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金三角】厦漳泉大都市区

厦漳泉地区指:厦门、漳州、泉州三市和金门地区,人们称它们为:闽南金三角。由于三地交往密切,三地居民渴

厦漳泉地区指:厦门、漳州、泉州三市和金门地区,人们称它们为:闽南金三角。由于三地交往密切,三地居民渴望同城化,由此形成以闽南地区为主体的同城化现象。更有部分民众直接忽略市级区划概念,将三市合并称为闽南地区或者闽南市。目前这种合并市的思想正在深入三地人民的文化,教育,生活中。但官方尚未有高度的共识来完成合并的计划。由此就演变成厦漳泉大都市区。

中文名厦漳泉大都市区

外文名Xiamen-Zhangzhou-Quanzhou Metropolitan Area

官方别称闽南金三角

包含厦门、漳州、泉州

属性城市群

坊间别称闽南地区,闽南市(坊间)

机场高崎机场、晋江机场

铁路鹰厦,杭深,龙厦,漳泉

简介

厦门、漳州和泉州的同城化,建立厦漳泉大都市区,这是一个老命题,不过这次终于摆上了议事日程,还是很鼓舞人心。

厦漳泉大都市区

厦门无疑扮演主要角色,左右两翼对接漳州和泉州,形成一个位居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的东南沿海具有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区,这或许就是未来大厦门的蓝图。

它对厦漳泉三市都是一次历史的机遇,但是,对于漳州而言尤为重要,这座在厦门和泉州影子里生存并沉寂了好多年的城市,将彻底“解放”。

据说,闽南人的祖先最早从中原河南一带迁入时就是在漳州和泉州落脚的。

两个文化、历史、背景、语言、民俗相同的闽南兄弟,漳州一向是以老大哥自居,插一根扁担都能发芽的肥沃土地,足以让泉州人妒忌一辈子。可是,近几十年来两地的经济发展大相径庭,无论是GDP、财政收入等,漳州如今都已被远远地撇在后面。

传统的“厦漳泉”次序排列突然间被颠倒,漳州被搁在一个颇为尴尬的位置,除了农业示范区,外加一个文化名城的美誉,在工业经济上则是乏善可陈。既生瑜,何生亮?让漳州人很无奈。

很多在漳州居住过的人都感觉,漳州是一座不温不火、安于现状的城市。漳州人的心态总是知足常乐、小富即安,像他们喜欢看布袋木偶戏一样,静静享受,细细品味,生活很轻松。

包括漳州的女人也很小资,早晨从菜市场回家,菜篮子或自行车的前框里总忘不了捎带几支艳丽的鲜花,看上去就像生活在北欧某个有序而宁静的小镇。

漳州时常沉浸在昔日气候宜人、物产富饶的“农业立市”的辉煌当中,始终割舍不了传统的“百般武艺,不如锄头锄地”的农业情结。曾几何时,九龙江畔的“花果之城”、“鱼米之乡”。沉甸甸的龙眼、荔枝、香蕉、菠萝和盛开的水仙花,无不成为电视主持人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漳州还是一座很“宣传”的城市,善于在找寻“感动漳州的人物”中,提炼出各种鼓舞斗志的精神榜样。很早的时候朋友就告诉我,漳州人总结了好几种“精神”,很了不起。屈指数来,有龙江风格的大局精神、谷文昌的创业精神、女排的拼搏精神以及漳州110的服务精神等等。并相继修建了“谷文昌精神教育基地”,“龙江风格”纪念馆,女排“五连冠”陈列室等。

漳州人绝对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遗余力地努力挖掘特色精神资源,也曾竖立过一位身残志坚的小学乡村教师的典型,轰轰烈烈到全省巡回报告演讲,人们都乐观地期待着能在全国范围泛掀起一股强大的学习热潮。

一座城市确实应该有其立市的精神,那是灵魂。但是,一座城市的发展如果只有精神也还不够,还需要机遇,以及对机遇的充分把握。泉州有没有什么精神呢?泉州人也许习惯埋头做生意,来不及总结。从石狮小镇的“三来一补”到“有街无处不经商,铺天盖地万式装”,再到享誉海内外的柒牌、七匹狼、富贵鸟、特步、九牧王和利郎等知名品牌企业。这大概也能折射出某种精神,总结起来应该是一种“爱拼才会赢”的敢于拼搏、敢于冒险的海洋精神。

人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解放程度,泉州这辆经济快车永远是在“绿灯快行,黄灯慢行,红灯绕道行”的“交通规则”中高速前进。漳州不乏人才,漳州也不乏机遇,国内知名的万利达集团正是从南靖一所中学的校办工厂起家。漳州人经营文化市场很有前瞻性,当年在民主路上那很不起眼的“晓风书屋”,上世纪90年代初竟然长驱直入厦门书市,如火如荼,盛极一时。那时候,堂堂厦门特区还没有一家像样的民营书店。

漳州最需要的是对机遇的把握。在打造厦漳泉大都市区中,抓住了机遇,这座海滨城市将被激活,失去机遇,它只能在精神世界中继续美妙地冬眠.

