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非遗的那些事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集合体,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为了验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在时代发展中的传承性和可持续性及时代性,本研究针对百年旗袍老店“君临旗袍”,渝中张居常葫芦烙画工作室两个机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做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一百年旗袍老店“君临旗袍”

1百年旗袍历史

null

百年旗袍老店“君临旗袍”,隐匿在市井中的旗袍文化。这是一家隐匿在沙坪坝天星桥巷子中的百年旗袍老店,没有路标标识,没有广告牌。来来往往的人,即便就在楼下,不定能知晓这里。第二代传承人王学碧老太太说,他们家的旗袍不是每个人都穿得上,得讲缘分。有缘人,不远千里、万里,都能找到这里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君临百年旗袍是旗袍世家,有四代人传承至今,现今的传承人是蒋玲均蒋姐姐和徒弟小张,蒋姐姐是“百年旗袍”的第三代传人,小张是“百年旗袍”的第四代传承人,而第一代和第二代传承人分别是蒋玲均蒋姐姐的外婆和母亲。一件旗袍,几粒盘扣,从清晨起床后穿上,到晚上入睡时脱下,扣一粒扣子,定一个目标,解一粒扣子,解一个心结。一粒盘扣,一个世界。伴随一连贯的扣、解,划过指尖的岁月悠远,是四代人执着、坚守的匠心。从23岁到105高龄,从一粒扣到一身衣,四代人做了一辈子的旗袍。在重庆一家没有门牌号、没有招牌的店里摆放着2000余件旗袍,诉说着一家四代女人与旗袍的故事。

2百年旗袍店的“奇特”

null

为什么“奇特”呢?“奇特”地方就是在这个百年老店中竟然藏有民宿,这应该是没有人会想到的吧。肯定众人都会感到很奇怪吧,怎么会有人在这么有历史有文化有韵味的地方开民宿,这样不会破坏这个百年旗袍的原始吗?蒋玲均将旗袍工作室的一部分空间开辟为民宿,整个空间布局错落有致,安放着百年杨木老床,雕花镂空隔板,绘花屏风,山城长板凳,仿佛一瞬置身苏州小院,一瞬又回到巴渝山水间。令她感到惊讶的是,这里竟很受欢迎。既让游客在旅途中有不一样的体验,更让蒋玲均欣喜的是,这又能让旗袍文化得到弘扬。短短一年时间,这间隐藏在旗袍馆里的民宿,一下子吸引了两百多个来自138个不同国家的游客前来下榻,他们大都是向往中国传统文化,热爱旗袍的年轻人。

每个角落都会摆放着有着百年历史的留声机还能播放曲子,旗袍店里保存的老式熨斗,客人赠送的雕花古床以及还有很多老物件,老家具,老家堂屋的旧椅等作装饰。每个客人来到这里过后都会在本子上墙上留言涂鸦,另一个“奇特”之处是这里的每个房间都会有相应的旗袍挂着和旗袍扣命名,比如有葫芦扣房间,蝴蝶扣房间,一字扣房间等。而且房间的其他装饰都是根据来这里的客人提供的建议而成的。房间风格各异,别有一番韵味。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就是进门之后需行敲锣打鼓之礼,这是这个百年老店的另一特别之处,意为欢迎贵客。

3百年老店的延伸

null

旗袍是民国时期的国服,发源于上海,旗袍的流行很快风靡各地。旗袍随着时代的发展,承载着旗袍文明,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时代的步步前进,使得旗袍的发展成为了一种经典女装。人们根据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古为今用的思想观念和灵感,不断在发展延续着这些经典。旗袍是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风韵洒满人间的经典代表。君临旗袍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打磨,有着四代传承人的坚持不懈的心血在继续继承和发展着旗袍老百年老店,正是现今的一种经典代。

二渝中张居常葫芦烙画

1平凡富有艺术的葫芦

null

葫芦在劳动农民的口中是饱腹的一种名词,而这里的葫芦则是一种艺术的代表,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征。葫芦谐音福禄,拥有葫芦,即拥有福禄;赠送他人葫芦,即赠送福禄。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烙画艺术使葫芦由农家瓜果登上了艺术殿堂,成为一种集拙朴自然和高雅精美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2半路出道的“葫芦爷爷”

null

“葫芦爷爷”张居常并非专业画家出身,他的职业和葫芦烙画甚至“八竿子打不着”。他是一位眼镜厂的退休工人,“真正从事葫芦烙画还是在退休以后。”平时还创作一些烙画作品。张居常逼仄的工作室里摆放了很多烙画和手稿,门口的橱窗里有一幅烙画,画上的人物是张居常已逝的父亲。“这幅烙画是纪念父亲的,他是我的引路人。”眼镜厂退休后迷上了在葫芦上烙画。十年时间,两千多个葫芦烙画,“葫芦爷爷”张居常在葫芦上捯饬出了“名堂”。一个爱好,“烙”成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且还将自己的葫芦烙画带到全国各地参展,带着老伴看天下。

张居常烙画工作室从事葫芦烙画研制制作30余年,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有一套自己完整的加工制作工艺。30多年前,张居常就跟着父亲学习葫芦烙画。当时没有烙铁,而是用香前面点一根钢针就用来烙画。和其他制作繁复的手工艺品相比,葫芦烙画看似简单,只需要一把烙铁,便能在小小的葫芦上画出万千世界。但很少有人能懂得,这门技艺背后蕴藏的复出和心血!但对张居常而言,这门技艺更多是一种情怀。他主要注重的是中国的国画艺术,及具富有诗情画意。到目前为止,经他一双巧手创作的葫芦烙画,已经有三千余幅。当他沉浸葫芦的世界,和艺术灵感的构思中时,就不再是一个退休老人,而是当年那个和父亲一起作画那个青年,那个给葫芦最强生命艺术缔造者。葫芦烙画这项艺术经过传承和发展,结合当代先进技术,现如片已经突破常规,跟随着时代的潮流走了,这使得这项艺术符合大众的审美和需要,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它。

null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样需要创新精神来提升自身活力。就是在挖掘整理提高的基础上,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弘扬民族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保护和传承好它可以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及存在的意义,使其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对传承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激励新人去学习,去保护,去传承。

(文章来源:知乎度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