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华北电力大学一院长被曝性侵女教师,28日学校通过官方微博就此事作出回应,以下为全文: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近期网络媒体关于我校某戴姓院长有关问题的反映及举报,要求学校纪委迅速启动核查,并于3月20日停止其院长工作。依据学校纪委前期核查情况,3月28日决定免去戴松元可再生能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职务,相关违纪问题由纪委依纪依规立案审查,严肃处理。
不得不说,从事件曝光上微博热搜,到华北电力大学免去戴松元可再生能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职务,速度不可谓不快。
既然学校回应称,戴松元“相关违纪问题由纪委依纪依规立案审查,严肃处理”,对此,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因为,如果网友反映的事情属实,或者说部分属实,那么,等待戴松元的,应该不只是免职这么简单。
(1)
先说说戴松元师德失范的问题。
据媒体公开报道,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院长戴松元被指涉性侵性骚扰,3月28日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众多吃瓜群众围观。
根据网友爆料,戴松元给女学生发不雅文字和图片,言语挑逗。更有网友称其此前还性侵女教师,后者“因性侵、怀孕导致重度抑郁,多次自杀未遂”。
图片显示,“戴老师”多次给女生发消息,称对自己的老婆没有兴趣,“想你了哦”,不断明示暗示学生陪自己,甚至给对方发自己隐私部位的照片。而截图显示,学生多次拒绝,并请求他不要再说此类的话,放过自己。
很快,又有网友po出截图,指戴松元此前“性侵女教师”。3月10日,微博用户@不语在行-动称华北电力大学某戴姓院长长期性侵、猥亵女教师,致其怀孕并重度抑郁,多次自杀未遂。而除了聊天记录外,截图中还有裸露的视频聊天……
如果不是“有图有视频有真相”,相信很多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性侵女教师、骚扰女学生,如果这些都属实,可以肯定地说,戴松元的个人道德,出现了大大的问题。
而我们知道,被免职前,戴松元为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的现任院长。也就是说,不管承认与否,他的主要身份,是一位大学教师。
而对一位教师来说,个人道德的另外一层考量,是师德。而师德失范行为对一位大学教师而言,已不是个人道德滑坡那么简单:戴松元性侵的是女教师,骚扰的是女学生。
2018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对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高校要建立健全师德失范行为受理与调查处理机制,指定或设立专门组织负责。
现在,我们坐等华北电力大学对戴松元师德失范,以及相关部门对戴松元涉嫌性侵的调查。
(2)
再说说戴松元其他层面的问题。
有网友称,戴松元将其妻儿虚构成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的职工,列入项目书,有套取人员绩效的嫌疑。
从媒体报道中可知,华北电力大学再生能源学院官网“杰出人才”第一栏便是戴松元,其称号为“973”(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
上述官网介绍,戴松元科研能力突出,学术成果颇丰,发表论文多篇,申请发明专利多项。其先后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16名,其中有2名博士获得中科院院长优秀奖学金,于2005年和2007年获得合肥研究院“优秀博士生导师”荣誉称号。
也许戴松元在做研究、做学术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科研能力突出,学术成果颇丰”的得来,应该有自身努力的成分。
但熟悉高校行政化和权力化运行规则的人都知道,如果“权力通吃”横行,身为再生能源院长的戴松元,想不“科研能力突出,学术成果颇丰”都难。
当然了,这样的“权力通吃”更多是以隐蔽的方式运行,起码从“明面上”看,身为再生能源院长的戴松元,确实在科研与学术层面,一直都是“有所建树”。
而“权力通吃”肆无忌惮到一定程度,性侵女教师、骚扰女学生不过是另外的表现罢了。还是那个熟悉的逻辑,如果不是网友曝光,戴松元还将继续“通吃”下去。
同样还是“权力通吃”的逻辑,网友曝光的“戴松元还经虚报项目组成员套取国家经费”,同样是在“不足为外人道”静悄悄运行着。
如此这般,显然都是戴松元“相关违纪问题”的组成部分。
华北电力大学如何对其“依纪依规立案审查,严肃处理”,我们同样拭目以待。
(3)
大学里的戴松元们一直都有。
根据媒体的回顾:
2018年1月,女博士罗茜茜实名举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长江学者陈小武性骚扰女学生,在网上引发热议。
最终,北航研究决定撤销陈小武常务副院长、教师职务,教育部决定撤销陈小武的“长江学者”称号,停发并追回已发放的奖金。
2018年4月,多名网友实名举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现南京大学大学院语言系主任、长江学者沈阳20年前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性侵95级女生高岩,致其自杀。
对此,沈阳被南京大学建议辞职,北京大学通报称其当年行为不当、违反师德。
而这只是发生在2018年,引发媒体和公众关注的其中两起。
而就在前不久,陶崇园的姐姐发微博称:“在法院的调解下,我们和王攀签订和解协议。时隔一年,王攀终于认错道歉了。”和解协议还包括,王攀向陶崇园家属支付抚慰金65万元。
2018年3月26日早晨7点半,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研三学生陶崇园从宿舍楼坠下身亡。事后其家属在网上发文称,陶崇园系因导师王攀“长期精神压迫致死”,比如被王攀要求叫“爸爸”……
从陈小武、沈阳,到王攀,大学里的戴松元们一直都有。从性侵女教师、骚扰女学生,到强势导师压榨博士和研究生,高校行政化和权力化运行的潜规则,一直都在。
这样的规则一日存在,陈小武、沈阳、王攀、戴松元们,就永远不会绝迹。
(4)
学者葛剑雄有过这样的观点:
“高校早就不是象牙塔了,而是社会的一部分,没有任何特权,只要权力不受监督,就会有腐败,没必要大惊小怪。但是,对于高校腐败也不能扩大理解,腐败不是学术不端,而是利用权力和地位为自己谋取利益。”
这样的观点尽管只是旧事重提,但指出的仍然是本源性的问题:在外部监督更像是“隔靴挠痒”、内部监督“效用不大”的情况下,高校出现层出不穷的腐败,在所难免。
学者汪玉凯谈到高校腐败时称,对于高校的违法违纪现象,不仅要严查,同时还需要对高校的管理体系进行深度改革,尤其是在对高校领导权力的监督上。
在外部监督方面,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及在地方的省属高校,主管部门都“鞭长莫及”;当地教育、财政部门“既管不了它的帽子,又管不了它的票子”的情况下,对高校管理体系进行去行政化改革,显然需要进一步发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戴松元们,不仅要关注性侵女教师、骚扰女学生这样的桃色事件。严查严惩戴松元之外,如何本源性地解决问题,相关方面不能继续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