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黎东方著的《细说民国》中徐锡麟一节,刚开始记载烈士徐锡麟的内容比较简单:丁未年五月二十六日(1907年7月6日),徐锡麟与同志陈伯平、马宗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夺占军械库,事败,就义。
其实,当天的刺杀行动,或者说武装暴动还是很激烈的。
本来徐锡麟和秋瑾约好皖浙两省同时起义的时间,是五月二十八日。可是,由于安徽巡抚恩铭的幕僚张次山的母亲要在五月二十八日过八十大寿,恩铭不得不去,所以,把给巡警学堂学生毕业典礼训话放在了五月二十六日。
因此,恩铭也根本没有机会再去给自己的幕僚张次山之母过大寿,而是提前了两天去见阎王了。如果他选择五月二十七日训话,那就会再多活一天。可是,五月二十七日当天是星期天,他想休息。所以,他还没有等到星期天,就长期的休息了。
五月二十六日早上,恩铭给巡警学堂的毕业学生训话,徐锡麟突然向恩铭报告,“今日有革命党起事!”恩铭吃惊之下,刚反问一句,陈伯平便向前摔了炸弹一颗。
可惜的是,这炸弹是陈伯平自己所造,质量并不过关,因此当炸弹摔在地上后,并未爆炸。
紧接着,徐锡麟便从皮靴里掏出两只手枪,对着恩铭双枪齐放,陈伯平和马宗汉也掏枪来打。恩铭中了七枪,依然未死。然后,被自己的手下救出。陈伯平追了上去,又补了一枪。恩铭回到抚台衙门,请“洋医”英国人戴璜来开刀,因出血过多而死。
在徐锡麟武装暴动的现场,“文巡捕、以知县用、试用府经历”陆永颐为了掩护恩铭,中了五弹,当场身死。“武巡捕、尽先补用守备”车德文也为了掩护恩铭,中了十一枪,未死。其他的一些跟着恩铭的人,也多有受伤,但都未致命。
随后,徐锡麟带着愿意革命的巡警学堂的学生三十人左右,赶到军械库。可惜,因为子弹和枪支、大炮、炮弹不能使用,而被清军围了起来。徐锡麟等二三十人,从早上抵抗到下午四点多钟,陈伯平战死,学生死了一人,伤了数人。
马宗汉建议烧了军械库,引爆火药,与清军同归于尽。徐锡麟不忍心全城老百姓因火药爆炸,而遭殃,所以拒绝了引爆火药库的建议。
随后,除了个别学生侥幸脱险,徐锡麟、马宗汉与九个学生,以及巡警学堂的三个队勇,都被抓捕。
在五月二十八日,徐锡麟被剖心斩首,死时才35岁。恩铭的家属拿着徐锡麟的心,去祭奠了恩铭。马宗汉被折磨了一个多月,于七月十六日被害,死时才24岁。陈伯平在暴动中战死,死时才26岁。
而与徐锡麟约定五月二十八日同时起义的秋瑾,在起义日期一再更改的情况下,到六月四日,因为清军的突然搜捕,而秋瑾又被一个混吃混喝的蒋继云纠缠要旅费,拖住秋瑾的衣裳,丧失了最后离开的机会,而导致被捕。
两天后,也就是六月六日,秋瑾在承受了两天两夜的酷刑拷打后,悲壮就义,死时才29岁。
与秋瑾一起被捕的河南秀才程毅,被判监禁三年,结果死在了狱中。他的尸首被同志领出时发现,尸体遍体鳞伤,明显是被严刑拷打折磨而死,死时才1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