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本书透视俄罗斯前世今生丨俄国史译丛

2019年4月8日,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中国苏联东欧史学会协办的“俄国史译丛”出版座

2019年4月8日,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中国苏联东欧史学会协办的“俄国史译丛”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办。据悉,此次出版座谈会邀请了来自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的资深学者,与会专家对“俄国史译丛”出版表达了祝贺以及极高的评价,并呼吁中国学界进一步关注相关领域研究,为中国的俄国史研究的进步添砖加瓦。

1

“俄国史译丛”介绍

“俄国史译丛”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组织翻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自2017年4月起,译丛已陆续出版16种图书,计划在四年内完成30种左右图书的出版。

“俄国史译丛”内容涉及广泛,既包括《战争和革命时期的俄国粮食市场》《20世纪初俄国工业简史》《俄国股份商业银行:1864~1917年业务结构和发展动态》等俄国经济史著作,也包括《俄国农民史(上下卷)》《城市化背景下的俄罗斯农村: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等俄国社会史专著,以及城市史、政治史、文化史和史学理论等,以专题研究为主,覆盖的问题较为全面。

“俄国史译丛”的作者均是蜚声国际的学者。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俄国工厂史》作者图甘-巴拉诺夫斯基(1865—1919年)系俄罗斯第一位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他与其学生对发展马克思经济学做出巨大贡献,创建了俄国市场经济、资本积累、经济周期、经济危机、市场竞争理论,并创建了自己的学术流派。20世纪初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的著作及文章就备受世界瞩目,其著作曾在德国、英国、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及以色列出版,很多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给予其著作高度评价。

截至2005年俄国境内共出版、再版图氏著作近270余种,在国外翻译出版其著作近40余种,关于图氏著作和思想的评论著作和文章共346种。

2

已出版图书

俄国史译丛·经济

俄国股份商业银行1864~1917年业务结构和发展动态

﹝俄﹞С.А. 萨拉玛季娜  著

刘玮 译

2019年2月出版

本书以1864~1917年俄国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主要介绍和评析俄国商业银行的演变历程。作为革命前重要的结算和信贷机构,商业银行起着调节国民经济货币资金投向、维护国家经济统一和稳定等作用。书中根据已公开的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等金融统计数据,深入研究了商业银行普通业务结构及动态发展,提出革命前俄国商业银行的类型学说并加以解释,同时探析了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传统西欧银行模式,以及实业银行、储蓄银行等以何种形式存在并扎根于俄国的原因。

俄罗斯帝国商业银行

﹝俄﹞鲍维金·瓦列里·伊万诺维奇

 ﹝俄﹞彼得罗夫·尤里·亚历山大罗维奇  著

张广翔 王昱睿  译

2018年9月出版

俄国的银行机构在革命前就已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它们在这短暂的时间内积累和运转了大量资金。银行信贷系统是俄国市场经济的关键因素。本书首次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到俄国革命前的商业银行史,旨在向读者展示俄国商业银行的产生、发展,俄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完善,信贷和金融产业的生存状况,从业人员的个人作用以及国内外行业形势的客观影响。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将一幅革命前俄国商业银行业萌芽、发展的全景图缓缓铺开。

20世纪初俄国工业简史

〔俄〕斯韦特拉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沃龙科娃  著

王学礼 译

2017年9月出版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俄国工业占有重要地位。本书面向的是需要全面学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工业发展进程的初学者,是以工业统计材料和工厂企业的信息手册出版物为基础编写的。这些材料中包含大量完整而准确的关于俄国工业生产的信息。作者对工业普查和工厂企业手册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找到了分析和处理20世纪初俄国工业史资料的最有效的方法。

19世纪俄国工厂发展史(第四版)

