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前人均寿命30左右,为啥庄子活80多?答案说着容易做着难

null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早期哲学家,著名道家学者,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学说,后世将其和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善于养生之道,高寿而终。

据史学家考证,庄子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享年八十三岁。

两千多年前,经济不发达,医疗水平有限,人居寿命只有三十岁左右,庄子为何能如此长寿呢?

从庄子和他的弟子们编写的《南华经》(亦称《庄子》)一书中,或许可以找到一些庄子长寿的“秘诀”。

《养生主》篇记载:“吾生也有涯……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很危险。

应该多学习有道的知识,摒弃无道的学问。

做好事不能希冀留名,也不要做坏事触犯法律,遵循自然之道就可以保全性命,奉养亲人,享尽天年。

null

​梁惠王王宫有个专职宰牛的屠夫叫庖丁,他的宰牛、分解牛肉的技艺精湛,工作了十九年,屠牛数千头,所用的宰牛刀却如同新磨的一样锋利。

梁惠王就向庖丁询问:“你的宰牛刀为何依然保持锋利无比?”

庖丁回到说:“如果用刀斫砍牛的筋骨,这把刀早就完蛋了,我以刀寻找筋骨与肌肉之间的缝隙,该回避的地方就回避,选择好下刀的位置,刀就会在牛身上游刃有余,不受损害,如此一来,就会迎刃而解了。”

梁惠王听了庖丁的一番解释,明白了养生的道理,遇到复杂无解的难题和险阻,该躲避的一定要躲避,遇事不能逞强好胜,顺其自然,身心就不会受到伤害。

《至乐》篇记载:某一天,一只海鸟飞到了鲁国国都的郊外,鲁侯就派人捕获了海鸟,送到太庙饲养,整天以美酒、牛肉喂养这只鸟。海鸟却因悲伤而不吃不喝,三天后就死掉了。

null

​庄子说:“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者。”

以人的饮食习惯去喂养鸟,而不是以鸟的饮食方式喂养,加之改变鸟类遨游天空的生活方式——关进笼子里,鸟怎么会活下来呢?

应该把鸟放回天空,它才会自由翱翔,在森林、湖泊、大海中饮水觅食,鸟就会健康生存下去。

人也同样,选择自己适应的生活方式去生活,而不是寻求无法适应的方式,那样就会得不偿失。

庄子清心寡欲,不羡慕虚荣浮华,不追逐名利。

null

​《秋水》记载:庄子在濮水垂钓,楚威王派使者劝说他去楚国做官。

庄子对使者说:“我听说楚国供奉着一只死了一千多年的乌龟尸体,现在仍然接受人们的祭拜。请问,乌龟是愿意死后留下躯壳受人祭拜,还是愿意在淤泥里面爬行呢?”

使者回到说:“当然是愿意在淤泥中拖着尾巴活着!”

庄子于是说:“往矣,吾将曳尾涂中。”

——您请回吧,我就愿意在淤泥里拖着尾巴活着。

言外之意,表明自己不羡慕虚荣,不喜欢追逐高官厚禄,宁肯固守清贫,无欲无求,换得清净平安。

null

​《至乐》篇记载:庄子的妻子去世了,好友惠施前来吊唁,却发现庄子“鼓盆而歌”。

惠施很惊诧地问他:“你妻子去世,不哭也就罢了,你竟然敲着盆子唱歌,是不是做得有些过分了?”

庄子回答说:“一开始我也难过落泪,可是想明白了,人固有一死,注定要返归自然,我妻子只不过是去了她该去的地方,我们应该高高兴兴送她一程才是,因此我就不哭泣了!”

庄子心胸开阔,乐观豁达,遇事想得开也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