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3800幅古代绘画图库,1200幅齐白石作品图库,27G历代经典书法套装,4100幅西方大师经典油画,临摹学习绝佳素材!
在传统国画中,瀑布大多作为点景存在,而画坛宗师黄君璧则将瀑布充满整个画面,这一画法,也可谓开现代巨瀑画法之先河。
黄君璧曾说:“古人大概因为不容易看到像尼亚加拉那样的长流巨瀑,所以总以细线来勾绘水纹。”观察了世界三大瀑布之后的他觉得:“仅以流滑的线条表现层层坠落的水花是不够的。”黄君璧瀑布新画法的出现无疑是具有独创性的。也正因为有了这一经典的图式,才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更高的辨识度,以至于“白云”、“飞瀑”成了他山水画的主要元素和典型标志。
世界三大瀑布指的是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伊瓜苏瀑布。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与美国的交界处的尼亚加拉河上,河中的高特岛把瀑布分隔成两部分,较大的部分是霍斯舒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的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伊瓜苏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边界上的伊瓜苏河。世界三大瀑布对画坛宗师黄君璧的绘画风格造成了深远的影响。黄君璧笔下的瀑布
1969年春,73岁的黄君璧在对世界三大瀑布写生采风回归之后,彻底改变了他对瀑布技法的传统表现,经过世界三大瀑布的洗礼之后,黄君璧的风格蜕变,用笔更加松动,展现出瀑布由上往下倾的动态。
黄君璧早期画瀑布沿用传统,勾勒并渲染,后来发展出到人字直瀑法,表示重重的水流。
游览世界三大瀑布后,黄先生认为,此前传统笔法已无法满足汹涌的水势,黄君璧于是发展出抖笔画法,以左右颤动的笔法来表示急瀑。用创新笔触使瀑布奔流于纸上,震撼了当时艺术界,形成了黄君璧瀑布独特的风格。
维多利亚瀑布
维多利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的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瀑布宽1700余米,最高处108米,宽度和高度比尼亚加拉瀑布大一倍。黄君璧1969年受邀访问南非开普敦博物馆,畅游了维多利亚瀑布。
初见维多利亚瀑布,黄君璧先生立即被这一宏伟景象所吸引,他不但乘车、坐船,甚至还搭乘直升机,从各个角度进行细致观察。他说:“在飞机上空观赏这种情景,是人生不可多得的经验。”
黄君璧在维多利亚瀑布写生稿中,构图选择局部的景,利用虚实对比留出瀑布的空白,以不同的角度画出奔腾的水势。画面中瀑布占去大部分空间,留白加抖笔粗略表现瀑的动态,把观瀑的临场感表现在画面中。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边界上的伊瓜苏河。这是一个马蹄形瀑布,高82米,宽4千米,是尼亚加拉瀑布宽度的4倍,比维多利亚瀑布还要宽很多。
黄君璧1969年去了维多利亚瀑布后紧接着去巴西找老友张大千,顺路去了伊瓜苏瀑布。
黄君璧对此瀑布来了一个360°全方位的观览。半环形的瀑布群总宽度达3000多米,落差近百米,瀑布从天而降,响声如雷,又被岩石分割成大小不一的200多个瀑布群,极具变化。黄君璧先生曾说,这是他见过的最美丽的瀑布。在《伊瓜苏瀑布》画面中,黄君璧有意识地把瀑布重新摆放,原本马蹄形的瀑布层次更加丰富。
黄君璧画出笔直的瀑布,与右方的丛树构成一种协调,把景物拉近,更显示出瀑布的雄伟。
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中段,号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黄君璧在1969年连续去了世界两大瀑布后索性在返台前绕道去尼亚加拉瀑布,以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
黄君璧的《尼亚加拉瀑布》中,画面放大夸张,把石头画的格外结实,而瀑布作为背景一泻而下,仿佛飞瀑就在眼前,形成壮观的场面。黄君璧用石头的实与瀑布的虚形成强烈对比,用虚实对比表现出瀑布的雄伟。
创新绘画手法
黄君璧在一鼓作气游历了尼亚加拉瀑布、伊瓜苏瀑布和维多利亚瀑布等世界著名瀑布以后,突破了国画画瀑的理论和技法,创造了如“倒人字形”等多种新的绘画方法。
在绘画手法中求变的黄君璧,创造出与前人不同的笔法,飞瀑的画法,以飞舞的笔触画出波涛汹涌的水势,瀑布时常从平静的水面一泻而下,最后消失在半空中。
来源:渡海白云黄君璧(ID:gh_1f9e6340d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