《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昨日,有关部门提供的这份意见稿透露出一个消息:厦漳泉三市拟共同争取同城化发展规划报批国务院,纳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版图,形成国家战略。

厦漳泉大都市区

意见稿长达53页,由十二部分组成,从厦漳泉同城化的基础和条件着手,制定了三城同城化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就厦漳泉三地的空间格局与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同城化、建立共同市场、推荐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10个方面做出规划,形成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同城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按照意见稿,厦漳泉三市计划利用2011年到2020年的10年时间,共同建设一个核心区面积达7772平方公里的大都市区。这一面积比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面积还大,相当于7个香港的大小。

意见稿提出的发展目标称,至2015年,厦漳泉初步实现同城化,三地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社会管理政策基本接轨,市政、信息、能源、口岸通关等基础设施全面对接联网;资源要素市场体系一体化形成,综合经济实力与台北都会区的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到2020年,厦漳泉基本实现同城化,实现产业、空间和社会的高度融合。到时,厦漳泉将基本形成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功能,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性大都市之一,实现与台湾经济文化的深度融合。

厦漳泉大都市区

根据意见稿,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准备规划形成“一核、三带、两轴”的空间格局。

所谓的“一核”指厦漳泉大都市核心区。核心区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厦门城区为核心区中部,拟定位为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商务中心、文化休闲旅游中心、贸易中心、高端消费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高新技术研发基地。

核心区西部则包括漳州芗城区、龙文区、圆山新区等漳州城区,以及长泰县城、南靖靖城新区和九龙江生态经济区(包括华安丰山和长泰古农农场)等中心城市拓展区域。这一区域拟被定位为: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都市农业发达的现代化都市区。

泉州市中心城市2980平方公里范围为核心区东部,功能定位为: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专业会展中心、专业技术服务中心、研发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商贸、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除了核心区的三个组成部分有具体的功能定位外,意见稿还结合厦门湾南岸、翔安-围头湾、湄洲湾南岸、东山湾、三市县域经济的产业特色,对这些区域的产业布局进行了功能定位。

“三带”指:厦漳泉三市沿海地区的沿海产业城镇聚集带;绿色山地生态保育带,主要范围是三市西北部,包括博平岭和戴云山等山地;三市近海海域的蓝色海洋保护与开发带。

“两轴”,即厦漳龙赣发展轴和厦泉-三明-抚州发展轴。“厦漳龙赣发展轴”将串联起厦门中心城区、漳州中心城区与沿海部分城镇产业密集区,并向龙岩地区辐射,是厦漳泉大都市区与江西和长株潭城市群联系的重要通道。“厦泉-三明-抚州发展轴”,由厦门、泉州合力带动辐射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并向西辐射三明、江西和长株潭城市群,以及向东辐射莆田的重要通道。

交通运输

意见稿提出,厦漳泉力争尽快开工建设长泉铁路、沿海货运专线、宁漳客运专线、昆厦客运专线,形成六条客货共线(福厦、厦深、龙厦、鹰厦、漳泉肖和长泉)、两条客运专线(宁漳、昆厦)、一条货运专线(沿海货运专线)的“九线”铁路网格局。

厦漳泉拟逐步实现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连接,充分利用福厦铁路及即将建成的厦深铁路,共同争取开行厦漳泉城际列车;尽快动工建设厦漳泉城际轨道交通体系首期线路,推动厦门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向边界地区延伸并预留与漳州角美、泉州南安等地的对接口。

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拟新建G319线厦门海沧至漳州市区改线段,建成G324线改线即漳州沿海大通道,加快推进厦漳海底隧道前期工作,推进厦门翁角路至角美翁角路和厦门集灌路至长泰快速路线等道路交通对接,率先实现厦漳公交在临港产业区内跨界延伸。

厦漳泉将建设城市公交智能管理系统,利用卫星定位等技术,加强城市公交、农村客运、城际公交的行业监管,形成三市统一的公交调度和管理平台。

三市将积极推进厦门、漳州及泉州环城高速建设与衔接,开工建设厦漳同城大道、厦漳泉城市联盟高速路、环厦高速往漳泉通道(仑头-云埔段)等同城通道。

在港口建设方面,大都市区拟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厦门、漳州联合编制临港产业区规划,发展临港石化能源产业、港口物流业和滨海旅游业。意见稿提出,将原厦门港的税费、补贴、口岸通关等各项优惠政策延伸至漳州所有港区。

意见稿称,加快推进翔安国际枢纽机场、高崎机场航空产业基地、泉州和漳州机场建设,推动机场之间配套服务衔接,实现机场间的异地候机,重点规划厦门、泉州、漳州中心城市到达机场的快速交通联系通道,加快推进机场至金门跨海通道建设的前期工作。

