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很好》考拉小巫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因英语畅销书被读者熟知的考拉小巫,回归自身专业领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你学会如何应对内心的焦虑。这本心理自助书写给每一个感到焦虑、不安、自卑和在内心深处担心自己不够好的人,旨在帮助大家找到与自己和解、爱自己并接纳自己的途径,学会自我认可、自我肯定,告别焦虑。
焦虑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有效焦虑和无效焦虑。
有效焦虑指的是担心的事情在当下处于我们的可控范围之内,因此在此时此刻就可以马上被转化为行动。
比如,假设我们明天要参加一个工作面试,我们可能会担忧“我在面试里会遇到什么问题?我万一答不上来怎么办?我该如何为这些问题做准备?我怎么样才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
因为这些焦虑情绪,我们可能会上网对这所公司和这个职位进行一些了解,可能会搜索一下类似职位比较容易被问到的面试问题,可能会尝试回答一下这些面试问题,可能会提早挑选好面试时穿的衣服,等等。
也就是说,之前的焦虑促使我们在行动上做出了一些十分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这些事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并降低我们担心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这就是有效焦虑——我们的担心是有用的。
无效焦虑指的是担心的事情在当下处于我们的可控范围之外,因此无法在此时此刻马上被转化为有效的行动。
继续用工作面试这个事举个例子。如果面试之前,我们担心的是“万一我丢了工作怎么办?我跟家人怎么交代?付不起房租怎么办?还不起房贷怎么办?银行收回房子怎么办……”
很多时候,驱使我们进行无效焦虑背后的思维习惯,其实就是灾难性思维。这也恰恰是无效焦虑的一个特点——当我们陷入无效焦虑时,关注力往往会无意识地越过眼前的事,飘向未来我们完全无法掌控的领域去。
如何区分有效焦虑和无效焦虑?
此时此刻,找一件让你担心和焦虑的事,并将这个担心尽量具体化。当你在脑中找到了这样一件事时,可以问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
我担心的这件事发生的概率是否其实并不大?
我是不是担心这件事的发生会导致一系列其他坏事发生?
我担心的这件事是不是在将来才有可能会发生,而此时此刻并不需要立刻被解决掉?
我现在对这件事如此担心,是不是因为过去发生过其他和它类似的事情?
我现在对这件事如此担心,是不是因为它在我的可控范围之外,而我非常希望对生活中的所有事都有完全的掌控感?
我现在对这件事如此担心,是不是因为我潜意识里无法接受生活本身就有好有坏这个事实?
我现在对这件事如此担心,是不是因为我潜意识里只接受完美或近乎完美的解决方法/事物的发展规律?
如果你对以上大多数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话,你此时此刻的焦虑极有可能是一种无效焦虑。
再来看看以下这些问题:
我现在的担心是不是可以立刻驱动我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行动?
我现在的担心是不是在我的可控范围之内?
由于我现在的担心,我是不是可以想出几种可能把问题解决掉的方案?
即便现在很担心,但我是不是并未被未来可能发生的消极结果而过多地影响心情?
我是不是允许自己在未来消极结果的确发生的时候,再去思考对策?
我现在担心的强度和频率是不是并没有过多地影响我的正常生活?
我是不是知道“生活本身就是有好有坏的”这个事实,并可以坦然接受它?
如果你对以上大多数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话,你此刻的担心极有可能是一种有效焦虑。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此时此刻无法做任何有效的事去解决焦虑的源头,这种焦虑很有可能就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