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龙作为一种文化已经延伸到各个领域,诗词、书画、服饰、陶瓷等,其中名头最大的还是陶瓷上的龙,历史悠久,传播广泛,最重要的是,和其他纹饰比起来,带有龙纹的瓷器在收藏市场更加受欢迎,拍卖价格也更贵。
龙的形象从瓷器诞生就存在了,一直发展到现在从未间断。当然,每个时代的龙纹形象是不同的,甚至每个朝代的龙纹都会有变化,下面燕子来简单介绍一下。
唐代及以前瓷器上的龙纹,多与道教、佛教有关,具有很浓的宗教色彩,表现方法是多堆雕、捏塑等,比较原始化,龙的形象还没有发展成熟。
元代开始,瓷器上龙纹已经开始具有威严的感觉,虽然那个时候的传世作品很少,但是从仅有的几件中就可以看出龙纹的形象已经相当成熟,细脖、细爪、尖尾,体态轻盈,给人“昂首举爪、遨游天际”的感觉。
从元代开始,中国瓷器纹饰喷涌发展,龙纹也包括在内,元明清三代是龙纹演变最曲折的时期,人们总结为“元秀、明狞、清庄”,从这变化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国力发展状况以及皇帝的审美喜好。
明代带有龙纹的瓷器被奉为宫廷内最高级的上品,类似于现代的奢侈品,还限制使用。明初龙张牙舞爪,凶猛威武,最为精湛;中期的龙少了凶猛多了几分清秀优雅;到了明代后期国力衰弱,制度松散,龙的形象也变得更加难看,嘴像猪又称猪嘴龙。
清代瓷器上的龙纹不仅样式丰富,而且彩类繁多。清初还保留着明代的特点,到了康熙时期,神态变得凶猛,乾隆时身粗毛盛,看起来很苍老,到了清末,龙的身躯更加臃肿,龙纹呆滞刻板,毫无威严之感,也映射出社会风气。
清代龙纹
直至今日,龙纹依然是人们探讨的艺术对象,景德镇的瓷器匠人们还总结出了不少关于画龙的口诀:“龙开口,须发齿目精神有”;“头颈细,身肥尾随意”;“神龙见首不见尾,大鳞宝珠衬神威”,而景德镇的吴希君大师就是其中一位致力于将龙文化在瓷器上发扬光大的大师。
欣赏吴希君大师的作品,你会发现他对龙纹有特殊的“关照”,许多以龙为题材的作品,生动形象、霸气尊贵,经其手将中华之龙的霸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青花+龙纹+浮雕+大型瓷板画,这些元素的组合形成了奇妙的效果。
对大型浮雕瓷板画有了解的人都会懂,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耗时耗力,吴希君就这样刻苦钻研,研究龙纹在瓷板画上的完美刻画。
这一幅青花浮雕云龙戏珠红木雕花大型座屏瓷板画是大御瓷器联手吴希君大师的得意之作,青花演绎中式水墨风,浓淡相映、远近结合,立体感十足。
龙头昂首有力、龙爪矫健迅猛,龙鳞富有层次感,祥云围绕、电闪雷鸣,云雾中无数条龙吐弄火珠,尊贵神秘,气势冲天,装饰性非常强,挂在家中倍儿有面子,彰显身份。
纵观历史,人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反复描摹一个形象,不仅是具有审美艺术,而是在这个形的背后蕴藏的象征意义,在艺术面前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艺术,更是独特的精神。感谢您的阅读,若您也对瓷器感兴趣请关注“大御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