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1日,全世界都在为扎哈·哈迪德的去世而哀伤。
可她精彩的66年,真活过了其他人几辈子。
在一个男性占有绝对统治的行业,她取得开创性成功:过去41届普利兹克奖只诞生了3位女性得主;她是史上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独立获奖的女性。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为她哭泣?
01.
"对有梦想的人来说, 生活从来不容易。"
扎哈·哈迪德出生在伊拉克,大学在黎巴嫩就读数学系,22岁才转到英国建筑联盟学院(下简称AA)进修建筑。那时AA还是激进先锋的状态,甚至连结构课都没有。
▽扎哈少年时期
27岁时她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同时也是AA的老师。在OMA的时期,她总能绘制出非同一般的效果图,连库哈斯都要赞叹她的才华。
1979年,29岁的扎哈成立了个人事务所,因为没有名气和机会,主要工作还是教育上。
▽扎哈青年时期
1982年,香港山顶俱乐部项目向全球建筑师公开招标,扎哈也参加了这次投标。评委们对她不屑一顾,但评委会主席、日本建筑师矶崎新将扎哈的图纸从垃圾中捡出来,将它推为竞赛第一名:超乎当时理解的冲击感和想象力。
▽山顶俱乐部方案 © Zaha Hadid Foundation
扎哈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段时间,我过得非常挣扎,虽然我对我自己的工作有信心,但是世界上别的人并不。很多女性做到了极致,因为付出了额外努力,也许不是故意的,但还是能被察觉。”
▽扎哈跟撒切尔夫人介绍方案,当时香港还没有回归
后来的10年里,她仍是不被认可的「纸上建筑师」,除了室内设计,没有建成项目。直到1993年,她才完成了第一个建成作品维特拉消防站(Vitra Fire Station)。
▽维特拉消防站
她说:“对有梦想的人来说, 生活从来不容易。”
1995年,她又赢下一次设计竞赛,要在威尔士建造一座剧院,却被当地政府反对。竞赛重来一遍,扎哈第二次赢了,但当地还是设法遗弃了她的设计,让别的团队接手。
“我其实经常哭,或许还哭太多了,但却不是关于这件事(被废标)。我不允许自己陷在苦涩里,我神志清醒,知道自己需要继续往前。”
扎哈事务所在2004年之前曾经营困难,她那年做了古根海姆台中美术馆,设计费一到账就赶紧交房费了,同时面临着发不出工资的情况。
2012年底,扎哈事务所提交的东京奥运会主场馆参赛作品在46个设计团队中脱颖而出,战胜了伊东丰雄、妹岛和世等名家的方案。
▽东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最初方案
可方案一经公布,就遭到日本设计师们的联名反对。扎哈进行了重新设计,但矶崎新仍然评论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甚至感到绝望。
▽东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修改方案
迫于本国压力,东京政府仓促举办了小型的「二次竞标」。2015年底隈研吾事务所击败了伊东丰雄,并取代扎哈成了最后的赢家。
扎哈很快表态:“遗憾的是在日本政府和日本建筑家的支持下,关上了这个项目面向世界的大门。”
▽扎哈对东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决定表示失望
然而短短几个月后,她却猝然长逝,留下了上百个未完成的项目。
评委会主席,安藤忠雄得知扎哈去世的消息后说:“从20世纪末,由于造型能力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建筑原本的形态也改变了。扎哈成了引领世界建筑界的人……我认为扎哈设计的主体育场方案可以作为新的象征,同时我想以这个方式表达歉意。我跟她有大约30年的交情,现在却说不出任何(别的)话。”
也许,只有未来才能评价她。
▽大师相遇:安藤忠雄和扎哈·哈迪德
02.
“世界有360度,我们为什么只坚持一个方向?”
扎哈跟中国的情缘不浅,地产商能以请到扎哈事务所设计为荣。她参与的项目遍布北上广,在全国建成项目也不下10个。
▽北京银河SOHO照片 © IWAN BAAN
今年刷屏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就是扎哈事务所跟ADPI合作设计完成。
早在2016年,英国《卫报》评选“新世界七大奇迹”里,中国独占两席,其一是刚通车不久的珠港澳大桥,另一个就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Beijing Dax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而且排名榜首!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拍 ©李召麒
扎哈说:“人们必须懂得我的底线,那是一个过了以后就无法返回的点,和我一起工作的人都懂这一点。”
她的作品对于客户、工程师、建筑工人、员工、使用者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很多时候都有着不可能实现的要求。这意味着委托方要么接受扎哈完整的理念,要么另寻出路,没有第三种选择。
她反问大家:“世界有360度,我们为什么只坚持一个方向?”
