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盆菜宴,千人大巡游…深圳这个庙会传承500年,持续10天!

每个季节里的每一场盛事,都是对时间的记录,西乡三月三的庙会,不例外的记录了这个暮春。 庙会据说是为迎

每个季节里的每一场盛事,都是对时间的记录,西乡三月三的庙会,不例外的记录了这个暮春。

庙会据说是为迎接北帝的诞辰,可能巧合,或许人为,让北帝的诞辰放在三月三。这个古代人官方春游假期的日子,更巧的是北帝诞辰的庙会也要持续到4月10号,一个不小的长假。

跟着请神的队伍走了一圈,真实的热闹场面,宝安民众,香港同乡会,举着旗牌在队伍之中,一路浩浩荡荡,队伍后面的几十个人全副鸾驾,一路上,鸣锣,执大刀,手托香炉,抬八抬大轿,恭迎北帝。

飘色这种集戏剧,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广东特色民俗,看得见的是财神莅西乡到送子观音,从婚嫁到渔耕,所有能想到的神话及祝愿都在那一串飘色队伍当中。

沿途的商家民众也都举着手机围观,也有在路边摆了简易香案,插着香火,跪拜北帝。年长的阿嚒坐在街边,看着眼前,可能念着过往。

“三月三庙会”不光是热闹,也是西乡人一年一度的祈福祭祀,亲友相聚的大日子。

深圳呆的久了,会莫名丧失时间感,这个身处北纬23度26分以内的沿海城市,全年接受太阳的慷慨,在降水量和东南季风的调停下,最终在亚热带季风气候里藏身。

不能用季节划分时间的流动,就需要仪式来提醒时间的流失。就像西乡用庙会这种仪式,用一场盛大和这个春天同行。

西乡因为北帝庙会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更广,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差那么一些,虽然游行的队伍里不乏网红在直播,但之前问了几个朋友,有庙会要不要去玩儿?大多都用看傻子一样的表情看我,意识到,大家对庙会多少有些误解。

或许没人想知道,三月三,历史中这个日子里的所有风流倜傥,传承了500多年的文化,最后都被当代人,放进一场场庙会之中。

这座北帝古庙,作为明朝万历年间的遗存,据说因为永乐大帝朱棣在北方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为了证明他当皇帝的合法性,就造了北方天神真武帮他战胜侄子的神话。

作戏要全套,为答谢真武,在武当山大兴土木,建造供奉真武宫观,下令全国百姓信奉,由此,是真武显赫的开始。后来加封真武帝为“北极镇天真武玄上帝”,取其头尾各一字,简称“北帝”。

关于三月三,说来并不陌生,古人的热闹有“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孔子的春浴行游,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视听之余,信可乐也。”这是永和九年的三月三,王羲之的流觞曲水,和他那场大醉。

他们也是亲朋好友相聚,祈福,欢宴,歌舞。延续至今,形式变了,但主题依旧。

今天的祈福,还是用灯,一盏盏端的是庄重质朴,是对来年的希冀,有对过往的传承,欢腾的歌舞要上演几天,同乡的欢宴也都在一桌桌大盆菜里尽显。

在神迹和帝王的完美配合后,南方人对这个北方的神信仰至今。

庙会是这里的传统,也是在这里已经长大或正在长大的那群人的昨天和今天。

盆菜这个广东特色,婚嫁庆典,哪里都不会少。

舞狮开宴,一盆菜上来之后,摆盆的大哥说着“大吉大利”翻开盆子,告诉我们正确的吃法,装菜的盆倒入盖菜的盆,一层层菜露出来,蔬菜到鸡鸭鱼肉再到海鲜,一个盆装下了海陆空

