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搞了一项“美国最受欢迎小说评选”(The Great American Read)活动。读者投票评选出最喜爱的小说,入选作品必须为英文书,作家国籍不受限制,每位作家只能有一本书入选。
PBS 做了八期与活动相关的视频节目,每期邀请作家、书评人、文学理论家、社会名人和普通读者在节目中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书籍。专家+名人+素人,理性和感性相结合,虽然是视频节目最最基本的配置,但这种做法无疑增加了评选结果的可信度。
最后,400 万美国民众选出的 Top 1 是 1960 年出版的《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书的讲述人是美国著名律师布莱恩·史蒂文森(Bryan Stevenson)和在死囚区待了三十年的安东尼·雷·欣顿(Anthony Ray Hinton)。
1985 年,美国阿拉巴马州最大的城市伯明翰郊区发生了两起抢劫杀人案。州法医“认定”在欣顿母亲家里找到的枪就是作案工具。欣顿变成了两起案件的凶手。他的指定律师从法院得到 500 美元作为聘请专家的费用。500 美元只够请一个从来没有以枪械专家身份作证的机械工程师。因为没有钱,欣顿请专业人士为清白的自己说话。在这个故事里,穷真正成了一种原罪。
上诉法院都驳回了欣顿的救济请求。与此同时,媒体听过太多类似的冤案,早已对这种案件脱敏。就这样,欣顿在监狱里等待着不属于自己的死刑。故事的转折发生在律师史蒂文森身上。他花了十六年把欣顿的官司打到联邦最高法院。2014 年,最高法院开始重审欣顿案。一年后,法官宣布欣顿无罪,欣顿穿着西装、挺直腰板走出了法院。在他身后,史蒂文森开心地咧开嘴大笑。
在死囚区,是《杀死一只知更鸟》陪伴着欣顿。《杀死一只知更鸟》发生在阿拉巴马州的小镇,而欣顿是阿拉巴马州人,史蒂文森对抗美国不公的主要地点也是在阿拉巴马州。欣顿说:“他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书中被诬陷的年轻人汤姆·鲁滨逊。”
史蒂文森在初中时第一次读到《杀死一只知更鸟》,高中又一次读了这本书。《杀死一只知更鸟》可以说是,史蒂文森走上律师之路的启蒙书。史蒂文森只是众多律师中的一个,《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律师阿迪克斯·芬奇在 60 年代就已经成为法学院学生们的男神。
《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战绩远不止 2018 年美国人民最喜欢的小说。1961 年,它获得普利策奖。1962 年,由《杀死一只知更鸟》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口碑票房双丰收,入围奥斯卡三项大奖。
1991 年,Book of the Month Club 和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它是“最常被引述”的图书 Top 2,第一名是《圣经》。2008 年,美国 9-12 年级学生阅读频率最高的书也是它……
与小说引起的大轰动不同,《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作者哈珀·李(Harper Lee)虽然不像塞林格(《麦田的守望者》的作者)那样隐居山中,但她也属于美国“隐居”作家。《杀死一只知更鸟》走红后,她搬回小镇,很少出现在公共场合中。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位仅靠一本书就在美国文学史上打下一番天地的女作家哈珀·李。(而且这本书还是处女座)
01
“请不要读错我的名字”
1926 年 4 月 28 日,内尔·哈珀·李(Nelle Harper Lee)出生了。她祖母的名字倒过来写,就是她的名字“内尔(Nelle)”。出版《杀死一只知更鸟》时,她害怕读者会把 Nelle 读成 Nellie,把名字改成了哈珀·李(Harper Lee)。她最讨厌的事情就是,别人读错她的名字。
02
幸亏没有听父亲的话
哈珀·李的父亲阿马萨·科尔曼·李(Amasa Coleman Lee)是一名律师,也是《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律师阿提克斯·芬奇的原型。高中毕业后,她在阿拉巴马大学学习法律好几年,只是为了让父亲高兴。父亲希望她和姐姐爱丽丝成为律师,到自家的律所工作。在姐姐完成父亲的心愿后,她“理直气壮”地往歪走,为校报写专栏,成为了学校官方杂志的主编。毕业后,她带着作家梦来到纽约。
哈珀·李的父亲
03
哪个作家没点被朋友救济的历史
在纽约,哈珀·李先是在一家书店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到东方航空公司(Eastern Air Lines)和英国海外航空公司(British Overseas Airways Corporation)做机票预定专员。70 年前纽漂的不易与如今北漂的不易没什么区别,一间没有热水器的房间已经把哈珀·李的工资花掉一大半,超长的工作时间让她只能够在下班后随便胡乱写写。
电影《卡波特》
纽约也不是一无是处,它让哈珀·李与朋友杜鲁门·卡波特重聚(卡波特是《蒂凡尼的早餐》的原著作者)。卡波特请朋友作曲家兼作词家迈克尔·布朗和他的妻子乔伊·布朗帮忙照顾李。卡波特在电话里向布朗夫妇介绍李时,用的是“从阿拉巴马州来的一位羞涩的朋友”。渐渐地,李和布朗夫妇成为了好朋友。下班后,李给他们读自己新写的段落。
1956 年圣诞节前,布朗夫妇为《时尚先生》的一场活动做了音乐,赚了一大笔钱。圣诞节那天,哈珀·李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年的生活费。布朗夫妇的纸条上写着:“用这笔钱,给自己放一年假,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圣诞快乐!”
