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工作,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制轨道;要严格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广泛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让维护宪法尊严、捍卫宪法权威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
在我看来,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普法阵地更靠前、普法功能更亲民、普法水平更高效”的理念,精准实施普法惠民工程,让法治内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
一是多方参与,全民普法。以“法律七进”为载体,广泛吸纳居民群众、机关干部、青少年学生、农村基层干部等重点普查对象参与普法。将法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精心设计开展富有仪式感的教育活动。培育和打造法治文化精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感染人、影响人。努力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内容由单纯的普及法律常识、法律条文向增强法制观念、培育法治信仰的转变。使法治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让“看得见”的法治形式内化为法治信仰。
二是多元形式,精准实施。探索倡导“互动式”“体验式”的普法模式,引导普法对象共同参与法治实践过程,零距离感受法治文化,实现轻松普法、有效普法。针对不同普法对象,采取因人而异的活动形式,开展个性化、差别化普法宣传,通过寓教于乐的普法游戏和妙趣横生的法律阅读,将法律知识化之于心,贱之于行。
三是多维宣传,广泛传播。注重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建设“互联网+法治宣传”新媒体宣传平台。拓展运用互联网、微信、QQ群、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体,打造“舆论全覆盖,媒体全联动”的法治宣传新模式,使群众全方位、多视角地接受法制宣传教育。让法治精神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沁润到人民群众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