说不定,盆菜的终极目标,是装下整个宇宙。毕竟,广东人吃天下的文化都有所耳闻。

一桌十人,整整摆了1100多桌,实实在在的万人宴,西乡步行街,街头摆到街尾。

大哥说,盆菜一般都吃不完,打包盆菜是习惯,带回家后大家再自行添点儿料,再吃上一顿。实践里,奢侈和简朴并存。

因为今天的异常热闹,好像掩盖了这里原本的清新和安逸。

要说南头是一个杂乱中隐藏着秩序的闲适的城中村,大芬是让人流连忘返的艺术空间,那西乡大概就是河清海晏,盛世太平,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那条明显的界限以西乡一桥为界,闹市的车马声被西乡河吞了进去,给了沿河两岸居民另一片天地。

从西乡一桥沿着西乡河一直往前,沿途的钟表店头顶是茂密的树荫,侧耳是不绝的鸟鸣。落眼不是川流不息,飞速前行的深圳,是随手一把风,都满怀清新干净的春天。

西乡中学校车停在门口,上课时间,绕着一圈,去南头要穿拖鞋,在西乡,可以骑车,自行车,电动车都好,一堵墙把学校和人间烟火地隔开,欢声笑语和商贾买卖,车水马龙交织,但春天,花还是要开。

这里的花草树木不管身在何处,都肆意喜人的生长,一棵树根的位置开出一扇门,一栋废弃的房子里长出一片花,两层小楼里长出的树……寸土寸金,和这里无关,废弃就让它废弃,开花就让它开花。

祠堂前的湖(鱼塘)里,有人划着船清理水藻,也有人等着鱼咬下吊钩,岸边高大的椰子静静的看着。过了祠堂就是小学,放学时间,家长等在门外,帮孩子理理衣服,然后提过书包,一起回家。

从中学到小学,再到西乡步行街,沿着河岸划出的那片区域,就是西乡人的日常,到处都是玩闹的孩子,家长带着,和小伙伴一起,笑闹不断,这里长大的孩子都有相似开心的童年。

素有“小东门”名号的西乡步行街,这条滨河特色街道,改造后和记忆里略有出入,可能是去的时间不巧,也可能是改造后的要求,曾经琳琅满目的摊贩不见踪影,摊贩大概也只在夜间出行。

小孩儿们玩儿的累了,拿着父母给的零花钱去买点儿零嘴,不知道是去哪家,但那些开了很多年的店肯定有人去的不少,可能在步行街卖豆腐花的老伯那买过豆腐花,或者在卖米糍粑的阿姨那拿过一份糍粑……还可能拿着钱从绮云书室的门口路过。那个曾经身兼数位第一的郑毓秀,女博士,女律师,女政务官,女法院院长。

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就和这条街道一样,明亮且内秀。

沿用至今的巡抚街,一砖一瓦堆积历史,深圳这座众人眼里的文化荒漠,用西乡证明,它是所谓文化荒漠里的另一片绿洲。

这里有典型的市井荣华,也能在一堵破墙内开出繁花,从学校到教堂,从菜集到市场,从公园到祠堂……这就是最好的文化包容。

临我们离开那会儿,摆在北帝庙前的大盆菜桌前还有那些亲友相聚的人,在喝着酒,聊着天,就和过年一样。

店铺的灯火闪烁,孩子们在路旁打闹,抱孩子的妈妈在哄宝宝睡觉,这边在收拾桌椅碗筷,那边戏台上念着唱词,北帝庙里的祈福灯在风里面晃荡,欢声笑语,嘈杂满地,但又好像很安静……

想想,这样的场景,大概也就是孔子希望里的河清海晏,天下太平了吧!

西乡“三月三”庙会

完整时间安排表:

交通指南:

地铁转公交

地铁:一号线 西乡站 

到圣淘沙站 转 M382公交  坐三站 

西乡步行街下车 沿着步行街走到头

表演观赏区域示意图:

参考文献:

1 萧统编,李善注 《文选》 ,中华书局 出版发行,1997年11月第1版,2013年6月北京第9次印刷

2 游识猷,《上巳节:据说春游能续命》,果壳 ,2017.04.04

3 廖虹雷,《深圳大盆菜》

4 苏米娜,《西乡北帝古庙“三月三”庙会的 由来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神州民俗,2011年第164期

作者 |东歌  摄影| young

本文为深圳微时光原创内容

转载请注明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