电影《声名狼藉》
那一年是《杀死一只知更鸟》出生的重要一年。但迈克尔·布朗从不觉得自己对这本名著有一份功劳,“无论是否有我们,都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让它快点发生。”
04
哈珀·李与卡波特,假小子与娘娘腔之间的友谊
近几年,非虚构在国内成为一股潮流,风头几乎盖过了虚构小说。卡波特的小说《冷血》被公认是非虚构小说鼻祖及新新闻主义先驱,亦是美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分水岭。而哈珀·李是帮助卡波特完成《冷血》的人之一。
1959 年一天,卡波特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堪萨斯州灭门案的报道。他看中了这个故事,想去当地调查采访。那个时候,哈珀·李刚交了《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书稿没多久。卡波特声音独特,嗓音比女人还高,穿衣风格也比较显眼。为了更好的与当地人沟通,卡波特需要一个助手。哈珀·李成了最好的人选。
在这个过程中,哈珀·李对卡波特的帮助可以说是巨大。若不是哈珀·李,灭门案小镇上的人不会轻易把自己的生活说给娘娘腔卡波特听。每天走访结束后,哈珀·李还会为卡波特写一份报告。有人说,之后两人关系破裂是因为卡波特只在《冷血》鸣谢页里提到了哈珀·李。哈珀·李觉得自己的工作被埋没和忽视了。
哈珀·李和卡波特的友谊开始于童年。卡波特 4 岁时,父母闹离婚,把他送去了阿拉巴马州的门罗维尔的姨妈家。在门罗维尔,卡波特是哈珀·李的邻居。小朋友们经常联合起来欺负带有娘娘腔的卡波特。每当这个时候,假小子哈珀·李就化身英雄,解救卡波特。他们在一起玩耍,轮流用哈珀·李爸爸的打字机写故事,并且互相写评语。
就是在那个夏天,迪儿来到了我们中间。
迪儿穿着蓝色亚麻短裤,扣子一直扣到衬衫上;他的头发雪白,像小鸭子的绒毛一样竖在脑袋上;他比我大一岁,却比我矮一头。当他给我们讲述这个古老的故事时,他的蓝眼睛忽明忽暗;他的笑声短促而快活。
《杀死一只知更鸟》
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的迪儿原型就是卡波特。而卡波特在第一部长篇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里,给了哈珀·李一个假小子的角色。
在传记片《卡波特》里,哈珀·李觉得卡波特不尊重灭门案的凶手,甚至有利用凶手写作的嫌疑,两个人开始远离。在另一部卡波特的传记片《声名狼藉》里,哈珀·李与卡波特因为创作理念不同,发生争吵。哈珀·李对卡波特把真实事件写成文学作品这一做法产生质疑,卡波特反问哈珀·李:”《知更鸟》不也是根据真实故事写的?”
