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上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说:父母对孩子的“三观”确立有着重大且不可替代的影响。
即原生家庭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尤其是从心理和基因视角看待,犹如刻刀印刻在孩子心灵上的烙印,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脾气、性格以及人品,也影响着今后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发展的抉择。
从原生家庭来说:父母对孩子“三观”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潜移默化的、无法替代的、有可能是固化的、极可能是不易改变的思维定式或行为模式。
父母对孩子“三观”影响,会浸润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心理学上也叫潜意识的认同。它将影响孩子走过的每一步路。孩子也是父母的翻版和生命的延续,不管有的子女多么想挣脱,如方法不当的话,终其一生也是无法摆脱父母的影子。
如果说个人“三观”的形成,会受到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然而影响最直接,最深刻的,却是来自家庭的耳濡目染,父母的言传身教。
所以原生家庭对每一个人孩子的影响总是以习得和传承为脉络的,有的时候等我们意识到不对的时候,那些影响力已经深深埋藏在心底或印刻到孩子骨子里。孩子的一般发展方向会有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的认同;二是反向形成,即形成逆反的心理现象。
俗语说:什么样的家庭模式,就会养出什么样模式行为。在不同环境中孩子长大以后,极可能就会演变成同样的家长,以后再养出相似的后代,这也叫一代一代的一脉相承。如果有的的父母还没有意识到,那么请你及时的反思和惊醒了。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父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援助方式来改变自己的。
所以说:如果你已为人父母,更需要深刻反思自己,不断去审视自己的成长历程。如若意识到父母的“三观”存在着不足或与自己的相左,那么你可以寻找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尝试寻找到其根本的原因,努力实现挣脱和打破这种藩篱。
如果有的家长的“三观”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瑕疵,那么做为子女的你也请你别一味的埋怨或不解。因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只有你能及早的意识到或寻求改变,那么你的孩子的将来未必会是没有出息的。如果不努力改变,那么有一点可以肯定,孩子未来的成长之路,将会走得异常的艰辛、坎坷和漫长。
从心理研究可以发现,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首要的是模仿与认同,也有其他心理现象。如让孩子在扭曲的“三观”里混沌生活;很有可能是终其一生,虽然他们都想努力走出父母的“三观”阴影,但还是很难克服和摆脱重蹈覆辙的命运。
综上所述,父母对孩子“三观”的影响的确是非常深刻和久远的。假如父母之间存在着不和睦的“三观”,极可能影响到孩子的择偶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正确的确立。所以说:只有父母给孩子树立积极的、正确的“三观”,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孩子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父母需要树立正确的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来教育和引导孩子的认知和成长,因为这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许多伟大的母爱,印证了这一道理。
也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与发展。母亲的教养模式,决定他们一生的成就,母亲的“三观”正,促进孩子的人品好,成为孩子直接形成“三观”的根基。
在古代贤母教育中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有无带给我们有所感悟和启发呢?孟母为儿子有好的教育环境,采取了三次搬家,就是为了让孟子远离那些不良的环境,而培养出孟子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正是孟母的远见卓识,为中华民族培养成就出一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宗儒大师。
人们常说:一个家庭哪怕是在贫穷,只要父母有着正直、善良、乐观、勤奋、勇于承担、富有有博爱的品格特质,那么她们的孩子则不会轻易误入歧途。因父母善良和朴素的爱,会成为言教身传品德典范,深深印刻在孩子心中。父母的大爱情怀,会确立孩子的生活态度,也会成为孩子的努力方式,形成孩子优良品德。
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努力在不伤害孩子的自尊的前提下,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父母注重孩子的品行培养,促进孩子的学习、读书与反思,提高他们自我认知、分辨和理解的能力。不断确立自己的正确的“三观”,这是一个人真正的最高学历,也是个人能力施展的基础,更是父母给予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假如父母在“三观”上存有瑕疵或言行不端,表面上看,无碍其家庭的生活,但是,但长此以往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则会从生活中习得和显现出父母的影子。
如果有的孩子缺失了“三观”与自尊教育,即使孩子能力很强,能说出许多道理,但始终会华而不实,学而非用。
当孩子自身遇到重大的利益冲突发生,往往许多人被利益所困,而无法自拔。有的也无法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和自私心态中彻底剥离。甚至容易产生悲观厌世情绪,极易导致轻视生命的现象和悲剧。
张树波
2019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