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专家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如是资本创始人
管清友
不管是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还是实业,环境始终是影响投资的第一要素。不仅要关注月度经济数据、政策等“快变量”,也不能忽略人才红利、技术进步等“慢变量”。2019年,我们究竟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内外部环境?2018年的投资市场惨淡,全球范围内罕见地出现绝大多数资产类别负收益状况,例如A股下跌25%,发达国家股市出现大幅震荡。在送别“失落的2018”之后,2019年的宏观面仍面临更大的挑战,但这种挑战并不意味着悲观。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如是资本创始人管清友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永远是企业最需重视的第一变量。
“过去几十年,金融监管遇到很多实质性挑战,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整个金融监管在改革开放40年里,一直都在变动。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监管的手段和方式出现很多变化,也出现了很多风险。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那一轮金融风险中,广国投破产、粤海重组、海发行倒闭清算⋯⋯”管清友表示,对企业家来讲,一个基本的教训是:政策永远是企业最需重视的第一变量。企业必须考虑政策、监管的影响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否则就会“一将功成万骨枯”。
管清友开玩笑地表示,有两个政府的职务是不好干的,一是中国足协主席,二是证监会主席。证监会无能为力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就是影子银行体系的膨胀。很多民营企业很大一部分融资来源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托、资产管理公司。“当非银行金融体系膨胀起来之后,就形成了影子银行。这几年金融资产波动,跟影子银行膨胀有直接关系。2015年股灾,2016年债灾,2016年商品市场泡沫、房地产泡沫相继出现,所以2017年出现了严厉的金融整顿。”
什么叫空转?管清友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一家央企的财务公司,主要服务于央企内部产业,可以从中央银行拿到低息贷款。这是一般民企拿不到的。那么央企的财务公司就可以借钱给民营企业,充当了“二道贩子”角色。很多民企拿到钱后,发现也没什么可投的,资产收益率在下降,房地产调控又比较严格,所以很多上市公司拿到钱后又去买高收益的银行理财。高收益的银行理财一般是中小型银行放出,中小型银行拿到钱后,发现也没什么需要,就又去买银行之间的同业产品,资金就出现了空转,造成各类资产泡沫化。
从微调到纠偏的过程中,整个影子银行体系出现了一个崩塌式的下滑,企业感到融资更难了。但是企业家面临一个新机会——收购金融牌照。
“过去几年业务很激进的一些中小型银行,没有钱补充资本金,但因为《巴塞尔协议3》对资本充足率有明确要求,中小银行压力很大,上市银行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如果此时企业有充足的现金流,帮助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就能成为银行的精准股东。过去几年,很多企业财团收购了券商牌照,现在对于券商控股股东净资产不低于1000亿元的要求,一旦实施,很多民企要转手,因为A股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只有9家能满足。这类券商在北京、武汉、上海有很多,一些相对控股已经开始出售这类金融资产,券商牌照便宜了很多,此时民企如果愿意参与,是个不错的机会。”管清友说。
在他看来,短周期来看以下几点变化需要重点关注:
第一,供给侧改革红利正在消退。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去产能淘汰的大部分产品是民企产品,环保风暴也导致很多民企被关闭,引起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很多国企表现良好,上游大宗原材料表现较好。但这种情况将随着总需求的下降逐步消退。
第二,基建投资拉动经济越来越难。过去依赖“铁公基”的投资拉动经济已经不现实了,在4万亿的时候,很多企业盲目扩张产能,结果陷入到高杠杆或产能过剩境地,现在企业吸取经验不会过于盲目。
第三,“抢出口”的效应将被逐渐弱化。
第四,金融下行还在继续。金融下行周期不是一两年就可以结束的,都是以10年为单位。上轮金融下行周期自2008年开始,2016年才算结束。这一轮至少还要3年-5年,资本寒冬确实是存在的。
第五,房地产将进入大分化期。按照现有土地制度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一二线城市房价还有上涨的空间,不会出现东京那种20年连续下跌的情况,三四线城市面临去库存困境。而从长周期来看,管清友表示,中国企业家也不用太担心,全球最大、最赚钱的市场仍然在中国,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市场,根本替代不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