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王母娘娘蟠桃会 真武大帝圣诞 轩辕黄帝圣诞

  农历三月三,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据说西王母的诞辰日是七月十八,但每年的三月初三这天,

农历三月三,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据说西王母的诞辰日是七月十八,但每年的三月初三这天,王母娘娘要在瑶池举行盛大的蟠桃会,天界各路神仙都会集于瑶池,为王母庆寿,称为“蟠桃会”。因此农历三月初三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道教节日。

王母又称王母娘娘、西王母、瑶池金母。全名为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或太灵九光龟台金母元君。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无极瑶池大圣九光太妙龟台西王金母元君大天尊。

西王母由混沌道气中西华至妙之气结气成形,厥姓侯氏,柔顺之本,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者得道者,咸所隶焉。与东王公共理二气,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

三月三日乃道教各路神仙向西王母庆寿之蟠桃会举办日,上庙进香的多为老妪和少妇,特别是婚后不育和屡生而亡婴的妇女焚香最诚,乞求赐子和赐福。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全称真武荡魔大帝,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

真武大帝本为玄武星宿,因受太阳精气降圣为净乐国太子。

据《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等道经所载:昔有净乐国王,与善胜皇后,梦吞日光,觉而有娠,怀圣十四个月。于开皇元年。三月初三日降圣于皇宫。帝生而神灵,长而勇猛,不统王位,唯务修行。帝十五岁那年,离别父母,前往深山幽谷,访求修道之术,帝的修行感动了玉清圣祖紫虚元君,授以无上秘道,元君指引帝越海东游,又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湖北武當山(太和山),修炼四十二年,帝五十六岁那年,九月九日清晨,祥云自天而降,白日飞升,玉帝命帝敕镇北方,统摄玄武之位。帝奉元始敕命,誓断天下妖邪,清理阴间。六天魔王,用“坎离二气”,化作“苍龟巨蛇”,被帝用神力踩在圣足之下,又用法力将六天魔王镇压,玉帝封为“真武大帝”。经中说元始天尊还向诸天仙真演说真武大帝妙行功德。天尊言“有大神将,号曰真武。部众勇猛,极能降伏邪道,收斩妖魔。”经中真武大帝“魁罡激指,上佐天阙,而作咒曰:……有妖皆剪,无鬼不烹,鬼精灭爽,邪魔摧倾。帝有十万力士,五千万兵,天上天下,从吾(帝)者升,拒吾(帝)者灭,奉吾(帝)者生,恶吾(帝)者辱,敬吾(帝)者荣,礼吾(帝)者寿,非吾(帝)者薨,吾(帝)有此令,人鬼咸听。”从这段咒语可以看出真武大帝的大威神力和不可思议的功德。

真武大帝法力无边,能断一切妖邪,能驱一切魔精,能避水火之灾。道教又奉真武祖师为“报恩祖师”。祖师化身为净乐国太子之时,侍父母至孝。《报恩法忏》上说:“因劬劳之未报,爰顶踵之不饰”。若有志诚孝子为在世父母求福寿,为已故祖先求超拔。祖师定当保佑是人,心愿得以圆满。

真武大帝圣诞为农历三月初三日。

道经云: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之净乐国,乃国王之子。十岁时,便可读各种书籍至过目不忘。国王和王后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然而,他一心向道只想修行,并发誓要扫尽妖魔,最终在武当山修道四十二年而成道,因此整个武当山供奉的都是真武大帝。

真武信仰的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三大核心、四部法门

核心一 真武荡魔,尚武,趋吉避凶、消灾解难、除衰祛疾;

核心二 金阙化身,伸张正义、护官、护财、护平安;

核心三 治世福神,造福万民、心想事成、有求必应

四部法门:

一. 仁慈正烈:持文秉武而不失正;

二.孝道:真武祖师被称为报恩教主,《报恩经》述玄帝当年行孝,度脱二亲,荣受褒封,长享极乐。人伦须循天理,天道必融人性

三.阴阳:真武祖师降伏的龟蛇,龟为阳、蛇为阴,阴阳和合万物生,又喻水火为道之体;

四.和:为中华文化之根。真武名曰“太和”,“太和”同“大和”乃天地至和之道。

元明之际,东亚贤宿采众家之所长,就固有本土道教信仰基础之上,加之凝练,完善了东亚道教重要信仰中真武信仰的文化理念,其后成为明代主流宗教中的核心文化,以教化万方,几乎整个东亚地区,皆立供奉真武的庙宇。

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根据《史记五帝本纪》一书记载,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姓公孙,名字叫轩辕,在轩辕之丘居住。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与神农炎帝及东夷族、苗族祖先蚩尤同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河北涿鹿有中华三祖堂)。炎黄二帝,开疆拓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开创了中华文明,创造了中华文化。划九州,定中原,繁衍了炎黄子孙。炎黄后裔称为百姓,蚩尤后裔称为黎民,通称为黎民百姓。是中华民族形成的主体之根本。

关于黄帝具体出生地方,并没有统一的记载。上古时期,有一名叫熊国都城,而黄帝的父亲少典就是熊国的国主。另一说法为,公元前4856年,在当今河南新郑轩辕丘,有一个名为龙图腾的国家,龙图腾的君主就是黄帝的父亲少典。一年,农历三月三的时候,宫殿中传来了婴儿的啼哭,于是人们便将农历三月三认为是黄帝诞辰。

后世对黄帝十分尊敬和推崇,不光修建了黄帝陵、黄帝庙等纪念场所,也会在农历三月三举办黄帝诞辰纪念活动。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就有在农历三月三祭拜黄帝诞辰的活动。根据《史记》、《山海经》、《易经》等书籍记载,皇帝故里是在河南郑州新郑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中,就有关于朝拜黄帝的记载。

根据史书记载,农历三月三时,统治者率领文武百官来到具茨山黄帝故里,举办了祭祖大典,以示炎黄子孙对黄帝精神的继承。到了唐代后期,每到盛世时,统治者都会在黄帝诞辰日举办拜祖大典。如今,这一规制在民间广为流传,每年农历三月三时,民间都会发起对黄帝的祭祖活动,以示炎黄子孙精神的薪火相传。

全世界的华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不仅是5000年中华文明史的开创者、奠基人,而且是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对象,是中华思想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