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用「悅讀書心」,發現「文化沙漠」之外的香港 |獨家

最新的香港全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近四成受訪者「無閱讀習慣」,數據驚人但又不無道理。由於生活節奏的不斷

最新的香港全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近四成受訪者「無閱讀習慣」,數據驚人但又不無道理。由於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肯沉下心來讀書的人越來越少,不少學者稱香港現如今已是「文化沙漠」。雖然每年在香港舉辦的藝術節、演唱會、品酒會不勝枚舉,但兒童和青少年的文化熏陶亦是一塊需要長期耕耘之地。

為鼓勵更多香港基層兒童和青少年加入愛好閱讀和寫作的行列,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由《亞洲週刊》、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辦,零傳媒協辦的《少年:悅讀書心》新書發佈會暨悅讀嘉年華,昨日(2日)在尖沙咀街坊福利會舉行。

本次新書發佈會的新書《少年:悅讀書心》,是2018年香港書展期間主席辦機構攜手舉辦的「我們一起悅讀的日子」活動的產物。活動至今已走過了6個年頭。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的活動中,主辦方首次邀請到了來自台灣和貴州的孩子們,兩岸三地的兒童們在書展中一起領略閱讀的魅力。

孩子們在閱讀之後會根據大會規定的題目進行現場寫作。而這本《少年:悅讀書心》就是從一千多名孩子的文章中精選出上百篇優秀文章和片段。在書中孩子們既是「讀者」,又是「作者」。昨日,近五百位香港的中小學學生受邀參加活動,過半數學生是新書的小作者,特地來見證自己作品出版發行的的時刻。

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楊何蓓茵在主禮嘉賓致辭中表示,閱讀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框架,古今中外許多名人的成功都離不開優秀的閱讀習慣。教育局一直不遺餘力地以多元化的方式推動閱讀活動,以激發學生們的閱讀興趣。今年更是提供了5000萬元閱讀經費投入到讀書相關的活動當中,以此來鼓勵更多香港青少年熱愛讀書,熱愛寫作。

嘉賓們一起開啟了新書《少年:悅讀書心》的發佈儀式,學生代表們也紛紛上台接受嘉賓們贈書。隨後,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活動籌委會副主席梁俊傑帶預告「我們一起悅讀的日子2019」的活動,他特別強調,在今年的活動中,來自澳門的學生們也會參加,給兩岸四地學生們提供交流的機會。

《亞洲週刊》副總編輯、「我們一起悅讀的日子」活動籌委副主席江迅對記者說:「閱讀,可以從讀者角度理解,也可以從作者角度理解,從讀者的角度看,成長需要閱讀,童年需要閱讀。從作者的角度看,閱讀還有另一種意義,是文學的生存之道」。這更加突出了閱讀好書對青少年的成長具有重大意義,學生們在閱讀中可以感知歷史,拓寬知識面。

隨後的嘉年華活動更是引發了學生們的極大興趣,他們在遊戲中學習了更多有關歷史和科技方面的知識,也因此更加愛上閱讀。一名小學生說:「很開心自己的書可以被選入新書裏,以後也會繼續看更多更好的書,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也有學生表示:「讀書確實可以讓我們懂得了更多知識,讀書對自己有很大幫助」。

閱讀對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區分了兩種不同的人生方式,一面是草長鶯飛,繁花似錦;一面則是一望無盡的荒涼。主辦方希望透過每年的慈善活動,讓更多的青少年有機會接觸書籍,愛上書籍,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孩子們開始,漸漸讓香港這片「文化沙漠」變成「文化綠洲」。

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