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戴姆勒与吉利各持股50:50,在中国组建高端专车出行领域建立合资公司,并在部分城市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后。吉利与戴姆勒集团的合作再次得到加强,3月27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戴姆勒(Daimler)计划将子公司Smart50%股权,出售给最大股东——中国吉利(Geely)汽车;双方目前洽商顺利,最新结果将于本月上海车展前公布。
有意思的是,作为戴姆勒在豪华车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宝马已经捷足先登。2018年7月10日,在第五轮中德磋商中,中国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与宝马(荷兰)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宝马)正式签署了合资经营合同。也就是说,“北长城MINI,南吉利Smart”的合资高端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从长城MINI到吉利smart
长城宝马建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投资总额51亿元。新公司命名为光束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7亿人民币,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张家港市;公司董事会由六名成员组成,董事长由长城委派,副董事长由宝马委派,董事任期四年。光束汽车有限公司将在江苏省建立标准年产能16万辆的国际先进整车工厂,未来将生产MINI电动车,推进MINI品牌的电动化和本土化;当然,除了生产MINI电动车外,光束汽车有限公司还将为长城汽车生产电动车产品。
其实,早在长城宝马合作生产MINI电动车之前,吉利就有意和戴姆勒合作生产电动版Smart汽车;直到3月28日这一消息才实锤落地。吉利控股和戴姆勒同时宣布,双方以各持股50%的方式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进入智能电动车领域。和长城MINI一样,吉利与戴姆勒的合资公司也将采用6名董事以及smart仍由梅赛德斯-奔驰设计研发;而值得一提的是,smart未来产品阵容还计划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级别车型细分市场。
合资高端电动时代,你更看好谁?
长城与宝马MINI、吉利与奔驰smart将在合资高端电动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其一,加快在高端品牌在中国的移动出行布局。就拿宝马在共享出行的布局看,ReachNow共享出行项目主要提供宝马i3作为租赁车辆,而MINI与长城建立合资工厂之后,未来在中国这个项目的普及将会主要依靠MINI,这会极大的解决宝马在移动出行领域的成本问题;当然,戴姆勒与吉利双方持股比例为50:50,在国内建立了高端专车出行公司,吉利与smart建立合资公司后,也会解决成本问题。
其二,MINI进口中国市场的车型一共7款,售价区间在20-40万元之间;但作为一个小众品牌,这样的售价已经触及到母公司宝马的阵地,虽然诸多年轻人喜欢,但也只能望而却步;所以,MINI燃油版国产化的第一个利好就是价格进一步拉低,毕竟MINI目前的销量并不低。而同样的问题奔驰Smart也得面对,性价比不高导致Smart年年亏损,而一旦国产后,其售价将会形成巨大的性价比。
当然,最重要的是双方都能各取所需。长城汽车与宝马MINI建立合资公司后,不仅仅是MINI纯电动版,后续将诞生的更多车型;更重要的是,长城将获得MINI在制造和研发上的技术帮助,这将有利于长城汽车向高端化市场进军。而吉利在平台、三电技术方面具有不错的优势,加上戴姆勒的生产技术积淀以及品牌影响力,双方也能达到优势互补。
【写在最后】
其实不管是MINI的生产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中国,还是smart与吉利联姻,都看得到国内高端出行的领域是一块大蛋糕。但相比MINI的在国内的巨大利润空间,smart不仅没有盈利,反而年年亏损;2018年smart的年销量不足13万台,而宝马MINI2018年销量超过了36万台。所以此次smart急于"抛售"股份的原因;除了降低损失外,还有就是在未来与长城MINI抗衡以及在吉利与戴姆勒共同建立的出行公司中大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