〔俄〕M.图甘-巴拉诺夫斯基  著

张广翔  邓沛勇  译

2017年12月出版

研究俄国工业史和经济史方面学者的案头之书,是俄国工厂发展史的百科全书。本书综合运用历史学、经济学和经济理论,全面阐述俄国工厂和工业发展历史,对分析俄国市场关系、手工业和工业间关系、俄国工业发展过程中技术革新、国家在资本主义工业形成中的作用、工厂工人状况、中小企业主地位和俄国手工业研究都意义重大。自1898年首次问世以来影响巨大,多次再版。首版问世两年后就被德国学者翻译并出版,在欧洲学术界,尤其是德国引起巨大反响。1970年本书在美国翻译出版,并纳入美国“古典经济学系列丛书”,该书出版后备受瞩目,被认定为研究俄国历史的鸿篇巨著。

战争和革命时期的俄国粮食市场

〔苏联〕尼·德·康德拉季耶夫  著

张广翔 钟建平 译

2017年4月出版

作者以统计资料为基础,全面分析俄国农业的演变历程,深入探讨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下国家调节粮食市场的可能性和手段,以及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过渡等若干问题。本书对于丰富我国的俄国史和苏联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从学术价值看,粮食市场及其调节始终是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具有普遍性。同时,战争和革命时期俄国调节粮食市场的政策又富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正常国民经济发展进程受到冲击、市场秩序混乱的背景下,俄国保障粮食供给的经验和教训值得认真研究。就理论价值而言,本书着眼于从经济角度剖析非常时期国家调节军队和居民粮食供给的手段,涉及市场调节方式、价格形成过程、供求关系等重要经济理论。

俄国史译丛·社会

城市化背景下的俄罗斯农村——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

〔俄〕Л.Н. 马祖尔  著

张广翔 王祎 高腾  译

2018年10月出版

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化”的含义日渐丰富,这就要求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城市化过程本身。本书正是基于此对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的俄罗斯农村展开了研究,重点在于俄罗斯城市化进程的阶段以及在此背景下农村在各个领域的建设。全书逻辑清晰,围绕重点问题层层展开分析,论证合理、可信,尤其是在农村生活方式及其在城市化条件下的演变一章中运用了丰富的史料,为我们研究19下半叶至20世纪俄罗斯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积累了翔实的史料,开拓了新的视野。

19世纪的俄国城市化与社会生活

〔俄〕利·瓦·科什曼  著

张广翔 邓沛勇  译

2018年4月出版

俄国城市发展研究的奠基之作,作者综合微观史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理论,全面阐述19 世纪俄国城市发展历程,主要从4个角度和2个阶段对俄国城市发展进行研究。4个角度主要包括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市民阶层、城市教育体系和通信系统,力求多方面展现俄国城市发展历程;2个阶段主要以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界,对比改革前后俄国城市发展状况。

1882~1914年俄国工厂检查机关史

〔俄〕安·尤·瓦洛金  著

梁红刚  译

2017年6月出版社

本书以丰富的档案资料为基础,全面论述了俄国工厂检查机关的发展史。本书是研究19世纪末 20世纪初俄国工厂监督和劳动关系的经典著作,对于丰富我国的俄国经济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证明了工厂检查机关的调节作用,论证了工厂检查制度是调解劳动冲突的一种有效机制,只不过受国家政治经济局势和工厂立法滞后的影响,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俄国史译丛·政治

俄国专制制度与商人——18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初

〔俄〕娜·瓦·科兹洛娃   著

万冬梅 崔志宏  译

2017年12月出版

莫斯科国立大学历史系教授娜·瓦·科兹洛娃的一部力作,是俄国史学界首次对18 世纪20 年代至60 年代初俄国专制制度统治时期国家政权与商人关系进行全方位探讨的著作,无论是从研究视角、学术参考价值以及研究成果看,均具开创意义。同时,此译著行文流畅,通俗易懂且不失学术品位,颇见译者功力。本书对于历史专业的学者和研究者、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对俄国国家政权与商人阶层之间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19世纪初俄国专制制度与改革