真实生活中,哈珀·李与卡波特之间是因为什么产生裂痕的,我们无从得知。我们只知道,在《杀死一只知更鸟》大火之后,在《冷血》震惊整个美国文坛后,两个人不似从前那样亲密,渐渐地,断了联系。
05
《杀死一只知更鸟》曾被怀疑是卡波特写的
2003 年,一份报纸刊登了卡波特生父的采访,他对记者说:“《知更鸟》大部分都是卡波特写的”。由于《杀死一只知更鸟》后,哈珀·李一直没有写出第二本出名的书。这个传言就越传越真,直到哈珀·李与编辑之间的信件被公开。
06
《杀死一只知更鸟》的出版社原来是做这个的
当哈珀·李把《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书稿交给利平科特(Lippincott)出版社时,利平科特的畅销书是《外科手术:理论与实践》。这个位于纽约第五大道的出版社主要出版医学手册。但是,这个出版社有个神奇的小部门,这个部门的编辑专挑不知名作家的童书和一些古怪的小说。女编辑塔伊·霍夫(Tay Hohoff)发现了《杀死一只知更鸟》。
霍夫这样描述第一次和李见面的场景“6 月的一个炎热日子,一个黑头发、黑眼睛的年轻女子害羞地走进我们在第五大道的办公室……”
只是,那个时候《杀死一只知更鸟》还不是现在的样子。
07
杀死的到底是什么鸟
这本书的中文译名有好几种,包括《梅岗城故事》《枪打反舌鸟》《杀死一只反舌鸟》《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如果直译的话应该是反舌鸟。
在书中,父亲阿蒂克斯对儿子杰姆说:
我宁愿你在后院射易拉罐,不过我知道,你肯定要去打鸟的。你要射多少蓝鸟都没有关系,但要记住,杀死一只 mockingbird 就是一桩罪恶。
反舌鸟在摇篮曲和童谣中多为善良友好的象征,而蓝鸟象征着邪恶。在小说中,黑人被诬陷强暴,他就像反舌鸟一样纯洁善良。杰姆射杀反舌鸟是一种罪;反舌鸟被人类当做是蓝鸟,人类的罪行不可原谅。
那么,知更鸟是怎么来的?英国有一个著名的童谣集《鹅妈妈童谣》,里面有一篇《谁杀死了知更鸟》(Who Killed Cock Robin)。这篇童谣的主题与凶杀、证人、审判有关。有译者在翻译时,借用了英国童谣的这个典故,所以出现了知更鸟的“误差”。
08
小说改编的电影经典到原著党没话说
《杀死一只知更鸟》小说火到什么程度,一个例子就能说明。1962 年,小说改编的电影上映时,海报上出现了这本小说。
更厉害的还在后面,在世界范围内,电影的知名度远超过小说。电影让演员格利高里·派克在五次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后,最终抱得小金人。哈珀·李曾说:“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电影改编作品之一”。电影成功后,哈珀·李与格利高里·派克成了好朋友。派克的孙子哈珀·派克·沃尔更是以她的名字来命名。
09
哈珀·李怼天怼地,怼自己的家乡
一旦涉及黑人问题的东西,在美国就难逃争议。《杀死一只知更鸟》也是这样,尤其是遇到能不能上教科书的问题。《知更鸟》出版后就成为很多学校的必读书之一。而在 1966 年,这本书遇到了第一次大挑战。弗吉尼亚一所学校董事会把《杀死一只知更鸟》列为禁书,还给它贴上了“不道德文学”的标签。她在《里士满新闻领袖报》刊登回应,并拿出 10 美元:
最近,我在汉诺威郡学校董事会的活动中收到了这样的回应。我所听到的让我怀疑,它的成员中是否有人能够正常阅读。
毫无疑问,即使是最简单的智慧也能清楚地看出,《杀死一只知更鸟》用很少超过两个音节的文字阐明了一种荣誉和行为准则,其伦理是基督教的,这是所有南方人的传统。听到这部小说是“不道德的”,让我回想起从现在到 1984 年的岁月,因为我还没有遇到过比这更好的双重思想的例子。
因此,我随函附上一笔小额捐款给教区执事基金,我希望这笔捐款将用于汉诺威郡学校董事会升入一年级。
今年 3 月,哈珀·李与朋友 Charle Weldon Carruth 之间的信件拍出 2 万英镑。几封信中,最有趣的应该是,哈珀·李吐槽自己的家乡把《杀死一只知更鸟》当摇钱树,乱卖各种衍生品,搞主题旅游活动。
其实,Charle Weldon Carruth 不是唯一一个听到哈珀·李批评自己家乡的朋友。在与另一位朋友的信中,哈珀·李写道:“我的家乡没什么娱乐可言,但是有哈珀·李就够了。人们拖家带口来到这里。感恩节期间简直是地狱。我姐姐爱丽丝备受压力。”
门罗维尔《杀死一只知更鸟》雕塑
门罗维尔是哈珀·李的家乡,《杀死一只知更鸟》故事发生的地方。小说出名后,家乡修整了一座老法院,把它建成了一座文化博物馆。博物馆每年上演话剧《知更鸟》,卖《知更鸟》的各种周边,顺便还卖卖卡波特的东西。2013 年,87 岁的她将博物馆告上法庭,控诉它榨取她的名声。
在律师史蒂文森的书《正义的慈悲:美国司法中的苦难与救赎》中,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描写:
尽管沃尔特·麦克米利安一直住在门罗县,但他却从未听说过哈珀·李或《杀死一只知更鸟》。在哈珀·李的书获奖并成为 1960 年代的全国畅销书后,阿拉巴马州门罗维尔恬不知耻地赞美自己“土生土长的女儿”,为之欢欣鼓舞。然而,哈珀·李在回到门罗县后就销声匿迹,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事实证明,她隐世独居也没有阻碍门罗县吹嘘她的文学经典,或者利用这本书的名气自吹自擂。
哈珀·李写的故事所带来的感动与日俱增,而小说背后的冰冷现实却无人关心。
10
《杀死一只知更鸟》真假续集
2015 年,哈珀·李的新书《设立守望者》预售。这本被誉为《知更鸟》续集的小说打破了哈珀·柯林斯出版社的预售记录,首次印刷数量比《饥饿游戏》最终篇还多三分之一。《设立守望者》与《知更鸟》有完全相同的人物,而情节设置在 20 年后。
对《设立守望者》这本书,读者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设立守望者》就是《知更鸟》最初的版本。在编辑的指令下,哈珀·李把主角斯各特的童年摘出来,扩展成一本书。毕竟,李曾说过,“当时我还是个第一次写书的作家,别人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另一派认为,完全是两本不同的书。如果是同一本,也太惊悚了,律师男神阿迪克斯原来和支持种族歧视的人站在同一边。
不管有没有续集,事实是,《设立守望者》失败了,《杀死一只知更鸟》仍然是美国高中重点读物。
11
有人利用了哈珀·李?
