些奇怪的脉动(十分粗略地说,当太阳的内部结构遭受晃动时,它将经历“地震”)。
因此,当太阳的核聚变停止时未必能造成任何类型的爆炸,或者在一小时时间尺度上发生重大坍缩,但我认为你们的假设是正确的,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法看见它,不用等光子从核心传播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后。
图说明:这张影像是使用日出卫星的光学望远镜在2007年1月12日拍摄的,显示出因为磁场极性的不同自然的等离子体连接成纤维的区域。
太阳的每一层有多热?
太阳核心:大约1500万度
辐射层:整个区域的温度约在200万到700万度之间变化。
对流层:整个区域的温度在200万到5800度之间变化.
光球层:大约5800度,太阳黑子大约3800度,这就是为什么它们这么暗。
(虽然太阳黑子的温度仍然大约有3000-4500度,但是与周围5800度的物质对比之下,使它们清楚的显视为黑点,因为黑体(光球非常近似于黑体)的热强度(I)与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如果将黑子与周围的光球隔离开来,黑子会比一个电弧更为明亮。)
色球层:从内部边缘到外部边缘是4300到8300度。
日冕:大约200万度
日全食,于短暂的全食阶段可以用肉眼看见太阳的日冕。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