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食用油营养与安全科技创新团队《Food & Function》封面文章:脂质伴随物与肥胖及相关慢性疾病的关系

20190409   周二 脂质伴随物与肥胖及相关慢性疾病的关系 内容概要 江南大学食用油营养与安全

20190409   周二

脂质伴随物与肥胖及相关慢性疾病的关系

内容概要

江南大学食用油营养与安全科技创新团队关于脂质伴随物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综述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2018年第9卷的《Food & Function》上。

日常饮食中的食用植物油对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包括抑制食欲、降低血脂、抑制脂肪合成、减少炎症反应等。甘油三酯是植物油的主要组成成分,其营养价值无可置疑,但近年来植物油中微量的脂质伴随物因其不可忽视的生理功效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全球有超过6.5亿的成年人处于肥胖状态。肥胖及其相关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综述了肥胖的最新病理机制及其与油脂相关的观点,讨论了油脂中常见的脂质伴随物(如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和酚酸等)和限于特定油脂中的其它有益脂质伴随物(如橄榄多酚、谷维素、芝麻酚等)在肥胖及其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理。

本文特别阐述了橄榄油中的羟基酪醇和橄榄苦苷、稻米油中的谷维素、芝麻油中的芝麻酚等特定脂质伴随物对肥胖及相关慢性疾病的影响。

其中,羟基酪醇能够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肝脏脂肪变性,并维持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橄榄苦苷能够上调棕榈酸诱导的细胞胰岛素抵抗,并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在细胞膜中的定位;谷维素能够调控脂质代谢,影响肥胖相关脂肪氧化酶的活性;芝麻酚能够改善由肥胖引起的认知功能衰退、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由此可知,不同脂质伴随物在抑制食欲、降低相关酶活性、限制脂肪细胞扩增、调节相关细胞能量代谢水平等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帮助机体应对肥胖及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重要意义

已有研究大多仅仅关注植物油中的脂肪酸或甘油三酯对肥胖及相关疾病的影响,脂质伴随物因其微量的存在而常被忽略。本文首次将脂质伴随物与肥胖及相关慢性疾病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些生物活性物质。此外,常见的抗肥胖药物可能会导致负面的健康影响,含有丰富脂质伴随物的植物油可能是解决超重和肥胖问题的潜在食品原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