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法则:要像魏文王一样管理企业

作者 | 赵巍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

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

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

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施刀敷药等大手术。

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null

这本是个历史小故事。

那我们能在这里面找到什么管理的门道吗?

我们来看,

魏文王是团队的领导者,

领导者怎么用人?

“知人善用”。

自古不就有句老话吗,叫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为什么问扁鹊这个问题呢?

领导者管理团队,用人,

这个人首先要有一个自己的明确定位。

有明确定位了,领导者因材量职,这样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再看扁鹊的回答,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为什么要说长兄最好,

这句话说到底就是,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做好事前控制,是管理的基础,更是重中之重。

等到错误造成严重损失,再来想办法,

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null

但,扁鹊真的是三个兄弟之中最差的吗?

这既是一种自谦的说法,也是一种自我推销。

扁鹊能在事态严重时,控制局面,把损失降到最小。

这简直就是一个企业里内外兼治的危机公关啊。

企业员工,

谦虚不是说自己的能力不行,

而是在合理的范围可以将自身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扁鹊为人谦和,又有过硬的技术手段。

试问,哪一个管理者不喜欢这样的员工。

最后,再看回魏文王,

魏文王一生,与繁盛时期的君王相比,

政绩平平,

但同期相较,

他广招门客,贤士众多,

也是做出一番事业的。

魏文王不过是遵循了管理的四大法则

null

一、制度高于一切

那个年代都在追求法治社会,是因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运行的基石。

企业也是一样,如果领导凌驾在制度之上,权力大而随意践踏制度,

那这个企业是注定失败的。

二、沟通是管理的桥梁

很多企业主都认为,公司工作就是简单的,下达命令员工完成。

而且管理者每天需要处理的工作那么多,怎么还会有时间去和员工沟通呢?

正是因为管理者的这种想法造成了管理过程中的滞碍。

沟通不顺畅,无法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

也不能第一时间指导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错误,

更严重的是人为地加深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隔阂,

高明的管理者一定不会因噎废食。

三、大家的智慧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管理者不是万能,

企业的问题仅凭管理者一人的智慧的万万不够的,

所以要给员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

这样,企业的每个员工都会有种参与感,

觉得“我是这个企业的一份子",

会更加卖力的为了企业的发展去工作和努力。

四、每个人都有优势和短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如果作为管理者的你只能看到员工的职业短板,

不能发现他的优势,

那你整个企业都是“短板"员工,

员工因为你批评和指责,效率也只会越来越低。

null

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废柴,只有用错地方的天才,避其所短,用其所长,

这才是成功企业家的用人之道。

企业领袖,既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又需要有识人用人的眼光。

想一统天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但要成就一番霸业,掌握这些,你也可以。

关注公众号

跟明轩智库学管理,成就你自己的一番霸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