〔俄〕谢·弗·米罗年科 著

许金秋 译

2017年6月出版

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前馆长谢·弗·米罗年科博士的开山力作,也是19世纪初俄国政治史研究领域的重要作品。作者使用最新档案资料研究了俄国专制政权尝试对其根本基础进行改革的一些举措以及围绕改革方案所发生的斗争和改革计划的破产,揭示了十二月党人运动产生的根源,生动刻画了亚历山大一世以及那一时代著名国务活动家的历史肖像。

俄国史译丛·历史与文化

欧洲中世纪史(第二卷)

〔俄〕С.П.卡尔波夫  主编

逯红梅  译

2019年3月出版

本书以欧洲主要国家为研究对象,展示了16世纪至17世纪中期这些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根本变化、早期资本主义关系的出现、地理大发现以及德、英、法国家结构的变化。对于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社会进程以及第一次全欧洲范围的战争——三十年战争也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论述,是研究欧洲中世纪晚期(新时代早期)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欧洲中世纪史(第一卷)

〔俄〕С.П.卡尔波夫  主编

杨翠红  译

2018年6月出版

《欧洲中世纪史》(第一卷)由俄罗斯科学院院士С.П.卡尔波夫主编,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俄罗斯科学院中世纪史专家参与编写。本书以西欧国家与拜占庭为主要研究对象,讲述中世纪形成、发展和演进的历史(5~15世纪),对中世纪时期封建主义的特点、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城市生活、法律框架等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论述,展示了中世纪社会的重要常识和社会发展规律,是研究欧洲中世纪史的重要参考书。

俄国农民史(上下卷)

〔苏联〕格列科夫·鲍里斯·德米特里耶维奇   著

张广翔 周英芳  译

2019年3月出版

本书追溯的是从基辅罗斯之前一直到17世纪中叶俄国农民的发展历史。通过对这段时期俄国农民社会、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以及不同阶段农民生活、宗教和习俗等问题的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农民的发展历史:一是俄国村社、农民和农业的发展状况;二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形式、地租形式及其政治地位的演变;三是农民经济、农村市场和农奴制经济的发展历程。正是在这段时期,俄国农民在身份上完成了由自由农民向农奴的转变,农奴制由此初步确立、强化和最终确立,并深刻地影响了数百年的俄国历史进程。

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传统和艺术 

〔俄〕伊·伊·杜奇科夫 著

于小琴 译

2018年10月出版

郊外别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文化现象,从别墅的建筑外观到内部装饰都镌刻着深深的古典主义痕迹。本书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佛罗伦萨和罗马郊外别墅为描写对象,追溯了郊外别墅的古典起源,描写了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壁画大师——卡斯塔尼奥、波拉尤奥罗、拉斐尔等艺术巨匠的经典作品,通过对别墅壁画情节的细腻解读,为读者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这一充满神奇魅力而又外观独特的艺术形象,为大家拉开了一幅优美、充满人文主义情怀的文艺复兴画卷。

俄国工业垄断(1914~1917):媒体记录的历史

〔俄〕戈里科夫·安德烈·格奥尔吉耶维奇  著

张广翔 白帆  译

2018年4月出版

本书对12份经常报道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夕(1914~1917年)俄国经济垄断进程的日报做出分析。作者首先在诸多报刊中选择出这12家集中报道大型资本主义企业的报纸,并对报中内容进行了描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俄国工业垄断在最后发展阶段的整体情形。本书可供研究资本主义垄断问题、史料学问题及史学方法论的专家使用。

莫斯科住宅史

〔俄〕伊·帕·库拉科娃  著

张广翔 张文华 译

2017年7月出版

本书从城市发展史、日常生活史的视角,介绍了12世纪至21世纪初莫斯科住宅史的演变。莫斯科的住宅类型经历了“木舍—庄园式建筑—独家公寓—宿舍式住房—多单元小区住宅”的历史演变过程。莫斯科住宅的建筑风格、生活空间的设计及其外观的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莫斯科城市的发展和演变:一方面,反映了城市风俗、礼仪、格调和习惯的变化;另一方面,反映了居民的阶层结构、富裕程度,以及政府住宅政策的变化。

策划:路   红  孔庆梅

编辑:路   红

审校:秦静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