教育培训

厦漳泉将共享教育资源,提倡跨区域学校牵手帮扶,建立校长和教师交流合作机制,推动厦漳泉三市教育城域网互联互通,促进三市校园网实现 “同城化”。三市拟推进统一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建设,自由选择培训网络和课程,互认继续教育学分。

大都市区将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跨行政区共建教学及科研机构,支持其跨地区设立教学、培训、科研分支机构,共建共用高等院校科研实验室。

同时,厦漳泉将联合开展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招生考试、教师队伍和财政投入制度改革试验。三市将联合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衔接试点,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扩大异地招生名额,并共同研制统一的民办非学历教育办学机构审批标准。

社会保障

厦漳泉将加快推进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以及社会福利、救助等政策一体化进程;建立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信息及服务共享机制;逐步统一城乡低保标准,建立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大都市区将建立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相互认可、信息共享、协助监督机制和同城医疗费用结算(清算)系统,实现参保人医疗保险费实时结算。

同时,三市将推动老年卡互认和乘坐公交、景点门票免费等政策共享,并协同开展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范围试点工作。

此外,厦漳泉还准备建立区内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库,建立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不变、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

共同市场

厦漳泉将不断打破行政性垄断,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统一规范企业登记注册条件和程序以及重点行业准入标准。

三市计划一起推进金融服务同城化,建立厦漳泉大都市区金融风险处置联动机制。大都市区准备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鼓励支持三市地方金融机构互相设立分支机构,建立一体化的存取款、支付与资金结算、金融网络系统和信用保证体系,并推进信贷管理一体化,实行同城放贷。

此外,意见稿提出,建立三市之间共推企业上市的工作联动机制,打造证券市场的“闽南金三角板块”,探索建立三市区域性企业股权融资、股权交易平台。

三市计划建立统一的产权市场,构建土地、房产、矿产等统一的产权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和管理平台,搭建一体化的内外贸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

在区域共同市场内,三市拟共同出资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同城化科技合作项目,构建大都市区统一的技术交易网络和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促进技术市场一体化。

文化体育

三市将通过整合三地旅游文化资源,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海峡西岸休闲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中心”。

厦漳泉计划增进区域媒体合作,推行电视传媒互相对等落地、有限电视节目互联互通,实现各市自办节目互相传播,共享新闻。

大都市区将推进文化体育资源的共享,通过共建培训系统,推动文化、体育人才共同培养,并将建立统一的文体协会。

厦漳泉还计划推出集公共交通、公园游览、图书借阅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区市民一卡通”,并一起构建厦漳泉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

此外,三市还准备联合举办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合作举办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等,共同争取申办全国性、国际性等重大体育赛事,联手打造区域文化品牌。

医疗卫生

厦漳泉打算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共享,统筹建设5个平台——— 三市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平台(含居民电子病历平台、居民体检信息平台等)、二级以上医院远程联网挂号平台、统一远程专家会诊平台、稀有血型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平台,促进医疗服务网络化和同城化。三市还将实现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带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

大都市区将统筹规划急救设施,逐步建立统一的急救医疗网络体系,实现急救信息共享和急救网络连通,消除覆盖盲点。

厦漳泉还准备探索建立双方定点医院双向转诊、医保互认以及急诊报销三种机制,推动建立医保卡同城购药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厦漳泉还准备探索建立双方定点医院双向转诊、医保互认以及急诊报销三种机制,推动建立医保卡同城购药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及电子病历读取、健康档案查建、重大体检项目结果互认等,实现门诊病历“一本通”,逐步推进医疗一体化试点。

两岸交流

根据意见稿,厦漳泉将共同建设两岸产业对接园区,以引进台资金融机构、促进两岸货币兑换便利化、建设两岸跨境资金清算等为主,努力建成海峡两岸金融业合作的大基地、大平台。

三市计划共同支持在大嶝岛内及在翔安、东山岛、南安部分地区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借鉴海南岛免税政策,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建设对台离岸金融结算中心。

三市拟探索台胞融入厦漳泉大都市区社区生活的社会管理体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胞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认定、考试、执业注册和短期行医。[2]

最新进程

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第一次党政联席会在厦门召开。这标志着三市同城化正式拉开了帷幕。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的发展分为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目标(2012年),同城化要迈出实质性步伐,中长期目标(2015年),要初步实现同城化。

厦漳海底隧道北起于厦大附近 (连接成功大道),南止于漳州开发区南炮台,通车之后,厦门岛内和漳州开发区的中心城区,车程仅5分钟。

年内开建同城大道

2012年10月10日,厦漳泉大都市区第二次党政联席会在漳州举行,审议通过《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发展总体规划》等5项议程。厦漳泉同城化按规划将在2015年初步实现。

《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厦漳泉大都市区目标范围包括三市全域;至2015年初步实现同城化,即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同城化联网、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同城共用、基本社会公共服务有效融合、资源要素市场体系一体化形成和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大都市区的四个发展定位,即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先行示范区、两岸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先行先试区。《规划》还提出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明确七个方面主要战略任务,推动保障措施全面落实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