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民族品牌,尤其是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有很多都已经被我们老百姓认可,比如中华牙膏、云南白药、王老吉、大宝、哈尔滨啤酒、小护士等等。
而在饮料市场当中,我们现在还比较熟悉的有蒙牛、伊利、三元、娃哈哈、汇源果汁等等企业,如果年龄稍微长一点的人,可能会知道更多民族品牌,但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受到国外企业的冲击,很多民族品牌因为各种的原因,要么消失了,要么一蹶不振,还有的甚至被外资企业雪藏了。
有这么3个曾经的民族饮料品牌就遭遇了这种事情,其中2个在与外资合作后出现问题,品牌几近消失,1个因各种原因未能与外资合作,如今也是困难重重。
首先来说说乐百氏,这家企业是由何伯权创办的,1992年,该公司的产值就达到了8000万,1993年就做到了中国第一大乳酸奶。
之后,何伯权花1000万从体育英雄马俊仁手中购得所谓的“配方”,开发了名叫“生命核能”的饮料,估值达到10亿元,并开始于当时的饮料巨头娃哈哈开战。
但是娃哈哈毕竟是老牌企业,宗庆后也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商人,何伯权的乐百氏没能干过娃哈哈。
1999年乐百氏的商标到期,2000年,何伯权与法国达能成立合资公司,达能占股92%,何伯权等其他5位创始人占股仅3%。2001年,达能控股的乐百氏销售额接近10亿,但是娃哈哈当时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60亿了。达能认为何伯权等人经营不善,意欲换人,何伯权在内的5位创始人就此决定集体辞职。
至此,乐百氏几近消亡了。
第二家是“北冰洋汽水”,这是一个更为悲剧的民族品牌。
北冰洋汽水本是一个在本土发展很好的饮料品牌,1994年前后,恰好是中国经济改革,大力引进外资的时候,很多企业被外资控股,品牌被雪藏,由此退出了市场。北冰洋汽水就是这样的结局。
1994年北冰洋与百事可乐合资成立4家公司,其中有3家很快就倒闭了,另外1家持有了“北冰洋汽水”的品牌,而这唯一留存下来的一家,却将这一品牌雪藏,公司紧紧被百事可乐当做引进产品的渠道。
据悉,后来有北冰洋的人说,当时的北冰洋经营非常好,根本不需要跟别人合资开公司,但是有领导指示,公司硬抗了几年,但抗不过才选择合资的。
北冰洋被雪藏10年后,2007年,一轻食品集团和百事集团谈判,要求收回“北冰洋品牌”,但是百事集团提出的条件是四年内不得以此品牌生产碳酸饮料,其中意味可见一斑。
4年过后,北冰洋在北京周边重新上市,虽然价格还比较高,但是也让人找回了一些记忆中的味道。
第三家是如今还在苦苦支撑的娃哈哈。娃哈哈的业绩自2014年便持续下滑,其2013年收入782.8亿元,2017年的收入仅为456亿元,5年缩水了近300亿元。
娃哈哈这一老牌民族品牌,如今正面临着产品过时、品牌老化及缺乏爆款新品的多重困难,而娃哈哈的宗庆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些年也多次推出新产品,探索新业务,来寻找新的增长点,如今的娃哈哈业务已经扩展到了奶粉、印刷、零食、机械等领域。
近日娃哈哈还成立了一家智能机器人公司,宗庆后出任了董事长,公司业务包括智能机器人、机器设备及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等。
3个民族饮料品牌,1个几近消亡,1个被雪藏,还有1个仍在苦苦支撑,民族品牌并不一定干不过外资品牌,而外资品牌当初的合资出发点可能也仅仅是为了推广自己的品牌,占有市场而已,由此造成了很多原先的民族品牌的消亡,除了以上列的两个外,还有诸如天府可乐、八王寺汽水、崂山可乐、山海关汽水、武汉二广汽水等等。
近日,有消息称,乐百氏将会再次发售,乐百氏的矿泉水将会在成都、重庆地方上架,产品仍然是熟悉的绿色包装,在时隔30年的今天,面对新型的90后、00后消费者,乐百氏是否能复活成功?朋友们是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