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国民族报》文化周刊栏目推荐我社图书《盘瓠神话资料汇编》,全文如下:
周翔 编著
学苑出版社 2018年10月出版
学界一般认为盘瓠神话是苗、瑶、畲3个民族的族源神话,相关研究也多在此视野内展开,而较少关注到在我国其他民族地区以及汉族地区也有丰富多样的盘瓠神话流传。本书沿用盘瓠神话这一名称,以《搜神记》中的文本作为底本,凡包含有“许诺—立功—嫁女—繁衍后代”4个线性发展情节单元链的神话文本,都纳入了本书的资料范围。
就目前搜集到的神话文本来看,盘瓠神话的流传地域比较广,除汉族地区之外,苗、瑶、畲、土家、仡佬、彝、壮、黎以及台湾少数民族布农人、太鲁阁人的生活地区都有分布。在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诸国,也有盘瓠神话流传。本书共搜集盘瓠神话文本60多篇,还有一些以韵文体形式流传的史诗、古歌、歌谣,同样讲述了盘瓠神话的内容,如《黎族祖先歌》、畲族《高皇歌》、瑶族《盘王歌》、壮族《蚂歌》、海南苗族《蟾蜍歌》等10多个文本。在瑶族、畲族地区还保存着一些世代传承的珍贵民间文献,比如用文字记录下盘瓠神话的瑶族《过山榜》、畲族《高皇歌》歌本、畲族族谱谱序等,还有以图画形式表现盘瓠神话的畲族祖图。
从盘瓠神话流传的地域、民族以及流传形式来看,其影响范围较大。为了更好地厘清盘瓠神话的起源、流变、传播、认同等问题,本书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流传的盘瓠神话的叙事情节与社会功能之异同进行了比较,并结合神话的流传地域和民族文化语境进行了辨析。(文轩)
《盘瓠神话资料汇编》总序
何为盘瓠神话?有狭义与广义两种不同的界定。从学术史来看,最初的盘瓠神话仅指应劭《风俗通义》、干宝《搜神记》等文献中所记载的那个神话类型,即有“许诺→立功→嫁女→繁衍后代”等主要母题的神话类型。这个类型在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中被称为“狗的传说”。这一类型的主角一般是一只犬,有的区域也演变为蛙。就名称来说,犬往往称为盘瓠,也有别的名称,比如翼洛、邦尕等。随着田野调查的深入,与盘瓠有关的神话新资料不断出现,比如瑶族中流传的渡海神话。此神话说到瑶族先民在迁徙渡海时遭遇大风大浪,在祈求盘瓠保佑之后,得以平安逃生,从此瑶人过盘王节以酬谢盘王。这个用来阐释盘王 节来源的神话明显不属于传统上盘瓠神话所指的那个类型,但因与盘瓠有关,也被学者们纳入盘瓠神话的范畴,不过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盘瓠神话,而是广义的盘瓠神话。凡是与盘瓠相关的神话,都可以纳入广义盘瓠神话的范畴。
自东汉应劭在其《风俗通义》中记载盘瓠神话以来,一直受到历代文人的关注与研究。宋代罗泌在《路史》中就有《论盘瓠之妄》,比较详细地论证盘瓠神话之非真实性。但是,盘瓠神的历史虽然不短,许多问题却远未解决,有关其起源、流变、接受、认同、仪式等等问题,至今依然众说纷纭。而这些问题与流传此神话的民族息息相关,亟须加以研究,比如在瑶族某些地 区,盘瓠问题依然敏感。之所以敏感,是因为盘瓠神话被视为族源神话,而盘瓠是犬。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展到目前这种状况,其来龙去脉是怎样的?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盘瓠神话不仅至今依然与流传地区的民众息息相关,而且在神话学中影响也很大,但是在梳理盘瓠神话研究的学术史过程中,我们发现盘瓠神话的研究与它的影响并不相匹配。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零散的论文、调研报告,以及不多的几本论文集。截至 2018 年 7 月 5 日,在中国知网上用篇名搜索“盘瓠”一词,出来的文章也就 202 篇,用主题搜索则为627篇。论文集有3本,即1988年泸溪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的《盘瓠研究与传说》,1990年张永安主编的《盘瓠研究》,以及 2017年“中国神话学”课题组编的《盘瓠神话文论集》。比较系统地研究盘瓠神话的专著相当少,仅有农学冠的《盘瓠神话新探》(1994)。因此,很有必要加强盘瓠神话的系统研究。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启动了学科建设的登峰战略,此计划分为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特殊学科三类。民族文学研究所承担的重点学科名为“中国神话学”,课题组由吴晓东、王宪昭、毛巧晖、周翔、李斯颖等五人组成。中国神话学的研究范畴很广,其方方面面的研究要靠学界同人一起一点一点地添砖加瓦,我们课题组只能从某个点切入,由点及面,逐渐铺开。经过多次讨论,选择了从影响深远的盘瓠神话入手,并准备编写一套“盘瓠神话丛书”,以此来带动盘瓠神话的系统研究。