▽广州大剧院
2005年,广州大剧院正式开工。歌剧院的1800座剧场拥有先进的声学技术,小一些的400座多功能厅用于艺术表演,歌剧和演唱会。设计理念来源于自然景观概念,运用了侵蚀和模拟地貌的手法。
▽广州大剧院
扎哈参加了2010年大剧院开幕,那时身体就不大好了,需要专车会把她送到门边,但当她一进入会场,所有目光都聚焦到她身上,证明她的气场依旧强大。
▽广州大剧院
2010年,英国《卫报》称赞广州大剧院是“继悉尼歌剧院后的又一个奇迹”。
2014年,广州大剧院分别被《今日美国》和英国《每日电讯报》评为“世界十大歌剧院”“世界最壮观剧院”。
2016年10月,广州大剧院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为“全球最美音乐厅”,并被意大利晚邮报列为改变中国的25个重大工程。
在她去世后,广州大剧院宣布在2016年4月2日之后免费开放一周多,让所有喜爱她的人到现场来缅怀。
03.
“人们觉得必须后退才能真正前进,这让我非常生气。”
扎哈的成功跨越了建筑行业的边界。
2010年《时代周刊》曾把她评为“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但不是以“艺术家或设计师”,而是“思想领袖”类别。
▽北京银河SOHO开幕的火爆现场 © SOHO中国
库哈斯和埃利亚·增西利斯是她在AA学习时重要的两位老师。他们对扎哈作品的理解和热心教导点燃了她的建筑抱负,促成了扎哈当时前卫的想法——创造新型的、流动性的建筑语言。
她在学生时期考察了俄罗斯、美国、南美,那些震撼的现代建筑同样影响了她。
由左至右:伯纳德·屈米、Helmut Swiczinsky、Wolf D. Prix、丹尼尔·里伯斯金、雷姆·库哈斯、扎哈·哈迪德、马克·威格力© Robin Holland
“如果你去看尼迈耶、柯布西耶的作品,没理由不想成为那些20世纪的前辈们。不是用同样的方式,而是像他们一样有胆识,勇于革新。二三十年前那个时期,人们觉得我们必须后退才能真正前进,这让我非常生气。”
建筑评论家总是吝惜对她的赞美,可能潜意识害怕她是「充满野心的女魔头」。
她有很多任性的行为:曾因为对AA的学费不满,交费时故意砸出一袋袋的零钱硬币;在伊拉克学会开车,但在英国被告知得重新考驾照,因为跟教练不和只去了一堂课;后来她干脆雇了一名司机,长期在伦敦乘坐一辆黑色出租车。
但导师库哈斯在她毕业时,就这么预料:
“扎哈第四年第五年的表现,就像一座火箭不断加速的轨迹;现在,她是一颗有着自己独特轨道的行星。这个处境意味着回报和艰难:作品的力度与独特将带她走入不寻常的职业生涯,需要用往后很多年的发展和提炼来证明天赋。”
扎哈「女魔头」的标签,多少与06年的时尚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有关。在电影里,梅姨饰演的「女魔头」正是个没日没夜的工作狂。
扎哈终身未婚:“我不觉得我牺牲了私人生活,这没什么,算不上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我没觉得人非得结婚,如果你并不真的想,也没义务生养小孩。不是我拒绝有孩子,如果我曾和对的人在一起,我会有孩子,也相信能顾得过来。”
工作外,她是一个很有风格的女人:“我一直都喜欢有意思、不俗套的打扮。我找到了像三宅一生、山本耀司这样的日本设计师,他们几乎做了所有我喜欢的尝试:不对称的、剪裁美的、黑色的。我从80年代开始就穿他们设计的服装,还有,我也穿很多普拉达。”
英国先锋建筑师、蓬皮杜艺术中心设计师理查德·罗杰斯说:“她是伟大的建筑师、一个非常好的女人、一个了不起的人。在过去几十年,没有人比她更有影响力。她是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士。”
如果人们不喜欢一部电影,可能会批评导演、演员、编剧或者特效;但人们不喜欢一栋建筑,首当其冲的就是建筑师,但建筑师真的是万人之上的国王么?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扎哈·哈迪德:
一个从危机中成长的女权主义者,一个被中国地产视作明星的建筑师,也是个永不服输的时代领袖。
本文首发于AssBook设计食堂,2018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