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空心装药炮弹也就是聚能破甲炮弹,其实是一种聚能现象这种现象,在19世纪就已经被人们发现了,而到了二战之后,这一原理在炮弹的设计中广泛应用,出现了聚能破甲弹。直到如今,它仍然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反坦克,炮弹,地雷以及一些爆破工程中。不过在二战时这种炮弹却很少用在水面舰艇上。虽然作为陆战神器,但是在水中却根本无法大显身手。
在十九世纪时,一个名叫门罗的美国人就发现了一种现象,在一块钢板上放上炸药然后引爆,虽然装药量很大,但是最多只能在钢板上炸出一个小小的坑。但是如果在药柱针对钢板的一面挖一个锥形的孔,这样就能够在钢板上炸出一个很深的坑洞,这个现象被后人也称为门罗效应。
其实这个现象就是现在的聚能原理,在它被发明之后,很快就有聪明人想要以此研发破甲武器。而且单纯的挖坑还不够好用,在这个锥形的坑洞里再垫上一个金属罩,这样爆炸后的冲击波就会向后面传播,压力使金属罩从后向前逐渐被压缩凝聚成一根速度和温度都很高的金属流,然后在钢板上穿出一个大洞。
这就是穿甲弹的基本原理,对付一些厚重的装甲效果很好,能够在外部钢板上穿出一个洞,然后将金属流射入其中杀伤内部人员。在二战时候陆地上的使用非常广泛,不过却很少用在水面舰艇上,这也是因为水面舰艇的设计与陆地坦克等装甲车的构造不同。
而穿甲弹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穿甲,意思就是用来突破厚重的钢板,而如果在对付舰艇方面,舰艇的设计中都会有许多小舱室,在金属流击穿外表的船壳之后也只能够伤到第1间舱室,甚至连周围的小舱室都破坏不了,而且后续的金属流在突破几个舱室之后,威力衰减很大。
因此用穿甲弹来打舰艇的话,也就是给船穿一个洞而已,而且大型军舰都会在核心舱室周围修建有多个小舱是用来防御炮弹的攻击,这样一来根本很难威胁到核心的部分,况且二战时候的聚能战斗部技术也并不成熟,炮弹经常哑火,用来对付地面装甲或许比较强势,但是用在水面上根本无法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