这套丛书拟从资料汇编、学术史梳理、文本分析、语境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编辑与撰写,以构建盘瓠神话研究的小型 “专题库”。每一类型神话的研究,都离不开其所依赖的文本资料基础。 盘瓠神话的资料除了历代汉文献的记载之外,还有田野调查中从各个民族搜集到的大量口头文本与图像。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 盘瓠神话不仅在众人所熟知的苗族、瑶族、畲族当中流传,而且在黎族、彝族、仡佬族以及台湾少数民族等其他诸多民族中均有存在,甚至在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也有发现。从近些年的研究看,绝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资料局限于苗、瑶、畲这三个民族。 资料的不足,势必会影响学者的判断,得出不科学的结论。本套丛书的《盘瓠神话资料汇编》,将对传统上狭义的盘瓠神话类型进行全面搜集,展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异文,为盘瓠神话研究夯实基础。
任何专业的研究,都需要在厘清其学术史的前提下进行。不仅要理解前人是在怎样的国家话语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更要了解前人在哪些方面提出了问题,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这些观点是否已经解决了问题,如果没有解决,缺陷在哪里,应该做怎样的修补,等等。学术犹如建高楼,一层一层往上垒砌,直至封顶。
神话是一种叙事,它是故事性的、文学性的,文本分析是神话研究的核心内容。纵观神话学史,无论是为了解释某一神话的起源、流变,抑或别的目的,都离不开神话文本的分析。文本分析促成了许多学派的产生,比如芬兰的历史地理学派,此学派广泛搜集故事异文,通过比较研究故事情节之差异,从地理上确定这些故事最初的发源地和传播路线,同时根据故事情节由简到繁的变化,探寻其原型。此学派造就了诸如阿尔奈(Antti Aarne)、 安德森(Walter Anderson)、汤普森(Stith Thompson)这样的一些民间文艺学大师。再比如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派,此学派通过文本分析,发现规律与秩序,在神话研究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盘瓠神话的系统研究,显然不可能脱离文本分析这一核心内容。
盘瓠神话目前依然在诸多民族中流传,是活态神话。在流传的过程中,有许多与之相随相伴的民俗事象,比如盘王祭祀、跳黄泥鼓舞等。神话文本与民俗事象互为表里,往往是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述。民俗事象可以视为神话文本的语境,对语境的研究,可以更为准确地解释神话本身的内涵。这方面研究成绩显著的有以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为代表的仪式学派——弗雷泽透过仪式来理解神话,将神话的起源、意义、本质与仪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显然,在盘瓠神话的研究中,民俗事象的借用,必定是一把利器。
吴晓东
2018年7月于北京
浙江景宁县鹤溪街道敕木山村
蓝氏横轴祖图长联
丽水学院中国畬族文献资料中心藏
复制品,绘制年代不详,分上下卷
请横屏欣赏
图片说明
畲族民间用文字和图画来记载盘瓠神话,以文字形式记载盘瓠神话的有《高皇歌》歌本、族谱谱序等;以图画形式表现盘瓠神话的有祖图。畲族“祖图”,又称“太公图”“永远图记”“长联”“长连”“环山轴”等。迄今为止,全国各地已发现畲族祖图数十幅,多留存于闽东、浙南一带。从绘制年代看,浙江丽水遂昌县妙高镇井头坞村钟氏横轴“盘匏王开山祖图”长联绘制于明崇祯七年,为目前所发现的祖图中年代最早的,其余绝大部分祖图绘制于清朝时期。祖图以麻布、土布或纸质为底,平图勾勒,浓墨重彩,以条状横幅长卷居多,也有直幅多屏组合而成。一般画面配有说明,图文并茂,以盘瓠传说为依托,展示畲族历史发展、社会生产、文化习俗等。畲族祖图平时珍藏起来,不随便供人观看,按传统惯例,除了本族人家“传师学师”外,只在祭祖时才能展示。
相关推荐
《盘瓠神话文论集》
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
民族文学研究所重点学科“中国神话学”课题组 编
内容简介
本书对西南少数民族如瑶族、畲族等信仰、传承的盘瓠神话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与田野调查,从盘瓠神话的文本研究、盘瓠神话与仪式研究、盘瓠神话的当下意义等方面,为盘瓠神话研究与中国神话学研究领域具有探索性的研究成果。
“盘瓠神话的文本研究”部分主要从历史文献、神话母题出发,探讨盘瓠神话起源、演变、母题的结构、艺术化过程及其多重意义等,囊括的盘瓠神话母题异文丰富。“盘瓠神话与仪式研究”从不同地域的若干个案出发,探讨了盘瓠神话的活态传承与变异叙事等过程。“盘瓠神话的当下意义”则对活形态盘瓠神话叙事在当下的现实意义、重构过程、传承个案等进行了深入思考。
学苑出版社 | Book_001
版权合作请联系xiaozi0329(微信小编)
投稿邮箱xueyuanwd11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