哈珀·李去世 10 天后,她的律师和遗产执行人将李的遗嘱递交给阿拉巴马州法院。这份遗嘱并没有公开,但是之后,大众知道了遗嘱的一项内容:版权到期后,哈珀·李的遗产继承人将不再允许出版大众市场平装本的《杀死一只知更鸟》。
在美国图书市场上,大众市场平装本在机场、超市、火车站销售,价钱便宜,方便携带。学校统一采购这一版本,还能打四到五折。每年,学校都会大量采购《杀死一只知更鸟》。遗嘱一旦生效,意味着一些预算紧张的学校买不起这本书了。
一直佛系的哈珀·李在年老之后突然对管理自己的文学遗产感兴趣,这让很多人怀疑遗产执行人、律师和出版商利用了几乎丧失听觉和视觉的哈珀·李。告自己家乡那件事情,也是这样。
这件事情恐怕很难弄清楚了。哈珀·李一直与大众保持距离,但在《知更鸟》电影上映时,却频频露面,为电影“说话”。这样的哈珀·李把卡波特吓了一大跳。就像版权这件事,也有可能是哈珀·李突然“性情大变“。
如今,讲述黑人的电影没有入围奥斯卡才是最让人惊讶的事情。面对黑人问题,美国早已不是《杀死一只知更鸟》中那样黑白分明。但是,今年奥斯卡把最佳影片颁给《绿皮书》,演员兼导演斯派克·李愤而离场,或许说明了新的问题。
不管文字承载的是什么问题,《杀死一只知更鸟》所蕴含的文学魅力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减反增。2006 年,哈珀·李在写给奥普拉的信中,讲述自己年少的时候是怎么爱上阅读的,顺道向书表白:
在一个充裕拥挤的社会里,人们抱着电脑、手机、iPod,思想却像空荡荡的房间,我依旧与书一起缓缓前行。即时信息与我不相合。我更渴望在图书馆的书堆中搜寻,因为当我努力去学习什么东西的时候,我会去记住它。
而且,奥普拉,你能想象蜷缩在床上阅读电脑屏幕的场景吗?为了安娜·卡列尼娜而哭泣...... 被霍尔顿·考菲尔德警醒——有些事情属于柔软的纸张,而不是冰冷的金属。
哈珀·李向奥普拉诉说对书的满腔热爱,转头,她就拒绝了奥普拉的采访。
在《知更鸟》成功后,李便躲开大众视线,回到小镇,和亲戚朋友们过着美国南方乡下的小日子。她最大的亮相大概就是《知更鸟》电影上映的时候,除此之外,李把出版界、文学界、媒体抛在一边。
她害怕《知更鸟》带来的成功,也享受《知更鸟》给自己带来的自信。但,在哈珀·李的世界里,个人的小世界大于外面的大世界。李在《知更鸟》后为《Vogue》杂志写过一篇文章“爱——另一种表达”。她巧妙地将爱德华王子(维多利亚女王的父亲)对他情妇的爱、圣保罗传播福音时承载的爱和塞万提斯对生活的热情等截然不同的线索编织在一起。
她写道:“人类每一次经受住时间冲击的思想创造都源于对某物或某个人的爱。”《杀死一只知更鸟》绝对是源于哈珀·李对这个世界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