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建筑:蚵壳厝之林廉平海蛎壳厝

      蚵壳厝,用蚵壳建造的房屋,是福建省泉州地区一种传统特色建筑。

      以蚝壳筑墙的做法最早应源于南北朝。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载:“卢亭者,卢循……余党,奔入海岛野居,惟食蚝蛎,垒壳为墙壁。”

      清·屈大钧在《广东新语》中曾记载:“以其(蚝)壳累墙,高至五六丈不仆。壳中一片莹滑而圆。是曰蚝光,以砌照壁。望之若鱼鳞然,雨洗益白。……居人墙屋率以蚝壳为之,一望皓然。”

      如今蚵壳厝集中在蟳蜅村(蟳xún,海蟹的一类,即蝤蛑yóu móu,俗称青蟹﹑梭子蟹。)的老街区,破旧、沉寂,居民很少。整个蟳蜅村只有60多座蚵壳厝,数量仍在减少。

74cc72c4d7744493a90efe32e9796480.jpg

破败的蚵壳厝

ce1c184b5e3647259e2bb8e49f222c7b.jpg

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蚵壳厝

      砌蚝壳墙一般用泥土混合蚝壳堆砌,讲究的则是用糯米伴食用盐搅和堆砌,还有将生蚝壳拌上黄泥、红糖、蒸熟的糯米,一层层堆砌起来,异常坚固。

97525f6d916d450ea8f974aa86764b29.jpg

      蚝壳墙凹凸不平,阳光斜射在墙面上,极具线条感和雕塑感。

      牡蛎壳凹面朝下,稍微外倾,一层层叠好,并用三合土黏合,看上去仿佛一排排鱼鳞,可以保护内墙不受雨水冲刷侵蚀。同时白色的墙面因反射部分阳光,降低了室内温度。

eba0f2ac67294dc896ceb5ade6581442.jpg

      灰白粗糙的蛎壳墙面与细腻的红砖形成对比,清爽鲜明,散发着海洋气息。蚝壳墙不仅具有隔音效果,而且冬暖夏凉,坚固耐用,还不怕虫蛀,因而民间有“千年砖,万年蚵”的说法。

      根据学者研究,建造蚵壳厝的海蛎特别大,长度多为20厘米左右,有的超过30厘米,属于巨牡蛎属的近江牡蛎。而泉州沿海并不产近江海蛎。

5e4c3bf4fa51478a8869ef823e881405.jpg

      窗下堆积的牡蛎壳是当地所产,较细小;传统蚵壳厝则用巨牡蛎砌成。

e9cec7a9576a48a9a2a07c106edd3f3e.jpg

      许多资料说,蟳蜅村蚵壳厝的海蛎来自东非海岸,是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作为压舱石从东非运来的。徐润林等发表《泉州蟳蜅村“蚵壳厝”牡蛎壳来源初考》否定了这种说法,根据他们的研究,东非沿海的印度洋西岸并不产近江牡蛎,它们应该来自东南亚或南海北部沿海。中国唯一贝饰古民居——蚵壳厝中详细介绍了蟳蜅村“蚵壳厝”。

      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是另一个地方的蚵壳厝——林廉平海蛎壳厝。

18b0298d71c84448a9f89403ece25caf.jpg

       林廉平故居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南门青龙巷32号。青龙巷里的古民居群南起港仔乾,北至横街,东起斗门头,西至聚宝街,是中心市区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民居街区之一。早在宋代时,青龙巷就已初具规模,迄今有上千年的历史。

      这栋古大厝占地680平方米,为硬山式屋顶,中轴线起依次为:大门、天井、双厢房、大厅、天井、后双厢房、后落,“出砖入石”和海蛎壳墙体,富有地方特色。这房子建于清朝,算起来已经上百年了。

      如今,仅林廉平和妻儿三人日夜守着这座古厝。

      穿过天井,即是大厅,穿过右侧厢房前的门,就是护厝,而前后两厢房与护厝相隔的一面墙,就砌着灰白的海蛎壳。

5bece8f13860442297ee504be4997135.jpg

      在林廉平记忆中,祖父曾告诉过他,建房子的师傅是从蟳蜅请过来的,“蟳蜅那边海风大,而用海蛎壳砌墙,不容易被腐蚀”,因为过去,出了青龙巷,便是古渡口,所以当时师傅就将蟳蜅风情融入了古厝的建设中。

      遍访青龙巷的古厝,只有林廉平家才有这一特色。

      屋顶外墙片砖造型花样不同,“这面墙才有意思呢,你看,每个小方格里的砖的摆放次序都不一样。”说起这古厝里墙的特色,林廉平一家如数家珍。

      这是隔开厢房和护厝的一面墙,从下往上看,最下面是富有闽南古民居特色“出砖入石”,往上砌着海蛎壳,最上面的屋顶外墙是红砖砌成。若不仔细看,怎能发现这面红砖砌成的屋顶外墙上其实大有文章:那砖与砖之间的小方格,师傅用大小、长短不一的小小片砖,叠成了各种形状,有“回”字形、有三角形、有菱形……细数之下,竟有20多种花样。

a68856c15ddf43268d103cb8c02544b7.jpg

      屋顶外墙有特色,屋顶也不赖:粗大的木头撑起的屋顶,中间还铺了层土,土层上,才铺上了瓦片。林廉平说,这就是硬山式屋顶,经过硬化,更为坚固。

       保留了整面木门右侧的护厝,如今已成了林廉平一家的厨房。

       “过去是房间,住人,1970年翻修时,就改成了厨房。”林廉平的女儿摸着厨房的木制门窗告诉记者,“翻修时,这些原来就有的木门窗都保留下来了,仅重新刷了油漆。看,这上面的花板都还在。”  

d95e470592894c49acb4293a378cf63e.jpg

     然而,穿过前厢房,却又是另一番景象:天井地板上杂乱地放置着破旧的木制家具,两侧的房间和后厢房几无人住,“白蚁太多,家具都坏了,不好住人了”,言语间,林廉平满是惋惜,俯下身拿起锤子,对快散架的小桌子敲敲打打。

  “他舍不得这些家具,退休在家,就对着古厝修修补补、敲敲打打,还常常拉上我和孩子一起修。”林廉平的妻子说。

35d5a8ee39b34bf8bc2fe7f02aa7e154.jpg

       林廉平告诉记者,远在印尼的哥哥不仅喜欢南音(南音也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 “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汉族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在书画方面也有造诣。前厢房大厅四扇木门上的梅兰竹菊四幅画,就出自哥哥林廉溪之手。二十年过去了,四幅画成天被太阳这么晒着,却未褪色,仍栩栩如生。

      林廉平还曾在家中创办“美工书艺室”,那牌子今仍在古厝外墙上挂着。

      它们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挥不去的乡愁。

       林廉平故居一样的老宅子在青龙巷、聚宝街一带有很多,像李妙森故居、黄雪珍故居等。这些具有闽南特色、东南亚风格的房子,悉数被列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古城示范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